• 34阅读
  • 0回复

河北省束鹿县革委会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 发动群众兴办地方工业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8-24
第3版()
专栏:

河北省束鹿县革委会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
发动群众兴办地方工业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据新华社石家庄二十一日电 河北省束鹿县革委会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抓紧农业生产的同时,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发动群众兴办地方小型工业,用机械装备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使全县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棉花和油料作物的产量大幅度增长,林、牧、副、渔各业也有很大发展。
束鹿县有百分之三十的耕地处于风沙、盐碱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棉、粮、油料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一九六八年,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全县人民开展以打井、挖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耕、耙、播、管、收等大部作业靠人工操作,许多生产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对农田进行精耕细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受到限制。县革委会联系这些情况,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伟大教导,进一步认识到,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根本出路。不搞机械化,光靠手工劳动,就不可能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认识提高以后,他们决心用革命化带动机械化,自力更生发展县社工业,武装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他们加强领导,全面规划,按照当地的原料、材料和劳动力的可能性,加强了农机部门的生产能力,增添了农机的修造项目。对原来不是直接支农的色织厂、皮毛厂、化工厂等单位,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产品的前提下,挖掘潜力,设立规模不等的农机修造车间。为了更好地发挥县农机修造厂的骨干作用,把技术要求较低的铡草机调给公社修造站去生产,使县厂集中力量生产当前农村大量需要的内燃机配件,以及技术性较强的农业机械。同时,还围绕农业的需要,自力更生建设了一些新厂,如利用闲置的球磨机,建立了一个年产万吨的磷肥厂;利用旧设备建起了电机厂、轴承厂和水利机械修造厂。
这个县这样安排以后,充分调动了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积极性。许多单位自力更生,以小啃大,制造设备,努力生产支农产品。化工厂的工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五个月内建成了一个年产八千吨的硫酸车间,与磷肥生产就地配套,使磷肥产量由年产万吨增长到两万吨。三年来,这个县利用挖、找、代等办法,自己制造出车床、钻床、龙门刨床、导轨磨床、大型压力机及曲轴喷镀设备等工作母机达三百多台。这样,许多工厂实现了一厂多能,一机多用。他们急农业所需,想农业所想,有修有造,修造结合,制造出柴油机、发电机、水泵、脱粒机、扬场机、饲草粉碎机以及农用轴承、拖拉机和内燃机配件等四百多种农机产品,基本做到一般农业机械从维修到配套,都能在本县进行。
束鹿县在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土法上马,从土到洋,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安排工业部门为农业制造农业机械,一方面发动群众大搞农具改革。
一九六八年麦收期间,这个地区雨量很大,由于“三夏”农活集中,劳力紧张,收割不过来,不少社队的小麦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损失,而一间房公社台庄大队贫下中农,在麦收前就从土入手,动手动脑,把柴油机安装在旧马车架子上,改制成了一台土汽车,然后又用水泥制成了一个大碌碡,用土汽车拉大碌碡打场,代替了用牲口拉小石头碌碡打场,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保住了丰收成果。县革委会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启发,认为这是群众性技术革新的萌芽,便召开现场会,及时推广台庄大队从实际出发积极改良农具的经验。三年来,各社队共改革和制造了包括耕、耙、播、管、收、植物保护、运输等方面的畜力农具和半机械化农具三十多种。
造机器,搞修配,都需要钢铁作主要原材料。束鹿县地处平原,没有铁矿资源。虽然国家每年都拨给一部分,但仍不能满足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需要。因此,他们下决心发扬“穷棒子”精神,发动群众挖掘现有物质潜力,减轻国家负担。他们采取的主要办法是:一、利用“硫酸废渣”炼铁。县化工厂在兄弟单位的协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一座小炼铁炉,用“硫酸废渣”炼出铁水,结束了束鹿县寸铁不产的历史。到今年八月初,已炼出铸造生铁一百四十吨。二、开展回收废钢铁活动,变废为宝。各个工厂把加工机械产品切削下来的废屑收拣起来,回收闲散的废钢铁,加以利用。三、利用边角下料,做到物尽其用。四、修旧利废,节约钢铁。去年,全县各单位还通过清仓查库,挖掘出各种型号闲置钢材五十九吨。这些钢材在去年的农机修造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