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计划用电好——旅大市的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9-05
第2版()
专栏:

计划用电好
——旅大市的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旅大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生产单位实行了计划用电。
计划用电,就是电业部门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本着顾全大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用电单位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的分配电力。
旅大市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用电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更广泛地调动用电单位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更主动地进行积极平衡工作,不断调节供需之间的矛盾,保证工农业生产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它有利于开源节流,充分挖掘潜力,使电力得到尽可能充分、合理的使用。
目前,旅大全市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计划用电网,做到了厂厂用电有计划,天天用电有计划,从而保证了工农业生产用电的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
电力工业涉及的面很广。人们形容电力工业是“一根线连万家,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实行计划用电,牵涉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生产单位。因此,要搞好这一工作,必须遵照毛主席关于“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让地方办更多的事”的教导,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批判压制地方积极性的“条条专政”。
去年,旅大市委和市革委会进一步发动电力局的广大革命群众,继续深入批判了“条条专政”在电业部门的流毒,推动了计划用电的胜利进行。为了加强领导,市委和市革委会不仅把计划用电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而且还把全市过去只单纯管供电的电力部门,改变成为统一管理发电、供电、用电、办电和节电的单位,为更好地推行计划用电创造了条件。
在各级党委一元化的领导下,市、区、县和公社,各个工业局和各厂矿企业,都层层建立起“三结合”计划用电办公室或计划用电小组,组成了一个上下结合、电业部门和生产单位结合、专业人员和广大群众结合的计划用电网,使计划用电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单位,全市很快出现了“用电大家管”、“用电有计划”的新气象。
为了让电力使用得更合理、更有计划,旅大市委和市革委会根据保证重点、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对一些工业部门和厂矿的生产时间,进行了合理的调整。许多单位坚持从全局出发,积极主动地调整生产班次,调整学习和休息时间,不在全市用电高峰时间内争用电,以减轻电力的负荷。这样做以后,全市每天的用电负荷率从百分之八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三,最高到达百分之九十七,创造了旅大地区的历史最好水平。
广泛发动群众,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旅大市电力局在开展计划用电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他们在市委和市革委会的领导下,通过报纸、广播、幻灯、大批判专栏和讲用会等,对工厂、农村、学校和街道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进一步调动了用电单位广大群众开源节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大搞技术革新,改造旧设备,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力争做到“增产又节电,节电保增产”。大连油漆厂的工人群众大搞工艺改革,自制了两台油漆砂磨机,代替了二十一台洋设备,使各项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十几倍到一百倍,全厂电力消耗降低将近一半。金州纺织厂各道工序的工人同心协力,通过改革大风机,拆换热处理大电炉,改造供电线路,调整变压设备,一年之内为国家节约电力三百六十多万度。
由于广泛地调动了群众节约用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旅大全市在最近一年内已节约电力二亿五千多万度,用来为国家增产了更多的财富。
在多方设法节约用电的同时,旅大市广大工人群众还结合本厂生产特点,大搞综合利用,广泛开辟电力来源。他们通过利用余热,利用废气、污水、潮汐,利用柴油机试车电能和自来水厂的水源落差等多种途径,办起了小电站四十八座,这些小电站每天发电三十多万度,从而减轻了全市主要电网的负荷,为促进工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坚持狠抓根本,培养革命化的电业队伍
旅大市电力局革委会从实践中体会到,要保证搞好计划用电,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必须用毛泽东思想培养一支革命化的电业队伍。
局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紧紧抓住“为谁服务”这个根本方向问题,经常组织全局革命职工认真活学活用“老三篇”,努力改造世界观。广大职工联系电业部门过去不积极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种种表现,查危害,挖根源,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提高全心全意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自觉性,千方百计满足工农业生产的用电需要。
局革委会经常组织革命职工走出大门,深入厂矿企业,一面帮助这些单位开展办电、节电的群众运动,虚心听取对电业部门的要求和意见,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促进思想革命化。这个局的调度人员以“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标准要求自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了解各厂矿的生产情况和工艺流程,掌握用电规律,为做好调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他们认识到用电指标是死的,而生产情况却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做到了“死指标,活调度”。他们同全市每天用电五千度以上的一百多个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做到“勤了解,勤分析,勤调节”,不断组织新的平衡,力争全市用电不超、不余、不浪费。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