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边疆炼红心 山寨办学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9-12
第6版()
专栏:

边疆炼红心 山寨办学堂
在西双版纳南端的密林深处,有一个爱尼人聚居的山寨——勐腊县团结公社踊跃生产队。
过去,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云南的代理人,胡说什么“边疆特殊”、“少数民族落后”,不兴办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这里的贫下中农多次要求办学校,都没有实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去年冬天,这个山寨的贫下中农又在一起讨论办学校的事了。可是碰到一个困难: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教师。
爱尼山寨办小学缺教师的事,被在坝区插队落户的上海知识青年知道了。想到贫下中农的迫切需要,朱克家同学心情激动,思潮滚滚。两年前,他和战友们一起,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来到祖国边疆插队落户。在这里,贫下中农言传身教,使他懂得了什么是阶级,什么叫剥削,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树立了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贫下中农手把着手,教会了他犁田、插秧、挑肥……。贫下中农无微不至地关怀他,帮助他安排好生活。如今,贫下中农办小学需要一个教师,自己怎能不把学到的知识献给他们呢?晚上,小朱拨亮床前的小油灯,一字一句地读毛主席的书:“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应该觉悟到将自己和农民结合起来的必要。农民正需要他们,等待他们的援助。”毛主席的教导,鼓舞他为边疆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力量。第二天天刚亮,他就来到公社,请求到爱尼山寨帮助贫下中农办学校。公社革委会负责同志见小朱决心很大,就批准了他的要求。
听说上海知识青年要来队里当教师,贫下中农很高兴,他们象迎接亲人一样把小朱迎到寨里。看到贫下中农这样热情地欢迎自己,小朱深受感动。他不顾一路的疲劳,马上和队干部、贫下中农一起,讨论建设小学的具体计划。一天,为了修建校舍,小朱和贫下中农到深山扛运木料,返回途中,突然下起瓢泼大雨。羊肠小道滑得十分难走,小朱肩上扛着近百斤重的木头,摔倒了好几回,但他一点儿也不泄气,心里默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踏着贫下中农的脚印,一步更比一步坚定地向前走,终于把木料扛回寨子。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小朱和贫下中农一起,亲手建起了爱尼山寨的第一所小学校。教室盖好了,课桌还没有。小朱在上海念书时,曾经学过木工,他建议自力更生赶做桌椅,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小朱起早贪黑地赶制桌椅,劳动时间长了,他的手臂又酸又痛,抡起斧头一次比一次沉重。这时,他想起了贫下中农多次对自己说的话:“小朱啊,我们办学,不单是为了识几个字,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掌好毛主席交给我们的文权。”革命的责任感,鼓舞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越干越有劲。小朱和贫下中农一起,十天就做好了二十套桌椅。
在“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中,学校开学了。小朱一个心眼地想把自己的文化教给贫下中农子女。讲台上,他一遍又一遍地讲解课文;课桌上,他一遍又一遍地辅导学习。可是,多数学生听不懂他讲的汉话。为这件事,小朱几夜没睡好觉。他下决心学习爱尼语言,逢人就问,有空就学。每天睡觉前,他把学到的爱尼语一句句记在本子上,反复温习。经过坚持不断的学习,他现在已经能用爱尼话讲课了。
到爱尼山寨九个月来,小朱胸怀朝阳,勤勤恳恳地为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同时也不断主动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为了更好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早晚教书,中午和下午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开拖拉机,碾米,做木工,当裁缝……。贫下中农赞扬说:“小朱是咱们队里最忙的青年人。”
云南省思茅地区革委会报道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