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把植树造林继续推向前进——河南省鄢陵县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改变自然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9-14
第4版()
专栏:

把植树造林继续推向前进
——河南省鄢陵县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改变自然面貌
河南省鄢陵县地处豫东平原,近一百万亩耕地,其中荒沙、盐碱和低洼地占半数以上。过去,这里树木稀少,风、沙、水、旱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全县人民遵照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光辉指示,大搞植树造林的群众运动,林业生产发展很快,截至一九七一年春季,全县“四旁”植树五千五百多万株,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四倍。还营造防护林、果木林等八万二千多亩。一部分社、队开始用自产木材办农电、修水利、盖仓库。造林较早的队已开始向国家提供木材。
鄢陵县是全国植树造林的先进典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农村植树造林、增柴节煤现场经验交流会”和“九省、市植树造林先进县参观学习总结会”都先后在这里召开。在成绩面前,这个县有的领导成员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认为:“全县每人平均植树超过百株,绿化差不多了”。一些领导成员汇报林业工作时,讲成绩滔滔不绝,谈缺点轻描淡写。县革委会发现这个问题,及时开展反骄破满活动,先后三次开门整风,学习毛主席关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使大家认识到:产生骄傲自满的思想,主要是对自己的工作“往后看得多,往前看得少”。这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观点。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成绩和荣誉,才能把林业工作推向前进。
认识提高后,县革委会领导成员深入基层,对不同类型的社、队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全县绿化较早的彭店公社还能栽树一百八十多万株;其他社、队堤坡和河滩上还没有全部栽上固堤防洪林;在已经绿化的地方,大部还没有做到乔(木)灌(木)结合。
县革委会还先后组织县、社、队干部到外省十八个植树造林的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发现潜江县的河、渠绿化,夏县的村、路绿化,胶南县的乔灌结合,沭阳县的全面规划等,都比本县做得好。这使他们认识到:全县的植树造林不是“差不多”,而是“差距不小,潜力很大”。只有克服骄傲自满的思想,才能创立新业,不断前进。
接着,县革委会的领导成员,深入基层,树立样板,推动全面。晋门和新庄两个大队造林的速度、规格、质量等都比其他大队做得好,而且他们毫不自满,继续挖潜力植树造林。县革委会认真推广了这两个大队的经验,带动了一批造林先进单位继续前进。许多造林比较缓慢的社、队,也纷纷找差距、挖潜力、订措施,把植树造林继续推向前进。从一九六九年冬到一九七一年春,全县造林二千八百余万株。
随着植树造林的新发展,县革委会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有些社、队树种混杂,规格不一,影响树木的生长。县革委会组织社、队干部学习毛主席有关植树造林的教导,使大家认识到,发展林业是百年大计,一定要高标准。县、社、队层层建立了由群众、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林业规划小组,进行全面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地种树。并根据土质、地力和树种的特点、习性,决定栽树的密度,使栽上的树能够成活、速生、材好、丰产。
培育树苗是造林的基础。为了做好这个工作,县革委会狠抓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有的社、队用土质不好的地育苗;有的育了苗不栽树,为了卖钱。针对这些情况,县革委会层层举办学习班,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光辉指示,批判对待育苗的各种错误倾向,提高了大家的政治觉悟,掀起了植树造林的新高潮。
由于县革委会始终狠抓育苗工作,各级领导每年都把育苗列入农业生产计划,把育苗和农业生产统一安排,及时保证了树苗的供应,推动了植树造林的发展。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