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革命团结战胜风浪——记山东“长渔七号”渔船四好民兵班抢救遇险辽宁渔民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9-20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二周年

革命团结战胜风浪
——记山东“长渔七号”渔船四好民兵班抢救遇险辽宁渔民的事迹
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的光辉,照耀着渤海渔场。山东省长岛县“长渔七号”渔船四好民兵班,战胜十级风浪,奋勇抢救辽宁省长海县十六名遇险渔民的英雄事迹,传遍了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
事情发生在今年春天。三月一日午后,渤海湾刮起了大风,海面浪涛汹涌,天空乌云翻滚。傍晚,风力逐渐增强到七级,大风卷着大雪,铺天盖地而来,海上一片茫茫。山东省长岛县砣矶公社井口大队出海捕鱼的船只都回来了,唯独“长渔七号”机帆船还不见影。查找“长渔七号”的告急电话,传到了县委机关,传到了驻岛部队,传到了附近沿海各港口。
二日,风力逐渐增强到八级、九级、十级,海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陆地上电线杆被刮断了,房门被雪囤住了,长岛县的军民都在为“长渔七号”的安全焦急、担心,“长渔七号”究竟在那里呢?
抢救战友,情愿担最大风险
三月一日,“长渔七号”渔船四好民兵班的十个同志,正在渤海湾捕鱼。一条条肥大的鲈鱼挂满了网,大家心里充满着丰收的喜悦。中午十一点十五分,收音机里传来了大风紧急警报。共产党员、船长朱大相,看看天色,望望海面,果断地说:“马上返航。”下午四点多钟,海面上已是风雪迷漫,“长渔七号”离家只有十几浬了,再过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安全回到砣矶岛。
这时,他们突然发现东北方向的海面上有四个黑点在飘动,凭经验判断,这是遇险的渔船。大家一齐涌到船舷,急切地望着小船,耳边响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声音:“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朱大相问大家:“怎么办?”
全船的同志齐声回答:“就是冒再大的风险,也要抢救,绝不能丢下阶级兄弟不管!”“长渔七号”渔船毅然掉转船头,向小船驶去。
这四只小船,是辽宁省长海县蚆蛸岛的渔船,船上共有十六名渔民,因为漏听了大风警报而遇险。小船被风浪打得抛上摔下,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正当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候,十六名渔民看到冲破惊涛骇浪驶来抢救他们的“长渔七号”,激动得连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海上风大浪急,视度又不良,大船要救小船是很危险的。靠近了,容易把小船撞沉;离远了,无法把人救上来。船长朱大相全神贯注,紧把舵杆,好不容易地使大船靠上了第一只小船,大家奋不顾身进行抢救。共产党员、民兵班长梁建新,刚刚抓住一位老渔民的胳膊,一个浪头打来,小船被冲出一丈多远,老渔民两脚悬空,眼看就要掉进大海。梁建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死也不能松手!”他用双膝紧紧顶住船帮,把大半个身子探到舷外,用尽全身力气,一个猛劲将老渔民救上了大船。
第一只小船和第二只小船上的阶级兄弟都得救了。“长渔七号”又靠上了第三只小船。站在船头的老渔民朱道家,刚一接住小船抛来的缆绳,“忽”地一个大浪,小船被打出三丈多远,把朱道家一下子从船头拖到船尾。缆绳连着阶级兄弟的生命,朱道家冒着被拖下大海的危险,咬紧牙关拉住缆绳。这时,其他同志一齐冲上来奋力拖住了小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搏斗,四只小船上的十六名阶级兄弟全部得救了。
团结一心,艰苦奋战“拆船窝”
在抢救阶级兄弟的过程中,“长渔七号”被风浪推出很远很远,风雪迷漫,船位不明,晚上七点多钟,他们开到了一个小岛附近。大雪已经把小岛变成了一座雪山,谁也认不出这是什么地方。由于天黑、风大、浪猛,不能继续航行,“长渔七号”便在小岛附近的海面上抛锚,开动机车,顶住急流,稳着船身。
三月二日黎明,透过风雪,大家发现“长渔七号”已被围困在“流急浪险暗礁多,船到这里要脱壳”的“拆船窝”。这时,风从八级刮到九级,从九级刮到十级。船抛两挂锚,开着机器顶风抗浪,还是稳不住。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长渔七号”连续出现了三次脱锚的严重险情。全船二十六名阶级兄弟,勇敢、坚定、沉着,团结战斗,三次战胜了狂风恶浪。
三次脱锚,情况一次比一次复杂,战斗一次比一次激烈。海上气温下降到零下十多度,浪打在船上,一层海水一层冰,船舷上结的冰半尺多厚。第一次脱锚,人还可以扶着船帮往前走,到第二次,弯腰前进都很困难,到第三次,只能在冰上匍匐前进了。在这艰难的时刻,船上的共产党员每次都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第二次脱锚的时候,共产党员梁建新高喊着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第一个冲出舵棚。紧接着大家一个个冲了出来。船剧烈颠簸,雪打得人睁不开眼,缆门冻成了冰疙瘩,要破冰解缆,随时都可能滑到汹涌的大海里去。大家冒着危险硬是把锚起了上来。这时,三股的缆绳已经断了一股,五、六厘米粗的锚齿也被拉直了。就在这时,船体又出现裂缝,机舱也漏水了。战斗在舱上舱下同时进行,机舱里在紧张地排潮,船上在争分夺秒地抢修锚具。
在与风浪作斗争中,船长朱大相始终把阶级兄弟的安全挂在心上。他一面操舵,一面指挥战斗。一次,一个巨浪突然打来,朱大相大喊一声:“注意——防浪!”大家刚刚卧倒,浪就从船头一下子打到船尾,桅杆上用六颗螺丝钉拧得紧紧的航行灯也被砸掉了,但是船上的人没有一点损伤。
在这艰难的时刻,同在一只船上的山东、辽宁两省渔民互相关心,互相爱护,重担抢着挑,危险争着上。解缆起锚的时候,海水泼到身上,衣服冻成了冰甲,连眉毛都结成了一层冰。辽宁渔民解下围脖,脱下油衣,给山东渔民穿上。风浪扑来,山东渔民冲到辽宁渔民前面,为他们遮风挡浪。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二十六名阶级兄弟用革命团结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战胜了“拆船窝”。
勇敢机智,浪尖飞开顺风船
三月二日下午五点四十五分,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时说:“夜间,东北风将转西北风,风力仍然是八到九级。”风向这样一转,“长渔七号”就完全暴露在风口上,触礁的危险随时都会发生,船在这里再也停不下去了。船长朱大相想了又想:现在看来,抢滩可能是唯一的出路。他两眼盯着小岛,寻找着可以抢滩的地方。但是,小岛象刀切一样的陡峭,仅有的一个小登陆点,早已被海水淹没了。如果硬要抢滩,很可能造成船毁人亡。在朱大相的提议下,船上召开了有两省渔民的党员和群众参加的党小组扩大会。会上,大车张亮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抢在风转之前,顺风顺浪,把船开到东南方向的一个小岛去。但是,大风大浪里顺风跑船,这是渔民最忌讳的。舵把不稳,船走不正,很容易被大浪掀翻。这个办法行吗?
大家围绕着张亮山的建议,热烈地讨论起来了:“长渔七号”是木帆船改装的机动船,开足马力,可以使船一直在浪尖上走。由于船体是齐头平底,比一般尖头梭底的机动船要相对稳一些。这就是“长渔七号”的有利条件。当然也有不利因素,船速快了,船头摆得厉害,木舵大,很难掌握,弄不好会发生危险。他们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风浪的规律,把舵掌好,是可以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面转化的。这么一分析,大家信心百倍地说:有毛泽东思想来领航,没有闯不过的风浪!党小组决定:争取时间,立即转移。两省渔民争着向党组织请求最艰巨的任务。
“起锚!”船长朱大相一声令下,十几个人奋力把锚起了上来。朱大相两眼紧紧地盯着海面,瞅准一个大浪过后,另一个大浪还没有赶到的一瞬间,一声“转舵!”帮舵的四个辽宁渔民猛拉舵杆,掉转了船头。舵棚里,五个人紧紧把稳舵杆。在船头上的同志,不顾风吹浪打,坚守岗位,随时准备着一有危险就马上抛锚。机车开到最高速度,船时而在浪窝里拱,时而在浪尖上飞。“长渔七号”在和风浪顽强搏斗中,终于安然到达东南方向小岛的附近海面。当他们转移到这里后,虽然还是大风大雪,但是比停在“拆船窝”要好多了。朱大相叫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吃饭,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经过两天一夜的连续奋战,大家十分疲劳,都休息了,唯有张亮山还在机舱里不声不响地工作着。他深深知道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精心地检查了马达、电瓶和机器的各个部件,一个一个地拧紧螺丝,然后就守在机器旁。晚上九点多钟,一直在舵棚值班的朱大相,突然发现船在急速后退。船后不远有一道很长的水下石岗,激流冲击到这里,巨浪腾空而起,好象一堵城墙。这样的浪只要有半个打到船上,也能把船砸翻。他急摇车钟,同时发出落舵、起锚的命令。张亮山听到钟声,立刻把机器发动起来了。辽宁渔民姜生有冲出船舱,用尽全身力气,把平时两个人才能落下的大舵落了下来。船刚刚向前移动,巨浪“呼”地一声从船后压了下来。高度的警惕性,团结、紧张、快速的作风,又一次战胜了这场突然发生的险情。
胜利脱险,阶级情谊比海深
在“长渔七号”与暴风雪搏斗的日日夜夜里,长岛县军民的心也时刻随着惊涛骇浪在翻腾。党政领导机关和当地驻军的负责同志,日夜守在电话机旁,亲自指挥抢险战斗。许多战士和民兵顶风冒雪站在海滩上,凝视着海面的每一个目标。风雪迷漫,恶浪滔天,几次派出的抢险船只都无法前进。
三月三日清晨,被冰封雪裹的“长渔七号”,变成了一个浮在海面上的大冰块。这时,船上的淡水没有了,煤也烧光了,船体裂缝越来越大,“长渔七号”仍然处在危险中。船长朱大相和大家商量后决定,趁风浪稍微减弱的时机,向东面的大岛转移。
驻守在这个岛上的部队指战员,发现在海面上剧烈摇晃着的“长渔七号”渐渐驶来,都高兴得欢呼了起来。他们刚把舢舨推下海,一个大浪把舢舨打了回来。他们再次把舢舨推下海,副队长王炳柱、副指导员贾成吉奋勇当先,跳上舢舨,向“长渔七号”摇去。“亲人解放军救我们来啦!”全船渔民纷纷拥上船舷激动地喊着。这些在狂风恶浪面前不弯腰、不低头的英雄渔民,此刻都流出了滚滚热泪。
王炳柱和贾成吉摇着舢舨,一次又一次地抢救阶级兄弟。许多指战员也纷纷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海水里,扶的扶,背的背,把二十六名阶级兄弟全部接进了营房。战士们生起了火炉为他们取暖,烧好了姜汤为他们驱寒,军医赶来给他们一个一个仔细地检查身体。五十九岁的老渔民朱大刚,回忆起在旧社会有一次遇到风浪,就是漂到了这个岛上。那时,吃的是生鱼,睡的是草窝,险些丧了命。想过去,看现在,大家更感到毛主席和党的关怀和阶级友爱的温暖。
三月四日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朝霞映红了渤海海面。在并肩战斗中结下了深厚友谊的辽宁和山东两省渔民就要分手了。他们个个含着热泪,紧紧握着双手,激动地互相鼓励着:一定要永远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航向,顶风破浪,勇往直前!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