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莠子头上是怎样结出谷穗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9-23
第2版()
专栏:

莠子头上是怎样结出谷穗的?
辽宁省凌源县欺天大队回乡知识青年 于广富
一九六一年,我从农业学校毕业后,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的号召,回到了欺天大队。第二年,我和另外两个知识青年一道,成立了一个科学实验小组,想鼓捣出一点“名堂”来。我们既没有和队长商量,也没有征求贫下中农的意见,只是按书本上说的,照葫芦画瓢,搞了四种作物二十七个品种的小区对比实验。小苗出来后,我们整天蹲在小区里量枝量叶。队长看到实验田里草同苗一齐高,要派人来帮忙。我们怕他们“粗手大脚”会弄糟,就没让来。有的社员说:“草比苗都高,还量枝量叶呢!”对群众的正当批评,我们当时不虚心接受,反而认为一天忙到晚,没有落个好,就泄了劲。
大队党支部领导同志发现我们情绪不对头,便找我们谈心,鼓励我们不要怕失败,要认真总结教训。许多老贫农也对我们说:“搞科学实验,为的是多打粮食,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能图个人的名和利;庄稼靠大伙种,科学实验也得靠大伙搞。”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的教育,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老三篇”,认识到要改造客观世界,首先必须改造主观世界,没有一心为革命的思想,就不能搞好科学实验。
为了把这项工作搞好,党支部给我们小组充实了队干部和贫下中农,还让我担任小组长。我们吸取以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教训,在确定实验项目时,都广泛征求贫下中农意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要来搞。
我们大队地处气候干燥的山区,耐旱的谷子种植面积很大。但谷子耐旱也是相对的,遇大旱之年仍然减产。一九六三年,接连一百零四天没下雨,社员们起早贪黑抗旱播种,但谷苗仍未出齐。一天,我和大家抗旱时发现:河边的树旱死了不少,可是田埂上的莠子却长得青枝绿叶的。有人便问我:“你是学农业的,能不能把莠子的脑袋改造一下,让它结谷粒呢?”我说:“不行,人家‘专家’早就说了,谷子和莠子是‘远缘’,不能杂交,杂交了也不结粒。”几个老贫农反驳说:“‘专家’说它们是‘远缘’,咱们种庄稼的看它们倒象‘亲家’,多少年来它们总在一块,长相也差不多,依我们看,莠子变谷子可能行!”老贫农的话,对我们启发教育很大。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教导,我们决心以入虎穴捉虎子的精神,大胆作谷子和莠子杂交实验,让莠子头上结出谷穗来!
开始实验时,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不知道谷子、莠子啥时开花。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的教导,走访了许多老贫农,都说白天没见过它们开花。于是,我们就提着灯笼,打着手电,成宿蹲在地里进行观察。风吹、雨淋、露水打,都毫不动摇。经过十一个晚上的观察,终于摸准了谷子和莠子开花的时间。第二步是给莠子去雄,以便进行人工授粉杂交。我们根据雌蕊抗温性能强的特点,采用了“温水杀雄”法。但究竟用多少度的温水才能给莠子去雄呢?过去没人搞过,找不到现成数据。我们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多种实验,到秋天,看到一个用三十七度温水浸穗十分钟的莠穗,结出了谷粒。
莠子虽然结出了谷粒,却是干瘪瘪的,长出的苗也七高八低。我们请贫下中农到地里鉴定,把有前途的选出来进行培育,分离出了良种穗头。经过两年小面积试种,逐步得到了推广。这种杂交谷子的最显著特点是耐旱,草高一米七七,粮食单产比它的父本“友谊谷”提高百分之十七。贫下中农称赞说:“这种谷子真是好,抗旱增粮又增草。”   (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