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多快好省地发展轻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9-26
第2版()
专栏: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多快好省地发展轻工业
据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有些原来轻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省区,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轻工业,使这些地区的轻工业面貌迅速改观,不但生产出大量轻工业产品,供应了人民生活需要,而且为国家积累了资金。
陕西省发扬延安精神 大力发展轻纺工业
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引下,陕西省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带领广大革命群众,发扬延安精神,多快好省地发展轻纺工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最近几年,陕西省在建立起一批轻工业骨干企业的同时,发展了不少中小型企业,仅从去年以来,就有县以上的制糖、造纸、陶瓷、塑料等二百多个工厂陆续建成投入生产;原来较有基础的纺织工业,已基本填平补齐,棉、毛、丝、麻、化学纤维等都得到全面发展。今年前八个月,全省轻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机制纸、日用玻璃制品、保温瓶、自来水笔、火柴、合成脂肪酸等主要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纺织工业也超额完成了一至八月份的国家计划。由于轻纺工业的发展,全省轻工业品和纺织品的自给率已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左右,供应了人民生活需要,为国家积累了资金。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竭力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反对发展重工业和发展轻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把大跃进时期建立起来的绝大部分地方轻工业工厂砍掉,使陕西省轻工业发展缓慢,三分之二左右的轻工业产品要依靠外地供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陕西省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带领广大工人群众,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学习了毛主席一九四九年十月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光辉“复电”,从路线斗争的高度,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延安精神,尽快发展轻纺工业的积极性。
延安城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在上级统筹规划下,利用本地资源,从去年以来,办起了毛纺、针织、造纸、制药等四十五个小型工厂,生产出了毛线、锦纶袜、卫生纸、常用药等几十种日用工业品,供应了市场需要。西安、宝鸡、铜川等地把为数众多的小厂、手工业社组织起来,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攻下了许多缺门产品。去年,西安市组织五百多个厂、社,两万六千名职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先后建成年产五百吨的硫化青染料车间、年产六百万只灯泡的灯泡厂和年产五千吨的合成洗涤剂车间,使西安市的轻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西安市医药公司经过全面规划、综合平衡,把全市一百多个区、社工厂组织起来,在不挤掉原有产品的前提下,生产药品和医疗器械。现在全市已有一百二十多种药品和医疗器械基本自给,并有五十种开始支援外地。
陕西省在发展轻纺工业生产的时候,还注意挖掘老企业的潜力,促使老厂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西安、咸阳的一些老纺织厂、印染厂的工人和干部,克服“潜力挖尽”的保守思想,大搞技术革新。从去年以来,试验成功的重大革新项目就有二十多项,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消耗,减轻劳动强度,起了很大作用。广大纺织工人经过反复实践,还开辟了用低级棉纺好纱、织好布的途径,为国家节约了原棉,提高了产品质量。辽宁省轻工业欣欣向荣
国庆节前夕,设在沈阳市太原街专门经营辽宁省轻工业产品的商店,显得格外繁忙。顾客络绎不绝,营业员们应接不暇。从一楼到五楼,货架上摆满了全省各地生产的纺织、针织、鞋帽、日用百货、钟表、乐器、医疗器械、文化体育用品、搪瓷器皿、五金交电和烟酒食品等七千五百多种轻工产品。其中特别是今年增添的一千多种新产品,更为这座商店增添了光彩,充分反映了辽宁省轻工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今年以来,辽宁省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普遍加强了对轻工业的领导,从各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轻工业生产的发展。今年一到八月份,全省轻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提高了百分之五,主要产品如自行车、手表、洗衣粉、暖水瓶、塑料鞋和日用铝制品等的产量都增长了百分之十以上。过去依靠外地供应的体温计、照像纸、球鞋、圆珠笔、煤油炉、电筒、毛巾被、刮脸刀架、电木扣、有机玻璃扣等,现在自己都能生产了,其中有的还自给有余。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资源丰富,发展轻工业的有利条件很多。但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辽宁的代理人,极力鼓吹地区分工,辽宁特殊,只搞重工业,不搞轻工业,造成辽宁轻工业产品长期依赖外地供应。辽宁省革委会成立以后,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利用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轻工业。许多地区都利用大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渣和边角余料生产轻工产品。一年来,由于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全市生产了一千三百多种人民生活迫切需要的新产品。目前,全省已有十多个利用大工厂的石油尾气、瓦斯等“三废”生产合成纤维的试验厂点,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辽宁省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大力发动群众兴办轻工业。许多地区出现了大厂办、小厂办、城市街道办、农村社队办、机关办、商店办的生动局面。原来大部分日用轻工业品靠外地供应的朝阳地区,去年以来新办了轻工业厂点二百六十三个,生产产品一百四十多种。各地在兴办轻工业的过程中,坚持自己动手,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一年来,沈阳、旅大、抚顺、丹东、营口等地,主要依靠自己力量,新建了小化纤厂二十四个,小塑料树脂厂十九个,这些小工厂已经陆续建成投入生产。广西轻工业产品自给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又有一批新建的轻工业企业投入生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区已建立轻工业工厂一千多个,能够生产各种轻工业产品两千多种。轻工业产品的自给水平逐步提高。食糖、钢精锅、皮箱、火柴、脸盆、口杯、丝绸、麻袋、袜子、蚊帐布、轴线、铅笔等产品,已能自给或基本自给。自行车、缝纫机、洗衣粉、墨水、铱金笔、“的确良”、丝绸被面、铁壳保温瓶等缺门产品已试制成功,有的已开始投入生产。
在发展轻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广西各地坚决贯彻执行大中小并举、多搞中小的方针。近几年来,除自治区有计划地兴建了一些大型轻工业企业作骨干以外,主要是提倡各地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多办各种中、小型轻工企业。合浦县革委会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土法上马,自己动手建设小型工厂。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县新建的小糖厂、小纸厂、小塑料厂等各种小厂一百多个,产品品种增加了三百多种,既供应了市场需要,又为国家积累了资金。许多小型工厂兴办起来以后,继续发扬“穷棒子”精神,大搞技术革新,使生产能力迅速提高。过去主要靠手工操作的桂林织带厂的广大工人,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中,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自己制造了一百多台设备,不仅使产量大幅度增长,品种也由建厂初期的一种增加到四十种。
在发展轻工业生产的工作中,广西各级党委和革委会,注意发挥手工业和街道工业的作用。桂林、南宁、柳州、梧州等城市的手工业企业和街道工业,近几年来都增加了日用小商品的生产。梧州市委和革委会加强了领导,充分调动了全市手工业厂、社生产日用品的积极性,目前,全市手工业厂、社,已能够生产八百多个品种的日用小商品。
广西轻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在发展轻工业生产的时候,还批判了那种只顾发展加工工业,不重视原料生产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积极抓好原料生产。自治区许多糖厂克服了过去对甘蔗生产只管“砍、运、榨”,不管“种、管、收”的错误做法,深入蔗区帮助人民公社提高甘蔗的单位产量。许多工厂还积极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甘肃日用工业品大幅度增长
甘肃省轻工业战线广大工人、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教导,努力发展日用工业品生产,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今年头八个月,全省轻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十一点五。三十四种主要产品中,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的有三十种。印染布、晴纶、毛线、精铝制品、日用陶瓷、日用玻璃、机制纸和纸板等十五种产品,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棉纱、搪瓷制品、尼龙丝袜等产品的质量也比去年有所提高。
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反复学习毛主席有关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关系的教导,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破坏发展轻工业生产的罪行。大家认识到:发展日用工业品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大事,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大事。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把发展轻工业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使全省轻工业生产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从去年以来,各地区、县和街道、公社新建轻工业工厂一千多个,很多地区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中小型的针织、毛纺、化学纤维、塑料、日用化工等企业,增加新产品二百多种。
为了更好地促进轻工业生产的发展,今年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成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革命生产中的问题。
甘肃省轻工战线还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广大革命工人大力改造旧设备,改革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甘肃绒线厂的晴纶绒线染色过去一直用进口染料,成本高,产品的花色又单调。广大工人经过反复试验,试制成功一种新染料。用这种国产染料染晴纶绒线,工艺简单,染得匀净,色牢度高,成本还大幅度降低,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染料费七十多万元。许多中小型轻工业工厂还自己动手,改造和制造设备,土法上马,生产出了不少市场上急需的日用工业品。
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中,甘肃轻工业战线在综合利用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年以来,利用大中型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和边角废料生产的轻工业产品达十八项,其中羊毛脂、九二○农药、芒硝等十一种已成批生产。兰州日用化工品厂利用兰州炼油厂的副产品合成脂肪酸生产肥皂,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植物油。兰州造纸厂、兰州皮革厂用废液生产出胡敏酸铵等肥料,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支援了农业,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赞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