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军民鱼水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9-26
第4版()
专栏:

军民鱼水情
在具有革命传统的白洋淀,传颂着抗日战争时期的“拥军支前模范”芦俊老大娘的新的拥军事迹。
一天,人民解放军某部炮一连的同志们来到白洋淀的寨南村宿营。贫农芦俊老大娘见亲人满身被雨水湿透了,急忙给亲人烧水、烤衣服,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战士们住。和当年打日寇的时候一样,军民们亲如一家人。
此情此景,引起芦大娘回想到二十多年前的往事。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村妇联主任的芦大娘,经常带领妇女们给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送粮、送弹药、缝军衣、做军鞋。在部队作战时,她们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伤病员。有一次,敌人突然对白洋淀进行大“扫荡”,在寨南村养伤的八路军战士已来不及隐蔽。在这紧急时刻,芦大娘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把伤病员一个一个背上小船,转移到安全的芦苇荡里。芦苇荡里,寒气袭人,冻得战士们直打冷战。芦大娘一看心里着了急,赶紧划着小船,从家里取来被褥,让大家铺上。战士们怕把被褥铺坏,再三婉谢不铺,芦大娘坚持给铺上了。一个战士病得厉害了,芦大娘就一口一口地喂饭喂水。在芦大娘的精心护理下,战士们很快归队,给部队增添了有生力量。芦大娘荣获“拥军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
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军民鱼水情,芦大娘一颗热爱人民子弟兵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天夜里,她从炕上爬起来,点上小油灯,戴上老花镜,给战士们做了几双布袜子。第二天一早,她找了几个老姐妹,拿着袜子,带着鸡蛋、苹果、梨子,给亲人解放军送去。战士们说啥也不收,后来,经过大家再三劝说和部队首长的批准,才收了下来。礼物收下后,芦大娘又拿出自己特意用水草做成的糠窝窝和稀饭送给战士们吃。她流着眼泪,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炮连全体指战员控诉了万恶的旧社会,批判了刘少奇的“剥削有功论”等黑货,给战士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勉励子弟兵紧跟毛主席干革命。
旧社会,芦大娘一家过着苦胆拌黄连的生活。她父亲整年给地主扛长活,吃不上一顿饱饭,母亲带着她到处讨饭。后来,父亲被地主撵出门后,家庭生活更是无法维持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母亲含着泪、硬着心把刚满八岁的芦俊卖给了地主家做童养媳。一次,她忘了给地主的狗准备吃的,狠心的地主就把她打得死去活来。……说到这里,芦大娘指着村东头的坟头,继续对战士们说:这坟里都埋的是我们革命先烈的尸体。敌人一次扫荡时,抓去了我们村的几个阶级兄弟,硬逼着他们说出八路军的去向。大家个个都摇头说不知道。后来,一个敌人尖叫了一声,就用刺刀活活地把这几个同志挑死了。
芦大娘的控诉,激起了战士们对旧社会的无比仇恨。他们手握钢枪,向芦大娘表示:一定要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苦练杀敌本领,握紧手中枪,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贡献自己的一切。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