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带头人——记吐鲁番县委书记肉孜吐尔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0-06
第2版()
专栏:

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带头人
——记吐鲁番县委书记肉孜吐尔迪
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称为“火洲”的新疆吐鲁番地区,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正在胜利地进行着。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著名的火焰山,就在吐鲁番境内。这里酷热缺雨,干旱和风沙,历来是当地的两大灾害。
但是,吐鲁番的这种面貌,现在正在改变之中。如今,在那方圆几百公里的戈壁滩上,散布着片片绿洲,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色。正是:“林带锁风沙,葡萄满枝挂,渠道水长流,遍地好庄稼”。
吐鲁番“换了人间”。这是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维吾尔、回、汉各族贫下中农团结一致战天斗地的结果。在这场斗争中,肉孜吐尔迪一直站在最前列。
战天斗地创奇迹
吐鲁番历来是靠坎儿井——在地下深处挖的暗渠——灌溉的。从办农业合作社起,肉孜吐尔迪就遵照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教导,和群众一起积极修建和整修坎儿井,同干旱作斗争。他多次和贫下中农一起,带头下井,冒着塌方的危险,把一个个被风沙掩埋的坎儿井抢救出来。他还经常请教老农,寻找地下水源,开挖新的坎儿井,扩大灌溉面积。
但是,公社化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农田灌溉、开垦荒地和营造防风林带需要用的水比过去大大增加了,原有的坎儿井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到那里去找水呢?
吐鲁番盆地的北部,是白雪皑皑的天山冰峰,那里有大量雪水从万山丛中倾泻下来。但是,这些雪水在流进塔尔郎沟的乱石滩后,就象注进筛子一样,失去了踪影。一九六二年,肉孜吐尔迪带上技术员,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来到天山深处,实地调查水源情况。经过六天的勘察,他们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增强了修渠引水的信心。一九六三年冬,在肉孜吐尔迪的带领下,五星公社各族贫下中农组成的一支水利建设大军,高举红旗,开进了塔尔郎工地。
多少年来,人们都想沿着塔尔郎山沟引来雪水灌溉农田。不少人也曾挖过一些水渠,但始终没有能够把水引下来。肉孜吐尔迪带领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谁说鸡毛不能上天》一文的按语等光辉著作,社员们充满信心地说:“有毛主席给我们引路,我们就能叫天山雪水流过戈壁,引进农田。”
在工地上,肉孜吐尔迪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活儿,他挑重的干;石头,他拣大的背。夏天,戈壁滩上火烫的石头,他同社员们一道背;冬天,石头冷得象冰块,他也照样扛。修建过河涵洞,要在河中间挖一条四五米深的槽。槽底水冷刺骨,肉孜吐尔迪跳到水里,同大家一起昼夜奋战,直到修好涵洞。社员们说:“肉孜阿卡(大哥)同我们吃一样的馕,住一样的窝棚,他为革命操的心可比我们多。”就这样,经过两个冬春的艰苦战斗,塔尔郎干渠比原计划提前一年时间胜利完成了。当天山的雪水,顺着一百里长的干渠,流进公社田野的时候,各族社员无比激动,不断欢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和这同时,五星公社党委确定,在公社西部风沙前沿,营造防风林带,改造被流沙侵吞的大片土地,并决定先由肉孜吐尔迪带领社员在风沙严重的一个风口,试验营造一条长三千八百米的林带。
风沙口遍地是沙丘,到处是被风刀扫荡的象鳞骨一样的道道深沟。有些干部对在风口造林信心不足。肉孜吐尔迪把他们带到从前被风沙掩埋的村庄,面对着断墙残壁,向大家诉说了在旧社会贫苦农民遭受地主压榨和风沙灾害的悲惨境遇,激起了大家对旧社会的无比仇恨,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纷纷表示一定要带领群众把防风林带栽起来。
奋战一个多月,他们搬走了沙丘,填平了深沟,开出了一条条水渠,栽上了树苗。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一场大风,水渠就被沙埋平了。棵棵小树被风沙打得象刀割一样,有的树被吹干枯了。在困难面前,肉孜吐尔迪毫不动摇,他同公社党委领导成员一起,带领贫下中农把渠道的沙挖走,补种上树苗。但是当他们刚给树苗浇上水,又遇到一场更大的风沙。有的人对在这里栽种林带失去了信心,肉孜吐尔迪却满怀信心地说:“风可以吹倒树苗,但吹不倒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一次不成两次,今年不成明年,一定要把树栽起来!”大家在林带的迎风面筑起挡风墙,终于有效地保住了树苗。
肉孜吐尔迪带领各族群众,同风沙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斗争,一条防风林带终于栽成了。人们植树造林的信心更坚定了,于是新的林带一条接一条地营造了起来。从一九六四年以来,五星公社造林三千多亩,总长达三百多里。苍郁的白杨象一道道绿色长城,屹立在风沙前沿,保护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阵地。五星公社经过治水治沙,生产突飞猛进,成为自治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紧跟毛主席就是胜利
一九六六年,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刚刚被提拔为吐鲁番县副县长的肉孜吐尔迪,心情非常激动。他反复学习《十六条》,极力主张旧县委的成员到群众中去经风雨、见世面,和群众一起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但是,旧县委的少数领导人却对文化大革命运动很不理解,反而责难肉孜吐尔迪。
是紧跟毛主席带领群众前进,还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阻挠运动深入发展?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多少往事涌上了肉孜吐尔迪的心头。
苦水里泡大的肉孜吐尔迪,永远也忘不了毛主席的恩情。在那万恶的旧社会,他不到九岁就跟着父亲到地主家当长工,十二岁还没穿上一条裤子。哥哥从小受冻挨饿,死在地主的马棚里……。一九四九年冬天,伟大领袖毛主席派来亲人解放军,解放了吐鲁番,从此肉孜吐尔迪才见了太阳。土地改革,斗地主、分田地,他一马当先;在互助合作运动中,他带领阶级兄弟最早组织了互助组,后来,又是他在全县第一个办起了农业社。一九五二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维吾尔族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
肉孜吐尔迪从亲身的经历中,深深懂得:紧跟毛主席就是幸福,紧跟毛主席就是胜利。而今,毛主席亲自领导的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在考验着每个共产党员。想到这些,他坚定地把自己摆在既是革命动力又是革命对象的位置上,满腔热情地到群众当中去,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和广大群众一起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他还鼓励和自己一道工作过的领导干部,要敢于革自己的命,正确对待群众。运动中,他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认真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一九六九年,他被选为吐鲁番县革委会主任,后来又被选为中共县委书记。
肉孜吐尔迪地位变了,职务变了,但是他当一辈子人民勤务员的决心没有变,劳动人民的本色没有变。他是县领导班子的第一把手,但很少坐在办公室里。不论走到什么地方,他总是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先参加劳动,先当群众的学生。今年麦收期间,他到夏收任务较重的红旗公社边劳动边指挥全县的夏收工作。在劳动中,他广泛地和贫下中农谈心,了解到有的队干部在夏收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只抓生产,忽视了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经过分析,他认为主要是由于县委对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是一般号召多,实际指导少,特别是自己自认为是当地人,熟悉情况,有老经验等等,因此领导不具体。他认真地进行了自我批评,并带领队干部办了地头学习班,和大家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等一系列教导,开展革命大批判,使干部们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自觉地狠抓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这个根本,激发了广大社员的革命精神,加快了麦收进度。肉孜吐尔迪及时总结了这个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推动了全县的工作。
做增强革命团结的模范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肉孜吐尔迪牢记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参加党的“九大”后,从北京回新疆途中,一路上尽想着怎样团结吐鲁番十二万各族人民去夺取新的胜利。
肉孜吐尔迪回到了吐鲁番。从县城到天山脚下的塔尔郎,从火焰山下的绿洲到博格达冰峰下的牧场,他每到一处,就把毛主席身体非常健康的喜讯告诉阶级兄弟,宣传毛主席有关团结的教导。在吐鲁番盆地的农村里,到处响起了“亚夏(万岁)毛主席”的欢呼声。
火焰山公社是全县最热的地方,历来干旱少雨,农田用水比较困难。有段时间,这个公社的二堡和三堡两个管理区曾经因为用水发生过争执,影响了各族社员之间的团结。肉孜吐尔迪来到这里,首先深入到各族贫下中农中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二堡和三堡闹不团结,主要是因为有一小撮阶级敌人从中破坏。于是,他召集两个管理区的干部一起办学习班,发动他们斗私批修。这些干部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重新团结起来,共同揪出了躲在背后破坏革命团结的两个阶级敌人,并且使广大群众从中受到了教育。这两个管理区的革命和生产很快出现了新的气象。
毛主席教导说,共产党员应是“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担负着县委书记和县革委会主任职务的肉孜吐尔迪,时时处处在“一班人”中做增强革命团结的模范。汉族干部李嘉玉原先是吐鲁番县的县委书记,在工作中犯过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错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肉孜吐尔迪支持革命群众批判他的错误,但他很不理解,反而对肉孜吐尔迪有意见。经过革命群众的教育和帮助,李嘉玉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认识,得到了群众的谅解。这时,肉孜吐尔迪便提出要把李嘉玉结合到县的领导班子中来。他耐心地向群众说明,李嘉玉来吐鲁番十多年,勤勤恳恳,为各族人民做了很多工作。他虽然犯过一些错误,但是只要他改正了,就应当欢迎,就应当相信他今后能够不断改造世界观,为人民立新功。于是,群众高兴地把李嘉玉推选进了县领导班子,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为了鼓励李嘉玉大胆工作,肉孜吐尔迪经常和他促膝谈心,主动征求意见。这一切,使李嘉玉深受感动。他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今年春天,上级根据工作的需要,将李嘉玉调往新的工作岗位。临别时,他们互相勉励今后要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紧跟毛主席干革命。
《新疆日报》记者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