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办得起 上得起 学得好 翟各庄大队自办中学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0-06
第3版()
专栏:

办得起 上得起 学得好
翟各庄大队自办中学的调查
河北省安次县革委会教育组
在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指引下,一九六九年初,安次县南尖塔公社翟各庄大队办了一所中学。学生边学习,边劳动,既改造了思想,学到了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又减轻了国家、集体和学生家庭的负担。群众说,这样的学校办得起,上得起,学得好。
自力更生办得起
翟各庄大队共有二百四十户,一千二百人。每年约有三、四十名学生到外村外社上中学,既不方便学生,又增加社员的负担。一九六八年,毛主席发表了“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指示以后,全队的贫下中农就酝酿自办一所中学。但是一个大队办中学办得起吗?群众有两种意见:少数人认为,办中学,不简单,要请教师,要盖校舍,要买设备,办不起;多数人认为,庄稼人办学校,应该想点土办法,只要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就办得起。党支部具体分析大队的情况,认为大队经济虽不富裕,但是自办中学还是有条件的:第一、村子比较大,年年都有一批小学毕业生要求进中学;第二、回乡知识青年较多,有的能担任中学教师,有的经过培养,也能逐步胜任;第三、本村荒地较多,便于解决生产基地,学生边学习、边劳动,随家吃穿,随众劳动,不会给生产队增加负担。根据这些条件,党支部决定支持大多数群众的意见,自办一所中学。
一九六九年二月,经过和贫下中农商量,就在村西南的四百亩荒地上,林业队腾出两间小房子,由小学里调来一名老教师,从知识青年里选拔了三名新教师,就把这所中学办起来了。以后,党支部又派了一名支部副书记和七名贫下中农进驻学校,领导师生一面读书学习,一面开荒育树。两年多来,学校的规模由小到大,学生从三十多人发展到六十多人。在课外劳动中,为生产队培育了七十亩苗圃,栽培了两万多棵杨柳和果树,搞了二十多亩农业实验田,饲养了几十口猪,还自盖了两排教室,添置了一些必要的教学设备。学校不仅没有给生产队增加负担,而且平均每年还为集体创造五千多元的农副业收入。
半农半读上得起
翟各庄大队党支部认为,大队办中学,不仅有个办得起办不起的问题,还有个上得起上不起的问题。
一九六八年,这个大队到社办中学上学的,有四十多名学生。上学的路不算远,可是不到半年,先后有三十多名学生退了学。其中少数人是由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而自己退学的,多数是由于脱离了生产队劳动,增加了家庭负担。有些贫下中农社员说:“孩子上学好是好,可是这些小伙子,念书本,吃闲饭,只有出的,没进的,这样的学校上不起。”有了这个教训,大队党支部决定自己办的这所中学,不但要集体办得起,也要学生上得起。
怎样才能使学生上得起呢?贫下中农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半农半读。学生在学习中间,参加适当的集体生产劳动,也是给集体添砖加瓦,应当照社员一样合理记工。大家计算了一下,根据本大队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每个学生全年能参加一百天左右的劳动,就基本上可以解决自己全年的衣食费用,还有二百来天可以学习。根据这些意见,党支部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把学校的农、林生产纳入大队的生产计划,统一安排、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第二、学生的校内校外劳动和社员一样,同工同酬,合理记工,参加本生产队分配。有了这两个办法,既大大减轻了集体负担,又使大多数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劳动,自己解决了衣食费用。由于解决了上学和家庭经济负担的矛盾,原来社办中学退学的三十多名学生又全部入了学;两年多来,先后入学的九十多名学生中,基本上没有发生辍学现象。
同三大革命运动结合学得好
集体办得起,学生上得起,但怎样才能学得好呢?翟各庄大队的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处处从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目标出发,反复批判资产阶级的“智育第一”、“升学第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把教学同三大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翟各庄大队贫下中农把组织师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两年多来,坚持毛主席著作天天读、月讲用,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制度。驻校的贫下中农和师生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斗私批修,经常给师生讲村史、家史、两条路线斗争史,着重提高师生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翟各庄中学既注意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又坚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
为了把教学和实际结合好,使学生学得扎实,学了会用,党支部和管校小组采取了以下措施来保证文化课的教学:
第一、帮助师生弄通学文化和学理论、学技术的关系,坚定为革命而教,为革命而学的信念,自觉地教好、学好社会主义文化课。在解决认识问题的同时,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备课;各门课程都增加一些实践和复习的时间,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学到的知识,便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第二、课程本着少而精的精神,设置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等课。根据队办中学的特点和条件,军体课由大队民兵连负责,和民兵一起统一安排军事训练和体育活动;卫生常识由大队保健室负责,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每年集中地举办几次学习班。
第三、根据农事季节,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劳动的时间。除春季植树、夏收和“三秋”农活繁忙时,师生停课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外,其他时间,都是一面读书,一面劳动,保证全年有一百八十天至二百天的学习。
第四、把社会课堂和学校课堂结合起来。各种课程每讲一个单元,都请贫下中农参加备课。在学习树木嫁接时,师生在课堂上学理论,课下请贫下中农作示范,而后师生共同实践,共同总结,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嫁接技术,到现在,共为集体嫁接了一千多棵杨树和果树。在学习电路安装时,大队电工作指导,教师和学生到实践中学习,架了一千多米高压线,给三十多户社员安装了电灯。边实践,边讲解,掌握了技术,也弄通了理论,学生学过的知识比过去扎实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