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西和县一年巨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0-14
第3版()
专栏:

西和县一年巨变
甘肃省西和县地处陇南山区,农业生产一直比较落后,年年吃国家返销粮。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这个县奋战一年,一举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为甘肃省的先进县之一。去年,全县第一次实现了粮食自给,超额完成了国家公购粮任务,并储备粮食一千四百万斤。
党的“九大”之后,西和县革委会决心打个农业翻身仗,但从何着手?思想不明确。这一年,西和县遭到严重旱灾,造成粮食减产。面对这样一个局势,县革委会领导班子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党和毛主席让我们领导西和二十三万人民把西和建设好,我们为什么没有做到?带着这个问题,他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教导,检查了自己前一段的工作,认识到,主要不是自然条件差,而是领导班子思想有问题。有些人认为西和县是个“老大难”,粮食生产难过关;有些从外地调来的干部,认为西和县是“出门山连山,灾荒年连年”,想换个舒服地方。要改变西和,必须首先从领导班子的精神状态和世界观改起。
一九七○年初,县革委会召开了扩大会议,进行开门整风,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批评,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会上,贫下中农代表说:“我们生产粮食的人,年年伸手向国家要粮食,我们心里有愧!只要县里领导同志当好学大寨的引路人,贫下中农就一定跟着上。”贫下中农的话,使县革委会负责同志深受教育。有个县革委会成员,原来嫌西和条件艰苦,曾想换个地方工作,经过斗私批修,他坚决表示:“为了改变西和县的贫困面貌,我决心在西和县干一辈子。”
县革委会领导成员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决心带领全县人民,脚踏实地干一场。
如何把愿望变成现实?县革委会首先在作风上来了一个转变。他们除留一人主持机关工作外,其他同志全部走出机关门,深入到群众中去。一年多来,他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跑遍了全县十六个公社的二百二十八个大队。县革委会主任到薤韭山了解情况,步行九十里,半路上前后不接人家,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贫下中农十分感动。
长期以来,在西和流传着“地区阴湿”、“立土不宜灌溉”等论调。县革委会领导成员走访了全县几十个大队后,又翻阅了全部气象资料,发现从一九○○年以来这七十年中,就发生了十九次大旱,平均每三年多就有一次,而小旱则是年年都有,并不一直是阴湿。“立土”是不是不宜灌溉?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又总结了芦河公社芦河大队的经验,打破了这种论调。这个大队也是立土,一九六八年灌了水的二百六十多亩玉米,平均亩产六百多斤,比旱地玉米产量高两倍以上。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深入到城关公社上寨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突击修了一条六华里长的水渠,对五百六十亩玉米进行了灌溉,使受旱的禾苗很快由黄转绿,秋收亩产平均五百零五斤,比没有灌水的高一倍多。事实证明,立土不但能够灌溉,而且灌了水能够高产。
县革委会领导成员从这里认识到:“地区阴湿”、“立土不宜灌溉”的论调,实质上是靠天吃饭的懒汉懦夫世界观的反映。为了破除前进中的思想障碍,县革委会领导成员经常开门整风,斗私批修,并向群众大力宣传为革命种田的思想,使学大寨群众运动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为了打好农业翻身仗,西和县革委会领导班子认真抓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典型,推动了全县的农业学大寨运动。长道公社光明大队地陡不存水,土薄石头多,多年来粮食单产不过百十斤。近年来他们狠抓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采取长年基建队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法,修水平梯田一千多亩,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成为山区建设的典型。大桥公社大桥大队过去水利条件很差,去年他们提出了“滴水必争,点水必用”的口号,仅半年时间,就修渠道十二条,大部川地能灌溉。县革委会总结和推广了这两个大队的经验,在全县掀起了大修水平梯田、大搞水利建设的高潮。经过一年奋战,全县新修水平梯田三万八千亩,兴修大小渠道三百多条,使水浇地面积由原来的一万一千亩,扩大到三万七千亩。
一九七○年以来,县革委会先后发现、培养和推广了六个不同类型学大寨的先进典型经验,使各项工作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