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前线战士需要些什么? 香烟、便宜的日用品、鞋子、战斗的报导、快板、画报、戏剧、秧歌和家乡的慰问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11-20
第3版()
专栏:

前线战士需要些什么?
香烟、便宜的日用品、鞋子、战斗的报导、快板、画报、戏剧、秧歌和家乡的慰问信
编辑同志:
荷泽前线归来,看到后方正在进行着广大的支援前线的运动,十分欣愉;为了使这一工作更深入更有力,谨根据我在部队的下层中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一点意见:
在前线上活动着的,最重要的是那些手执武器出死入生的下层干部与士兵。因此,“为兵服务”应当成为支援前线的主要内容。
战士们需要什么呢?在后方,人们往往为整师整旅的蒋军被歼的消息所鼓舞,而忽略了每一次胜利经历的紧张、困苦、艰难、惨酷的斗争。在这样的苦斗中,战士们不仅需要小米、油盐,而且需要的是纸烟等日用品,解放区的物价是很平稳的,然而大军所至,战事胶着的时候,部分地区却往往物价飞涨。如此次在荷泽以南,物价最高时,涨到油每斤一千二百元,盐六百元,纸烟二十支包的五百元!前线的津贴虽略提高,后方的劳军捐款也达到数千万元,但因手续繁多,辗转交递,每个战士的收入仍是有限!因之各个作战地区的政府及工商部门好好组织日用品,对前方的运输供应,检查与改进慰劳品的转递,都是十分必要的!
战士们需要鞋子,冀鲁豫的秋天,雨水连绵,荷泽地区,一片泥泞,平原的薄鞋,三五次即绳断底解,而部队又每日转移。因此,后方如能捐助一部分鞋子,那帮助就更切实。
除下物质上的支援外,战士们还需要精神上的休息与鼓励,听说后方要发动所谓“书报劳军”这是很好的,但是应当考虑一下怎样作才更能达到“为兵服务”的目的。我在前线看到了一部分报纸,书籍则很少看到。而且即使是部队的报纸,其中也有很难为战士所接受的。而我们的一些下级干部,也很难像我们所想像的具有的那样文化程度,像某同志所写的歌讼七勇士的诗,我相信大部分的连排干部是不大懂它的意思的,即使能念下来也感觉很淡泊,战士们希望的是他们所作所为的事情能够“上报”,使别人了解,他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单位“上了报”就是莫大的鼓励,对于什么“伟大热烈”一类的空赞扬,倒并不一定感到亲切。因之凡是团里自己出的小报纸,往往更受到战士的热爱,因为它的表扬而更宽广,与战士们的生活更亲切。战士们喜欢的是快板调,这些东西即使他不识字,只要教一遍便可顺口唱起来。战士们喜欢画报,他不讲求什么线条、明暗,越是通俗的画报,只要表现的是他所了解的事情,他们就越感觉可爱。战士们喜欢看“戏”,他们的生活太简单了!打仗、休息、开会……太枯燥了!偶然有了几天休息的机会,他们便要求:“找个剧团吧!”农村剧团,成为上宾,我们认为厌俗的旧戏,也为他们所热烈欢迎,如果能在他们面前扭扭秧歌,即使抗战初期的跳舞活报,也一定会得到欢迎的;倒不一定要求什新鲜“大剧”。因之我的意见:在前线的文化工作者,戏剧工作者,应该战斗化,应该更踏实地“为兵服务”。
战士们还需要什么呢?他们需要了解他们家庭的情况,解放区正在实行着群众大翻身的“耕者有其田”的运动,他们考虑的是:他自己的家庭是否得到土地?他们的村里是否照顾了他?我所在的一个团里的情况是这样:林县和临城战士们接到家信,一般影响较好,使他们能安心工作。×、×县和×战士们接到的家信,一般提的困难较多,希望他能回去。因此,他们的工作也就不够安心。如果能够发动起区村干部,向他们自己区村在前线的战士写慰问信,报告他家庭的具体情况,较之部队政治工作同志讲十次话要有效的多。例如南华县长亲自给他们县里的战士写信,告诉自他走后,他们每一个人家庭问题如何解决的,得到了多少土地,中秋节如何过的,这种鼓励最切实,实在是支援前线的好办法,也会转变战士对政府对群众团体的观点,密切军政关系,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须要县及区村的干部们注意,并能广泛而经常地做。
最后,我希望“支援前线”的工作不要成为一时的运动,而后方支援前线,切实的是“为兵服务”的观念,也要明确起来。所以我就写信提出,作为一个建议。
鲁之沫十一月十日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