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深入实践 发展真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0-22
第3版()
专栏:

深入实践 发展真理
天津第一炼钢厂平炉车间炼钢班
去年,我们厂来了一批含磷、硫高的次铁。按照书本上的规定,次铁只能炼普炭钢。但是,国家急需优质钢。次铁能不能炼优质钢?
我们炼钢班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心开窍了,眼睛亮了。炼钢技术是从那里来的?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过去认为次铁不能炼优质钢,是受了洋框框的束缚。我们决心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破除迷信,进行实践,摸索出用次铁炼优质钢的规律来。
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教导,进行次铁炼好钢的试验。开始,我们把原来的高温薄渣操作改为厚渣操作,想用加大渣量的方法,脱掉次铁中含量很高的磷、硫等杂质。可是经过试验,不仅脱磷、脱硫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而且延长了熔炼时间。
试验失败了。我们从炼钢的全过程着手,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发现这次失败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炼钢的全过程和矛盾各方面的特点,没有进行认真周密的调查研究。只看到加大渣量可以脱磷、脱硫的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渣子太厚了,盖在钢水表面,使钢水不能很好地沸腾,磷、硫杂质就不能很好地排出。毛主席教导我们:“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我们重新研究了炼钢中装料期、熔化期和精炼期三个不同阶段的特点,根据
“低温脱磷,高温脱硫”的规律,采用反复造渣和换渣操作的方法,既保证了一定的渣量,又不断造新渣,不断换渣,在精炼期前就脱掉了大量的磷、硫,到精炼期时,保证了高温薄渣操作,使钢水既能很好地活跃、沸腾,又能排出一部分磷、硫。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多次地反复,终于打破了固定式平炉不能用次铁炼优质钢的框框,炼出了国家急需的优质钢。
当我们用次铁炼出了优质钢以后,上级又要求我们炼一种含硅成分较高的合金钢。炼钢工人都知道,炼这种合金钢比炼优质钢更困难。因为加入硅铁后,会造成钢水返磷现象。硅铁是酸性的,渣子是碱性的,加入硅铁就会破坏渣子的碱度。脱磷主要靠高碱度的渣子,由于破坏了渣子的碱度,渣子就失去了一部分脱磷的作用,使一部分磷又回到钢水中去。如果钢水中的含磷量超过规定的标准,就会造成报废。
开始试炼合金钢时,我们仍然用大量造渣、反复造渣和换渣操作的方法,想把磷降到最低限度,这样加入硅铁时,即使返磷,也超不过规定的标准。在试验过程中,从加料、熔化到精炼都很正常,出钢前经过化验也合乎标准,但是出钢后再一化验,磷又高上来了,造成了报废。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的同志产生了畏难情绪,提出
“让有条件的兄弟单位去炼吧!”针对这种活思想,我们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的伟大教导:“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经过学习,大家认识到,搞科学试验企图不经过艰难曲折,轻而易举地得到成功,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坚持反复试验,反复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了找出返磷报废的原因,大家把试炼合金钢时前前后后的情况都想了几遍,把当时的操作过程,包括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仔细琢磨,认真分析。我们想,化验时磷很低,出钢时出现返磷现象,说明大部分磷仍然没有从炉子里排除出去。炼钢的同志,看到出钢前化验时钢水中含的磷很低,就认为炉子里一定含磷不多了,被假象所迷惑,所以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又进一步分析:为什么经过换渣操作,没有把磷排出去呢?同志们废寝忘食地在炉边进行观察,掌握了大量的感性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终于认识了磷的活动规律。
原来磷最早呆在钢水里,经过造渣操作以后,它就跑到渣子里去了,这时化验钢水中的成分,含磷很少。可是炼钢过程是瞬息万变的,当钢水中的温度过高和渣子碱度不够时,磷就悄悄地从渣子里又返回到钢水中去了。这样在炉内返磷以后,再进行换渣操作,尽管排出许多渣子,但是磷仍然藏在钢水里。因此,在什么时候进行换渣操作是问题的关键。摸透了磷的脾气以后,经过反复实践,我们对磷的认识加深了,找到了换渣操作最有利的时机。我们又通过多次试验,找出了其它许多可能返磷的因素,事先采取了预防措施,就掌握了防止返磷的主动权,终于用次铁炼出了合金钢。
用次铁炼出了优质钢和合金钢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炼一炉钢,得一些经验,认识就加深一步。在认识真理的道路上,永远不能停步,永远没有终点,一定要披荆斩棘,永远向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