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今日吐鲁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0-24
第4版()
专栏:

今日吐鲁番
最近我们来到吐鲁番盆地进行访问。汽车从乌鲁木齐出发,翻越天山峡谷,穿过茫茫戈壁滩,吐鲁番迷人的绿洲景色就展现在我们眼前。层层林带,郁郁葱葱,道道渠水,欢畅奔流。一排排维吾尔式的新房,掩映在林荫和果园之间。著名的吐鲁番白高粱和今年新试种的水稻,一片金黄。果园里的串串葡萄和瓜田里又甜又脆的哈密瓜,散发出诱人的芳香。道路上人来车往,村庄里马嘶羊叫。穿着各色鲜艳服装的维吾尔族男女社员,在劳动之余打起手鼓,弹起“热瓦甫”,载歌载舞,欢唱“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吐鲁番盆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到处朝气蓬勃,气象万千。
“火洲”处处流水声
向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县,是我国地势最低、气温最高的一个盆地。长期以来,这里“滴水贵如油”,缺水问题成了人们生活中巨大的威胁。
解放后,吐鲁番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修复和新建了大批坎儿井,逐步改变着“火洲”的干旱面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又掀起了一个打机井的群众活动。
在这个曾被古代作家描写成为“火焰八百里,四周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地区,能打机井吗?火焰山公社有个高潮大队,当有的同志提出要打机井时,一些人摇头了,说什么:“咱维吾尔族农民挖坎儿井行,打机井没见过。”也有人说:“依靠国家,也许能打出机井来。”这时,共产党员尼牙孜阿不都鲁挺身而出。他响亮地说:“咱们也有两只手,不要国家投资,会挖坎儿井,也能打机井。”他带头参加了队里的打机井战斗小组。
盛夏,火焰山下象蒸笼似的,热气烤人。打机井用的绞盘上的铁管子被烈日晒得烫手。尼牙孜阿不都鲁在井边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愚公移山》,鼓励大家克服困难。
打机井最困难的是下管子,花的劳力多,代价大,管子下得不好,井就要前功尽弃。尼牙孜阿不都鲁想,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既省工省时间,又能保证质量的好办法下管子呢?他通过反复实践,终于改革了这项技术。全县推广了他的方法后,大大加快了打机井进度。几年来,本县和外县经尼牙孜阿不都鲁指导打的机井就有七十多口。
机井的出现,为吐鲁番向大自然索取水源开辟了新的途径。三年多来,全吐鲁番县打出二百四十多口机井,这些机井的出水量相当于全县坎儿井出水量的一半左右。
人进沙退换人间
凡是到过吐鲁番的人,都知道这里是个风沙灾害严重的地方,每年八级以上的大风要刮三、四十次,十级以上的大风也要刮五、六次,向有“风库”之称。老人们说:在旧社会里,“无风满地沙,有风不见家,小风来了填坎井,大风来了埋了家,领着儿娃逃荒,饿死戈壁喂狼鸦。”
解放后,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曾经是风沙的奴隶的吐鲁番各族人民开始成为风沙的主人,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把沙进人退的历史变成人进沙退的现实!
五星公社营造的一条防风固沙林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这个由五条渠道、十排树木组成的林带,犹如一条绿色的长城,屹立在风沙口上。朝它的挡风面望去,只见肥沃的土地上生机勃勃绿意浓,庄稼丰收果瓜香。社员们说,他们营造的这条林带,成功地抗御了十级以上的大风。正是靠着这条“绿色长城”的保护,他们已经把八千多亩沙丘改造成为良田。
变沙进人退为人进沙退,先锋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阿不都力米提是一个打头阵的人。
位于艾丁湖畔的先锋大队,是流沙移动最频繁的地区。从公社化的时候起,这个大队就花了大量劳力,打了不少墙来防风沙。但是,经过几次大风,流沙就填满墙边,越过墙头,淹没了新栽的林带和农田。吃一堑长一智。阿不都力米提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矛盾论》,并同老贫农一起对流沙危害情况作了具体调查分析,找到了一个全面治理风沙的方案,这就是“植树种草,平沙造田”,把治沙同发展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结合起来。
阿不都力米提带领社员到沙丘上安营扎寨,人背车拉,平沙造田。他们不断实践,总结出用水移沙等经验,提高了劳动效率,加快了治沙进度。最后终于把在一千多亩土地上的大小沙丘全部“吃”掉,同时造起了栽有五十多万株树的林带,锁住了风沙,夺回了土地。
先锋大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后,使群众性的防风治沙活动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吐鲁番在变化,吐鲁番在前进,吐鲁番各族人民正在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