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中阿两国人民亲密友谊的一曲颂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1-08
第5版()
专栏:

中阿两国人民亲密友谊的一曲颂歌
北京的十月,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阿尔巴尼亚姑娘爱尔达的有缺损畸形的心脏,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做了修补手术以后,完全恢复了健康,于十月二十五日高兴地出院了。爱尔达和她的妈妈,满载着中国人民对阿尔巴尼亚人民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地同医院负责人、医务人员、服务人员以及爱尔达的小病友们,热情地握手告别。
在这分别的时候,爱尔达健康红润的笑脸,象一朵盛开的友谊之花。她激动地说:亲爱的同志们、兄弟姊妹们,我就要离开你们了。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我的这颗被中国同志医治好的心脏,将永远和伟大的中国人民跳动在一起。
阿尔巴尼亚驻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代表罗博大使向中国同志表示感谢。他说:爱尔达的有病的心脏,经过中国同志的努力,变成了健康的心脏。这颗心脏,凝聚着伟大的中国人民对阿尔巴尼亚人民真挚、崇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感情。爱尔达的血管里,有阿尔巴尼亚人的血,也有中国人的血。爱尔达不但有阿尔巴尼亚的爸爸妈妈、兄弟姊妹,而且有很多中国的爸爸妈妈、兄弟姊妹。我们的爱尔达,将永远同中国人民一起,为反帝反修,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战斗!
(一)
十六岁的爱尔达,是一位阿尔巴尼亚老游击队员的女儿。她从小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跑步、打球或参加其它激烈活动后就心慌气短。她是一个民兵,但是因为心脏有病,许多训练活动都不能参加。她多么希望能象同学们一样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军事训练啊!
为了治好爱尔达的病,爱尔达的父母越过千山万水,把女儿从地拉那送到了北京。
阜外医院的同志们象接待亲人一样接待了爱尔达。他们把替爱尔达治病当成一个光荣的任务,表示要决不辜负阿尔巴尼亚同志的期望和信任,一定把爱尔达的病治好,让她健康地回到反帝反修前线去继续进行战斗。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们认为,爱尔达的心脏病是房间隔缺损。就是说,在爱尔达的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有因为先天发育不全形成的洞。血液不象健康人那样从左心全部流入大动脉内,却通过这个洞分流到右心,造成血液循环紊乱。只要切开心脏,把洞修补好,就可以治好这种病,使爱尔达的血液循环恢复正常。但是,在检查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不常见的情况:爱尔达的肺动脉血氧很高。这说明,除了心房间隔缺损,爱尔达还可能患有其它的心血管畸形。
遇到这种复杂的情况,一般总要做一次左心室造影检查。就是把有机碘显影药注入心脏,把心脏内部的情况拍摄下来。但是,这种检查方法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为了从思想上到技术上、物质上为爱尔达的手术进行充分的准备,阜外医院的医务人员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举办了六次全院会诊学习班。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参加学习班的医务人员都表示要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完全、彻底地为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他们说:我们不能给爱尔达增加痛苦,一定要对爱尔达的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制定出适当的手术方案。他们用辩证的观点对爱尔达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分析,首先肯定了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并且认为这是爱尔达病情当中的主要矛盾;同时认为,也不能忽视爱尔达肺动脉血氧高,合并其他心脏血管畸形的可能性。根据这个判断,他们决定在手术前和手术中做好两手准备:首先准备做房间隔缺损手术,同时在技术上、物质上进行较复杂手术的准备,以便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其他畸形时,能立即进行矫正。
选择什么样的胸部切口,对做好这个手术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初制定的手术方案,决定用纵切口。明确了爱尔达当前疾病的主要矛盾以后,医生又对切口的问题进行了反复推敲。纵切口对做体外循环手术比较方便,但是对不需要体外循环的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并不顺手。而横切口便于做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如手术中发现其他畸形,需要做体外循环时,还可以延长切口。认真研究的结果,大家一致同意改用横切口。
手术方案确定了。但是,政治责任心和对阿尔巴尼亚同志的深厚友情,促使爱尔达的主管医生还在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爱尔达的病案:诊断和手术方案还有没有漏洞呢?
血,是心脏手术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他的视线停留在验血报告单上:爱尔达的血型是“O”型。他忽然想到:欧洲人的血型,除了一般地分A型、B型、AB型、O型四种以外,还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人是RH因子阴性血。爱尔达是不是这一种血型呢?
这个医生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他们立刻请反帝医院专门研究血液的医生来会诊。在反帝医院血液化验室的协助下,大家进一步检验了爱尔达的血,结果证明,爱尔达果然是RH因子阴性血。
在我国内地,属于RH因子阴性血的人只占千分之一二,而RH因子阴性“O”型血就更少了,大约四千个人当中才碰得上一两个。
做一个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一千毫升血就足够了。爱尔达要做体外循环下复杂手术的准备,就得预备三千毫升血。过几天就要做手术了,到那里去找这么多的RH因子阴性“O”型血呢?
让爱尔达回阿尔巴尼亚去做手术吗?不能。爱尔达万里迢迢来到北京治病,这是阿尔巴尼亚同志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怎么也不能让她带着有病的心脏回去。推迟手术,慢慢地找血,那要耽误爱尔达的功课和爱尔达父母的工作,同时也会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
能不能用阳性的“O”型血来代替呢?
如果爱尔达过去没有输过血,这一次手术中是可以输少量的阳性血的。但是,几天以后爱尔达的体内就会产生一种抗体,将来再输血的时候,就会产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危害她的生命安全;即使爱尔达将来不再输血,也会影响爱尔达下一代的生存。
只顾眼前手术成功,不管病人将来的痛苦,这是决不允许的。外科和管血库的同志都说:“我们不仅要保证这次手术成功,而且要想到爱尔达一生的健康,想到爱尔达的下一代。我国是一个七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天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就是海底捞针,我们也要把爱尔达需要的三千毫升血找到。
(二)
一场在北京、天津、上海为爱尔达找血的战斗开始了。
当阜外医院的同志从北京输血总站得到了九个属于RH因子阴性血的志愿献血员名单时,高兴极了。九月二十四日清晨,血库和外科的同志就乘车出发,一个一个去查访。他们先到西北旺,再到顺义县。刚找到两个献血员时,汽油已经耗去了三分之二。第三个献血员住在通县,汽车开到县城,才知道要找的献血员孟献英还在很远的西集公社。他们立即又赶往西集。一了解,不巧得很,孟献英已于二十多天前到北京塑料三厂当工人去了。汽车急忙又向回开,等到开到塑料三厂,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
就这样,他们没有顾上喝一口水,吃一顿饭,一天奔驰五百多里,终于找到了住在郊区的献血员。
接到为阿尔巴尼亚战友找血的任务以后,天津市中心血站党支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把全站动员起来寻找血源。大家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感情,一本本,一页页翻阅着成千上万名献血人员的名册。查到名单,还不知道这些人在不在天津,能不能输血,需要立刻派人去查访。他们查了许多单位,终于找到了九个献血员。
经过严格检验,北京、天津两市共采集了二千毫升RH因子阴性“O”型血。
九月二十八日晚,上海医学化验所接到了阜外医院要求支援血液的长途电话。听说是为阿尔巴尼亚战友输血,血型组、体格检查组、血清组、血库、血液保护组的同志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连夜从几十万名志愿献血员名单中,找出了几十个符合条件的献血员名单。为了选择质量最好、最纯的血,他们为献血员作了严格的体格检查,重新检验了每个人的血型,最后才从这几十个人中选定了五个献血员。三十日上午,一千毫升新鲜的RH因子阴性血采集完毕。这些宝贵的血被储存在专门赶制出来的土冰箱里,立即由专人送到机场。上海医学化验所的同志们从接到长途电话到把血液送到北京,中间只用了四十八小时,比阜外医院要求的时间提前了两天。
北京、上海、天津的志愿献血员们,都把给阿尔巴尼亚战友献血,看成是光荣的国际主义义务。按照规定,每人每次献血不得超过二百毫升,但是,献血员们都要求医务人员多抽一些,保证满足阿尔巴尼亚战友的需要。天津市老工人刘永年听说要给阿尔巴尼亚战友输血,一早就穿着干净衣服赶到市中心血站,争取第一个抽血,谁知别人比他来得更早。有个工厂的干部姜永久接到献血通知的时候,正准备带领工人出去作野营训练,听说要给阿尔巴尼亚战友献血,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到血站。抽完血,正当医务人员给献血员送来鸡蛋、点心的时候,他已经悄悄地离开了血站,回厂去了。不久,他就带领着队伍出发了。
(三)
十月四日,阜外医院麻醉科、外科的同志们一早就到了手术室,对一切准备工作又再一次作了仔细的检查,血库的同志也认真地配好了血液。
爱尔达来到手术室的时候,神态自若,亲切地微笑着同手术室的同志们打招呼。她战胜疾病的顽强意志,给医务人员很大的鼓舞。
在替爱尔达进行麻醉、体表降温和皮肤消毒的时候,医院革委会主任带领大家重温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
“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上午十一时,手术开始了。
打开胸腔以后,医生们迅速切开心包,用手进行心外和心内探查,结果发现爱尔达的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确实有两个洞,一个有小鸡蛋大,一个有拇指盖大,没有发现其它心血管畸形。这证实了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按照房间隔修补手术的方案迅速进行。
在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时候,必须阻断血液循环,暂时不让血液流进心脏。这种阻断不得超过八分钟,否则,病人就会因大脑缺氧,发生脑细胞坏死,带来严重后果。
这真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
这时,手术台上和手术台下,麻醉人员和手术人员,医生和护士,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取最快、最好地把手术做成功。
时针指着十二点五分。手拿秒表的麻醉科主任轻轻喊了一声:“一、二,开始!”
手术台上的四名医生,配合得象一个人一样。他们把中国人民对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热爱倾注在一刀一钳、一针一线上,用迅速而精确的动作,阻断了心脏血液的来路和去路,切开了心脏,吸净了心脏内的存血,又一针一针地把两个洞缝好。
这些工作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以后,立刻开放了阻断,让血液重新流入爱尔达的心脏,爱尔达立即就恢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
这时,秒表的秒针正指着十二点十分五十秒。这就是说,从开始阻断血液循环,到恢复血液循环,一共不到六分钟。
爱尔达安静地躺在手术台上,一千二百毫升新鲜血液,带着北京、上海、天津二千万人民的心意,带着七亿中国人民对阿尔巴尼亚人民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一滴一滴地流进了爱尔达的血管。
从爱尔达来到手术室的时候起,爱尔达的父母亲就守候在手术室外的休息室里。当他们听说爱尔达手术的关键部分已经胜利完成的时候,爱尔达的母亲高兴得一面流泪,一面笑着紧紧地握住了院革委会主任的手。爱尔达的父亲说:我太高兴了,太感谢你们了!
爱尔达的手术顺利完成了。为了保证她及早恢复健康,主管医生和护士在她的病床前守候了两天两夜。医院的炊事员给她做来了可口的饭菜。爱尔达出院时,体重比原来增加了七斤。手术后三天,爱尔达的父亲就离开北京,放心地回到自己的战斗岗位去了。
在爱尔达出院前,医院的同志们为她举行了欢送会。会上,中国同志和阿尔巴尼亚战友一起,用中阿两国语言同声高唱《国际歌》和《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阿尔巴尼亚同志用中国话高呼“毛主席万岁!”“阿中人民友谊万岁!”访问过阿尔巴尼亚的医生,用阿尔巴尼亚语高呼“霍查同志万岁!”“中阿友谊万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这响亮的歌声,久久地在中阿两国战友的心里回荡。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