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旱鸭子”取得海上的自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1-13
第2版()
专栏:

“旱鸭子”取得海上的自由
去年,一批河南的新战士来到了海岛,他们一看这无边无沿的大海,真是又新鲜又神秘。
说也巧,这之中有个叫秦崇德的战士,却偏偏被分配去管码头。小秦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说:“怕不行吧?咱这‘旱鸭子’还管得了码头?”班长笑着说:“嗨,什么事都是干出来的。只要下功夫,‘旱鸭子’也能变成‘水鸭子’。”就这样,小秦学起了管码头。
管码头必须会摇船。码头很小,小岛周围不是浅滩,就是暗礁,大船轻易靠不了岸。出岛进岛,物资、器材经常靠小船来回接运。这在海岛渔民来说,简直象平地拉车一样平常。可对于刚从内地来的小秦来说,那真是个难题。第一次下海,他心里扑扑直跳,在小舢板上站都站不稳,橹怎么也不听使唤。
晚上,海浪哗哗响。小秦反复琢磨着毛主席的教导:“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他心里渐渐亮堂起来,是呀!我在陆地上行动可算比较“自由”了吧,但也不是一下子“自由”起来的。比如走路、干活都是在实践中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逐渐认识“必然”,逐渐向“自由”发展的呀。第二天,他把铁锚抛下去,固定好船位,又练起摇船来。胳膊累得又酸又疼,但他仍然坚持摇。这样,很快就能摇着小船前进了。后来,他又摇着小船在许多船只中间穿来穿去,反复摸索转弯、停靠的规律。
实践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一次,他往大船上运酱油,风大浪猛,刚接近大船,一个浪头打来,把小船推出好远,人和酱油桶都被掀进海里。回来,小秦想:“这大海的脾气可真怪!”但革命战士不能只望洋兴叹!他想起了毛主席这样一段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他心里亮堂了。他想:一片丹心为人民,狂风恶浪何所惧。此后,他专门在大风天下海,一面观察海浪,一面体验摇船。他发现:大风天并不是每个浪都大,一个大浪过去,后边总跟着小浪。大浪来到船头,可以不摇橹,乘机休息一下。大浪到船尾,使劲一摇橹,小船就能顺势而下。这样,既稳当安全,又省力气。摸到了浪的规律,小秦的思想又解放了许多。
在风浪中离岸、摇船、转弯和停靠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一天,无风无浪。小秦以为船靠码头是没有问题了。于是就领着大家把一批物资送到码头,等待装船外运。船来了,小秦挥动手旗要它靠码头。大船上回答:不能靠。小秦接着又打了个靠码头的信号。大船上连打几句:码头水深不够。小秦跑到码头一看:可不,水深只有两米了。只好再搬动物资,转移地点。耽误了时间,大船还有意见。过后小秦想:海水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自己原先观察船是可以靠码头的,可想不到正值退潮,大船来了,当然不能靠码头。自己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运动着的事物,怎能不碰钉子呢?从此,他又开始摸索潮汐的规律。那时,海军某部的海测大队正在这里搞测绘,小秦就向他们请教。他从早到晚仔细观察,又摇着小船用绳子在码头附近摸索,终于掌握了涨潮、落潮的规律以及码头的水深数据。那里有暗礁、那里海底有什么东西,都摸得比较清楚。心里有了数,工作就比较顺利了。
刻苦的实践,认真的思索,使小秦认识了大海的许多奥妙,码头管理越来越好。后来,又发生一件事。一次大风过后海里并没有大浪,可是来船仍靠不上码头。小秦很纳闷:为什么无风无浪的天,船还靠不上来呢?他出神地望着海面,试探着海水运动的情况,又向老渔民请教。原来,大风过后,海水剧烈的运动虽然有所减少,但仍不能很快平静下来,所以形成了涌。从这里,小秦又认识了“风后必有涌”这个规律。他想: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得到更多的自由,还需要更刻苦的实践。从此,他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地继续前进。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