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昆仑山下幸福泉——记新疆民丰县维吾尔族人民凿山引水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1-18
第5版()
专栏:

昆仑山下幸福泉
——记新疆民丰县维吾尔族人民凿山引水的事迹
昆仑山北麓,有一条大渠宛如银河,钻山岭,跨沟壑,越戈壁,川流不息地流进沙漠绿洲。这就是民丰县维吾尔族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凿通十多里隧洞兴修起来的“八·一八”水利工程。这条总长七十多里的大渠,不仅使民丰县原有耕地的灌溉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扩大灌溉面积四万余亩。
解放以来,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民丰人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这里“四面戈壁滩,一年两头旱”,每年九月到来年四月的枯水期,纵贯县境的尼雅河水量减少,流经漫长的戈壁后全部渗入地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冬季人畜用水也很困难。这样,凿山引水就成了当地人民世世代代的愿望。民丰县人民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提出“向昆仑山进军,誓把尼雅河水引下山”的豪迈口号,决心战胜干旱,为社会主义革命作出贡献。但是,民丰人民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受到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的阻挠,说什么“民丰县小劳力少,一切要慢慢来”,压制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凿山引水的愿望没能实现。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维吾尔族社员愤怒地揭露和批判了刘少奇及其代理人阻挠他们凿山引水的罪行,大大激发了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在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伟大领袖毛主席检阅百万文化革命大军的光辉日子里,民丰人民打响了凿山引水的第一炮,决心把尼雅河水引下昆仑山。这一天,全县人民欢欣鼓舞,斗志昂扬,从几十岁的老人到十几岁的孩子,都争着为水利工程献力。共产党员买买提肉孜,劳动抢在先,危险冲在前。后来得了病不能继续留在水利工地,他回到家就把儿子叫到跟前,说:“党和毛主席救了我们全家,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我们可不能忘记过去苦,只顾眼前乐。凿山引水,修建‘八·一八’大渠,是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事。我不能亲手把水引下山,心里很不安。……”儿子没等父亲把话说完,就坚定地表示:一定要继续努力,不引下长流水决不下山。
尼雅河谷的峭壁上地质结构非常复杂,有卵石层,有沙土、碎石和盐碱土凝结在一起的坚硬地层,挖掘隧洞困难重重。动工一开始就碰到了巨型卵石层,有的卵石有半间房子那么大,又圆又滑,三十多斤重的大锤连续猛砸,纹丝不动。社员们围坐在一起学习《愚公移山》,研究征服“拦路虎”的办法。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老贫农巴拉提夏克夏克率领的小分队找出了办法。他们顺着巨石的纹路先用小钢钎凿上几个窝窝,然后把大钢楔子塞进窝窝里,用几个大锤接连狠砸,共砸了六天,硬是靠两膀力气把巨石劈成碎块,铲除了前进的障碍。
今年七月初,一场暴雨之后,洪水顺崖而下,把一段横跨深沟的渠拦腰冲垮,两千多方土石被洪水卷走。为了保证工程的完成,急需大量石头补修。可是附近石头已用完,怎么办?买买提库尔班吐格曼决定爬上悬崖,把山腰间的一堆大石头放下来。有人担心出危险,劝他不要上。他说:“个人安危是小事,集体的利益才是大事,为了把长流水早日引下山,就是流血牺牲也心甘情愿!”说完,他紧紧腰身,默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奋力攀登。快到崖顶时,一块巨石挡住去路,他两手紧紧抠住陡壁,吃力地向上移动。突然,他右脚蹬空,身体下坠,胸前的大石头轰然一声从他两腿中间滑落下去。这时买买提库尔班吐格曼想起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顿时增添了勇气和力量,一把抓住一块山石,用力纵身一跃,蹬上一处平台。他紧张战斗,把几十方大石头放了下来,使冲垮的水渠很快又垒起来。
民丰县维吾尔族人民经过五年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八·一八”工程的第一期工程,胜利通水了。喜讯传到千家万户,人们骑着毛驴,跨着骏马,乘坐汽车,从四面八方涌向渠首工地。昆仑山下一片欢腾,
“亚夏,毛主席!”和“亚夏,共产党!”的欢呼声响彻昆仑山麓,尼雅河畔。 
《新疆日报》记者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