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民勤县水利写新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07
第2版()
专栏:

  民勤县水利写新篇
从腾格里大沙漠的边缘,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开发和利用地下水的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从一九七○年春季开始,全县各社队普遍开展打井抗旱活动,去冬今春形成了高潮。两年来,全县共打各类水井一万五千多眼,井灌面积达到三十八万五千多亩,占全县粮食作物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一。今年,在春夏雨量很少,河水流量大减,水库贮水量大量下降的情况下,全县普遍利用井水浇灌农田,终于战胜了多年不遇的干旱,夺得了粮食丰收。如今,这个长期靠国家供应粮食的县,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而且调出了余粮支援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调查研究 推广群众的创举
民勤的农业生产,过去一直比较落后。这个县的领导班子决心带领群众认真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县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成员都是新来民勤工作的,当一九六九年冬县里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关对民勤的各种看法、说法一齐涌进了他们的脑里:民勤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包围,年降雨量只有一百多毫米,蒸发量却多达二千六百七十毫米。全县仅有一条石羊河。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武威、永昌、民勤三县。民勤居下游。石羊河水流到民勤的年流量,还不到这个县农田灌溉需水量的一半。由于缺水,全县粮食产量长期处于低产状态,正常年景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因此,要改变民勤面貌,就要解决缺水的问题,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能不能解决水的问题,怎样解决水的问题,看法就不一致了。有的认为,民勤反正是地多水少,矛盾无法解决;有的人说:上游两个县地少水多,河水要平摊,要把水从上游争过来;有人主张:“有多少水,种多少地”。
各种各样的意见,引起了县主要领导成员的深思。他们认为,“和上游争水”以及“有多少水,种多少地”的主张都是错误的,但应该怎样正确解决缺水问题呢?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实践论》,毛主席关于调查研究的教导,给他们指明了方向。于是,县革委会主任叶冠宇、副主任金克仁分别下乡了。
在调查中,叶冠宇、金克仁从老农对民勤的介绍中了解到:民勤沙多、土松,地势低,祁连山上融化的雪水渗入了民勤的地下,再加上民勤在古代是个沼泽地,因此这里有丰富的地下水。这个简单的发现,对他们启发很大。那么,民勤人民有没有打井利用地下水的先例呢?他们进一步深入群众作调查。
金克仁来到石羊河的最下游腾格里沙漠前沿的东镇公社东风大队。这个大队的党支部,从一九六五年开始,领导社员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打井浇地,一年就改变了吃供应粮的历史,两年实现了每人二亩水浇地,平均每人有粮一千斤,三年实现十人一个涝池井,使全大队四千二百多亩地全部得到灌溉,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他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象东风大队这样打井解决缺水问题的大队、生产队,还有一批。
他们把调查的结果带到县革委会上讨论。大家一致决定:下决心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打井抗旱。一九七○年一月,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领导班子发动广大干部总结了二十年来办水利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苦战三年,实现全县井灌化的战斗任务。于是,民勤人民同大自然斗争,向地下水进军的战斗打响了。
突破一点 指导全面
毛主席教导说:“任何领导人员,凡不从下级个别单位的个别人员、个别事件取得具体经验者,必不能向一切单位作普遍的指导。”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民勤县领导班子在领导打井工作中,采取了突破一点,取得经验,推动全县的工作方法。
红沙梁公社的孙指挥大队一九六五年打过井,但是那批井,用着用着就没水了,因此,这个大队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引用地下水,打井抗旱失去了信心。县领导班子认为,解决了这个大队的打井问题,对全县都有指导意义,因此,就派干部到这个大队来蹲点。
去年春天,到这个大队蹲点的干部,对这个大队过去打井的情况作了详细调查。原来,民勤的地下水,是在地下漫流的祁连山雪水,这个大队一九六五年打井时,用了水泥圈作井壁,这样,水泥圈就把地下水堵在了井外,以致造成井水不足,或者井内无水。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大队领导班子中有些同志存在着“有雨就收,无雨就丢”的思想,缺乏打井抗旱夺取丰收的雄心壮志,因此,对当时井不出水的原因,不做调查,不总结经验教训,加以改进,就认为打井的办法不行,结果打井的活动就停止了。针对这种情况,在这个大队蹲点的干部,首先狠抓大队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大队领导干部觉悟提高了,就带领社员重新打井。他们经过反复实践,改进了水泥圈的制作方法,提高了水泥圈的渗透能力,结果水井打成以后日夜不停地抽水灌地,水量仍然很足。这样一来,各生产队都要求打井,全大队去年一年共打机井六眼,土井三百四十眼,井灌面积一下子达到了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二,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长。
孙指挥大队从狠抓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入手开展打井工作的经验和当年打井当年农业生产翻身的事实,使全县各公社的领导班子受到了很大教育,他们都深入到各队狠抓基层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认真调查研究,依靠群众解决各种矛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打井运动的深入发展。
自力更生 多快好省
在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过程中,民勤县领导班子从一些社队的实践中认识到:是单纯依赖国家,还是坚持自力更生,是只靠少数专业人员冷冷清清地打井,还是大搞群众运动,这是关系到能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水利事业的大问题。大滩公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个公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就想打井,但是却想依赖国家打井,而且单纯靠机井,丢土井。结果,一九七○年五月中旬,到了抗旱紧张阶段,这个公社井灌面积还是很少。县领导班子成员发现这一问题后,就及时帮助这个公社的领导班子端正思想,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地掀起打井抗旱的热潮。从去年以来,这个公社一面自筹资金大打机井,一面大挖当年受益的土井,一时吊杆林立,水车不停,机器隆隆,井灌面积迅速扩大,近两年就打机井六十多眼,镶井、土井、涝池井一千四百多眼,全社耕地面积基本上实现了井灌化。
大滩公社的变化对县的领导成员教育很大。他们积极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打井工作。
县领导班子在解决打井工具和提水机具的问题上,也贯彻了“自力更生”的方针。在县领导班子的发动下,一个自办、自造、自修打井工具和提水机具的热潮在全县迅速形成。县农机修造厂的工人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今年以来很快地制造出了三百七十多台水泵、一批一五○型丰收号打井机和一万六千多件提水机械的配件。县水电局、电厂等单位成立了农机修配厂或修理组,今年以来,为社队修配了提水机械和农机具四千多台(件)。去年以来各生产队自筹资金购买了不少提水设备,使新打成的水井及时地发挥了作用。
在“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民勤县的广大干部、群众经过两年的努力,共打机井一千七百多眼,相当于一九七○年前五年累计数的十倍;打镶井、涝池井二千五百多眼,比一九七○年前五年的总数还多一千多眼;另外还开挖了土井一万一千多眼。通过打井引用地下水,保证了全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