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这个收购点该不该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12
第3版()
专栏:

这个收购点该不该建
齐齐哈尔市扎龙地区有苇塘面积一万五千多垧。过去,由于受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这里芦苇资源无人管理,每当芦苇成熟季节,大批苇子无人收购,资本主义势力乘虚而入。一九六九年仅向国家交售几十吨芦苇。贫下中农气愤地说:“上边不管,下边不抓,国家受损失,资源遭祸殃。”
在斗、批、改运动中,广大贫下中农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他们强烈要求商业部门在扎龙地区设立芦苇收购点。这件事反映到齐齐哈尔市草苇站,站里就该不该建点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过去在扎龙设点做了赔钱买卖。”也有的说:
“人少,干不了。”大部分同志不同意这些意见,他们认为在扎龙地区设立芦苇收购点,有利于发展芦苇生产,支援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商业工作的方向。但他们的意见一时也没有说服别人,以致建点的工作迟迟开展不起来。
后来,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的教导,明确了方向。接着,开展了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材料。遵照毛主席关于“必须反对片面地着重财政和商业、忽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错误观点”的教导,他们把问题提到了路线斗争的高度,使大家认识到,过去在扎龙设立收购点作了赔本买卖,主要是只抓收购,不抓生产,受了“利润挂帅”的害。至于人少的问题,经过安排,还是可以抽出一部分同志的。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一致同意建点。
扎龙地区设立收购部,立即收到了效果,做到了苇塘有人管,生产有人抓,发展了芦苇生产,并防止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侵袭。一九七一年度国家在这里收购了九千多吨芦苇,支援了国家建设,壮大了集体经济,收购单位不但没有亏损,而且还有所盈余。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