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塞外赛江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15
第3版()
专栏:

塞外赛江南
在祖国北部边疆,辽阔的内蒙古农村牧区,有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土默特右旗河子大队。
这个大队座落在阴山脚下。解放前,曾受日寇“三光”政策的洗劫,全村变成一片废墟。解放后,逃难在外的人才陆续回来。当时,全村只有六座茅屋,几头牲畜,土地是:“鹅卵石厚得没有底,地表土薄得稳不住犁。”最好年景亩产也不过百十斤。在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贫下中农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河子“人穷、地瘦、产量低”的落后面貌。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干部和贫下中农决心向大寨贫下中农学习,走大寨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塞外的严冬,北风呼啸,冰天雪地。河子村的干部和社员一个个担起扁担,来到了村子四周的地头。他们要把那满地的鹅卵石一担担地担出去,再把附近山洪冲积的泥沙,一担担地担进来,在原来满是石头的土地上,造出了大片的新田。党支部书记王官厚和其他成员在改天换地的战斗中,处处走在前,干在前。他们带领广大群众从一九六五年以来,每年冬春坚持担沙垫地,从未间断。每个干部、社员每天平均要担一万多斤沙石,走三十多里路。扁担压断一根又一根,箩筐破了一个又一个。只有一百五十个劳动力的一个生产大队,把六百多亩石头地平均垫活土层一尺多深。贫下中农豪迈地说:“立下愚公移山志,薄地也能变良田!”
土层加厚了,水利还得跟上去。经过贫下中农充分酝酿,党支部决定在水源比较充足、地势比较高的村东北,打一眼能浇灌全大队百分之六十以上土地的大井。人心齐,泰山移。打井队员们在党支部委员王福祥的带领下,终于在五丈三尺深的地方,打出了水。河子大队有了水,粮食产量不断上升,从一九六六年起,连续四年超《纲要》,去年又过了“黄河”。
河子大队的干部和群众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去年苦干一冬春,把一百零三块零散地修建成四十二块方方正正的“大寨田”。还担沙垫地五百亩,新开三条水渠。今年粮食亩产达到了八百二十五斤,成为内蒙古第一个跨过“长江”的大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