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一季蚕变成双季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18
第4版()
专栏:

一季蚕变成双季蚕
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某团三十一连党支部
我们连是个饲养鹿、蚕、蜂的综合连队。过去,黑龙江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柞蚕一直是一年只养一季。去年,我们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正确认识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发挥人的因素,实现了一年养两季蚕,春蚕收获九十万个,秋蚕收获二十万个,比一九六九年多收七十万个,打破了这里一年只能养一季蚕的老规矩。今年,我们在春旱、秋涝、气温低、虫害多的情况下,仍然成功地放养了两季蚕。
去年,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发表以后,我们受到很大鼓舞,决心用实际行动落实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号召。那阵子,大家都在琢磨:怎样才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有的同志提出,南方养柞蚕都是一年两季,我们为什么不能养两季?有的同志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没有根据。我们这里的气温低,无霜期只有一百二十七天,而养一季蚕就得六十八天,两季合起来就需要一百三十六天,整整差九天,秋蚕后期遇到下霜就会冻死。一季变两季,确实是一项重大增产措施,但是,九天时间从那里来?我们决定让群众一起讨论。
一种意见认为,这几天时间争不到。因为柞树的生长与气候关系很大,春天不到,东风不吹,没有充足的阳光,没有适当的温度,地不开化,树不发芽,蚕就不能上山。我们的愿望虽好,但不能脱离客观实际。
多数同志认为,这种意见反映了气候和养蚕之间的联系,但是它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毛主席教导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柞树在春天发芽,是因为春天给了它适当的温度。所以,只要给柞树以适当的温度,它就会提前发芽。
为了催树早发芽,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让树保持和得到一定的温暖;二是要提高地温,增强树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能力,加速新陈代谢。那么,柞树从那里得到适当的温度呢?我们能不能改造自然呢?大家举了很多例子说明,我们现在虽然还不能从整体上,在所有的问题和所有时间里都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但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却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局部上(一片柞树),在某个问题上(适当调节温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春天将到未到的时候)实现。有的同志说:“人穿衣服能保暖,如果让柞树穿上‘衣服’不是也一样保暖吗?”大家觉得有道理。让柞树穿什么样的“衣服”呢?我们根据柞树需要光照、透气的情况,利用装化肥的塑料口袋和晒场用剩的透明塑料布做了许多大口袋。早晚气温低,就用口袋把树一棵棵罩起来。中午温度升高了,就取下塑料袋让树透气。这样白天能保证让树得到阳光,早晚又能保持适当的温度。有的同志曾担心用塑料布太多,成本会增加。大家算了一笔账:幼蚕上山时,并不需要放到大片树上,只需把一小片树罩起来就行,这些成本和增加一季蚕比较起来是很小的。同时,为了提高地温,让树吸收水分,促使内因变化,我们又用三十度的温水往树的周围浇灌,催地早化。大家在山坡上架起锅灶,拣来柴草,从山下挑来溪水,烧成温水,一棵一棵地浇。在全连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柞树终于提前五、六天长出了葱绿喜人的嫩芽,春蚕提前上山了。大家望着树叶上一片片蠕动的幼蚕,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哲学思想的威力。
春蚕早收以后,能不能继续抢时间,就成了主要矛盾。如果这个环节不抓紧,秋蚕放养仍有失败的危险。为了确保秋蚕生长,我们立即挂茧制种。按老经验,秋天一直是自然温暖茧、催青。为了早出蛾,早出蚕,我们把室温昼夜控制在二十七度左右。不料,一天晚上催青却出现了“伤热”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又一次学习了《实践论》。毛主席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联系催青情况,连长问大家:“以前蚕在山里自生自长,秋天室外高温有时达二十七度左右,而蚕催青后倒不‘伤热’,为什么现在室内温度还不到二十七度就会造成‘伤热’呢?”大家认真地分析了室内外的差异,发现室外虽然温度高,但通风条件好,所以不会“伤热”。而我们在加温时一下子把温度提得很高,蚕卵突然受热,加上受老规矩的束缚(晚上为避风,防寒,防露水,门窗不开,使湿度突然增大),一闷热,蚕儿不适应环境变化,就造成“伤热”。问题找到以后,就改进通风措施,根据蚕卵变化,逐步加温,结果提前五天孵出小蚕,八月一日秋蚕上了山。
我们又进一步精心管理,除虫驱鸟,勤剪勤移,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掌握柞蚕生长规律,终于在下霜以前,全部秋蚕都收了回来。今年,我们又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两季蚕的管理制度,战胜了虫、涝、旱等灾害,夺得了较好的收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