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在三大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记回乡知识青年、山西武乡县大有公社党委书记王月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21
第2版()
专栏:

在三大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
——记回乡知识青年、山西武乡县大有公社党委书记王月书
在山西省武乡县大有公社,有一位受群众称赞的青年干部,他就是大有公社党委书记、回乡知识青年王月书。
王月书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的教导,回乡多年来,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老老实实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认真改造世界观,得到迅速成长。
一九六二年的秋天,王月书高中毕业后,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从北京回到自己家乡武乡县峪口大队安家落户。他刚刚踏上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就经受了一场深刻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当时,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鼓吹的“三自一包”妖风,刮到了峪口大队。一小撮阶级敌人趁机兴风作浪,妄图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闹土地、牲畜、树木“下放”。刚刚回乡的王月书对这场阶级斗争很不理解。他看到峪口大队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阶级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斗争中,贫下中农对王月书进行了阶级教育。共产党员赵全忠给王月书讲峪口大队阶级斗争史和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赵大爷说:“阶级敌人要‘下放’土地,就是要拆散集体,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我们就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我们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
王月书想着老贫农的话,联系村里发生的问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等著作。毛主席的教导,使他明白了这是一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他和贫下中农站在一起,顶逆风,战恶浪,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和社员们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关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教导,同一小撮阶级敌人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就这样,王月书和峪口大队的贫下中农一道,打退了资本主义势力的进攻,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经过这场斗争,王月书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他和贫下中农的心贴得更紧了。王月书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成长很快,被选为大队干部,一九六五年七月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峪口是个“天旱苗不长,下雨全漂光,保种不保收”的地方,粮食产量很低,长期吃国家供应粮。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王月书和贫下中农一起,决心以大寨为榜样,治山治水,改变峪口大队的落后面貌,为革命多作贡献。于是,他们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山治水的战斗。
一九六七年春天,王月书和贫下中农一起,对全大队的自然面貌作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建设峪口的规划。他们先从筑坝拦河修滩造地开始。要筑坝拦河,就要开山劈石。但是,队里却没有石匠,怎么办?是请石匠还是自己动手?王月书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自己买了工具,学起石匠来。队里有些青年和社员也都跟着干起来。开山没炸药,他们就自己制造土炸药;筑坝没工具,他们就自己造;没有技术,就刻苦钻研学习。就这样,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开出了上万块石头。接着,王月书又和社员们一起踏着冰河运石头。有一次,王月书连人带石头掉进冰窟窿里,冻得他直打颤,但他不管自己,坚持踏冰趟水把石头背到对岸。王月书和社员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团结战斗,终于把开采出来的石头运到了冰河对岸,为筑拦河坝作好了准备。他们顶风雪,冒严寒,奋战五十天,提前一个月筑起了拦河坝,在旱坡上修成了一百多亩水浇地。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王月书带头组织了一个科学实验小组,和老贫农相结合,在山地上试种玉米。有人说:咱们峪口山高土薄只能种山药蛋、莜麦。但他们坚持试验,第一年玉米亩产五百三十三斤,第二年全面推广,提高了峪口大队的粮食产量。今年一月,王月书又和贫下中农一起商量,提出在峪口试种水稻。当时,有些人听了又摇头说:“在峪口山地里能种玉米就不错了,又想种水稻?真是枕着扁担睡觉‘想的宽’。”
王月书以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发扬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带领五名青年社员开始试种水稻。他们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科学实验,在老贫农吴书珍的帮助下,修边垒堰,把两亩坏地修成了畦田。经过他们的精心培育和管理,两亩试验田收了一千七百斤稻谷,平均亩产八百五十斤。
由于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和实行科学种田,几年来峪口大队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一九六七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达到《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七○年跨过“黄河”,今年又上升到六百一十斤。从一九六三年以来,这个大队年年超额完成国家征购任务,为革命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一九六九年,王月书被选为峪口大队党支部书记。今年二月,他又担任了大有公社党委书记。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使王月书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他更加谦虚谨慎,随时严格要求自己。他刻苦地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的书。同时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从一九六五年到今年,他当干部七年来除了办公和外出开会,平均每年都劳动二百八十天以上。今年六月的一天,县里通知王月书去开会,开会那天早晨,他还扛着锄和社员一起锄玉茭。等长途汽车开到地边时,他才放下锄头跳上车,赶到县里去开会。从县里开会回到公社,传达完会议精神已是深夜,他又想起峪口大队贫下中农还在南崖山顶连夜赶挖蓄水池。他马上赶回峪口,不进家,不睡觉,一口气登上南崖山,和贫下中农一起战斗,同时向大家传达会议精神。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