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不寻常的药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21
第2版()
专栏:

不寻常的药店
前些时候,长春市南街药店东方红门市部,接到一张表扬他们的大字报,上面写道:“我是贫农出身的家庭妇女,去药店买药时旧病复发,在生命危险时刻,幸亏药店全体同志积极抢救,使我转危为安。药店同志还亲自把我护送到家。你们这种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结果。”
事情原来是这样:一天,东三道街居民段凤霞到药店隔壁的百货公司买东西,突然感到头晕,急忙来到药店买药,一进门便昏倒在地。幸亏营业员张尚志懂点针灸技术,立即给她扎针,进行抢救。段凤霞很快清醒过来。
这件事引起了门市部负责人姜淑芬的深思,她想,那天如果不是懂点针灸技术的张尚志在柜台上,别人就会束手无策了。我们经营着药品,如果再学会一点医疗技术,既卖药又看病,为人民服务的本事不就更大了吗?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了,大家都支持。从此,他们开展了学医活动,刻苦地学习针灸、注射、量血压、试体温、诊病和开处方等医疗知识和技术。营业时间忙,他们就在业余时间练习。为了使同志们学会注射和针灸技术,姜淑芬和张尚志带头让大家在自己身上练习。现在已有八名职工学会了打针和针灸技术。
来药店看病打针的人渐渐地多起来了,药店工作比较忙,这时有的人对开展学医活动发生了动摇。姜淑芬针对这种思想苗头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教导,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能只是热心一阵子,而是要坚持一辈子。从此,他们不仅给找上门的群众看病,还身背药箱深入街道,走街串户给军烈属和贫下中农送医送药到炕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