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 我国造纸工业战线提前完成国家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22
第1版()
专栏:

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
我国造纸工业战线提前完成国家计划
据新华社讯 我国造纸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提前完成了全年国家计划。今年不仅各种机制纸及纸版的产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而且增加了许多新品种,产品质量也普遍提高。
今年以来,各地造纸工业战线的干部和群众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提高了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在发展今年的造纸工业中,首先注意发展原材料生产,不搞“无米之炊”。他们认为,在对待原料问题上,是“等米下锅”,还是“找米下锅”,这是两条路线斗争的一种表现。他们批判了那种认为工业部门搞原料是“不务正业”的错误观点,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在商业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千方百计地扩大原料来源,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上海、天津、北京、山东、广东、浙江等许多省、市的造纸企业,按照供应渠道,深入农村,配合商业部门积极做好草类原料的收购工作,同时利用城市“四废”(废纸、废棉、废布、废木材),制造纸浆,增加了原料资源。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天津等地的造纸工业部门还因地制宜地、有计划地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造纸芦苇基地。山东、浙江等省造纸企业,实行划区定点,厂县挂钩,发动群众利用盐碱洼地和江、塘、水库堤岸种植田菁、芦竹等造纸原料,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许多造纸企业还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制造纸浆,提高纸浆的自给水平。现在,上海、天津等地造纸企业纸浆的自给率已分别达到百分之五十到七十。
今年各地造纸企业在发展生产中,注意充分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挖掘现有企业的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使造纸工业的生产能力迅速增长。上海市造纸行业采取“充分利用,合理调整,填平补齐,逐步改造”的方针,有计划地对老厂进行技术改造,几年来,经过大修和设备更新,生产能力分别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到五十。辽宁营口造纸厂是一个三十年代的老厂,他们坚持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不断挖掘企业潜力,先后建设了十四项工程,实现了四百六十九项技术革新,使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出了国家急需的电容器纸等多种产品。北京造纸一厂通过平衡设备能力,挖掘企业潜力,提高装锅量,缩短蒸煮时间,使纸浆产量增加一倍多,单位耗碱量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三。
许多造纸企业在挖掘现有企业潜力的过程中,还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综合利用,大打“碱回收”之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去年以来,许多中小型企业深入发动群众,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方针,建成了一些碱回收工程。江苏东台造纸厂奋战七十天,只用了十二吨钢材、十二万元投资,就建成了一项碱回收工程。这项工程交付使用后,造纸用碱有一半实现了自给。在原来就有碱回收设备的大型企业中,经过不断挖掘设备潜力,也提高了碱回收率。有的造纸企业开展综合利用后,还从造纸废液中提取了胡敏酸铵等多种产品,支援了农业生产。
今年以来,许多造纸企业党委加强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依靠群众认真搞好企业管理。他们带领群众批判了“制度万能”和“制度无用”等错误观点,划清了修正主义的“管、卡、压”与社会主义企业必要的规章制度的界限,以大庆工人“三老”、“四严”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为榜样,建立健全了质量检验、设备维护和安全生产等各项管理制度,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上海市造纸企业,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从原料到半成品、成品,都规定了质量标准,并建立了“三结合”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进行质量检验工作,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今年全市按计划生产的九十个品种的产品,质量都有所提高,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品种,质量达到和超过了历史先进水平。吉林石岘造纸厂在加强企业管理以后,产品质量提高,原材料消耗也大幅度下降,仅今年一至九月份,就为国家节约原木一万五千立方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