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扎根牧区志不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23
第3版()
专栏:

扎根牧区志不移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金河公社金星大队知识青年放牧小组
我们踏上西乌珠穆沁大草原,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的革命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确很有必要,的确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请 战
当我们在牧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开始熟悉牧业生产,渐渐适应草原生活的时候,我们就向大队提出放羊的要求。听说我们要放羊,队里有些人就说开了:“女孩子放羊可够呛,到时候哭都来不及!”“放羊没技术可不行,你们干得了吗?”
广大贫下中牧积极支持我们。他们热情地跑来鼓励说:“怕什么,谁是天生就会放羊的?不学不干永远会不了。只要用心,一定能放好!”这些话说得多好啊!它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鼓舞了我们为革命放好羊的信心。亲人解放军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鼓励我们用实际行动破除重男轻女的封建残余思想,清除“技术第一”的修正主义路线余毒。大队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决定把一群羊交给我们。
在这次“请战”过程中,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教育,提高了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求 教
我们接过羊群,刚放二十来天,就出了十五只瘸羊,有的还得了羊蹄生蛆等毛病。由于没有经验,我们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这时候,风言风语又出来了:够呛吧?放羊,就是得有技术!
我们不怕泼冷水,我们决心把放羊技术学到手。大家分头访问了队里有经验的贫下中牧,访问了外队的放牧员和附近“五·七”干校的学员。只要碰见内行人,就虚心向他们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不象开始那样摸不到头绪了。
在向贫下中牧求教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了他们坚定的阶级立场和劳动人民的纯朴的思想感情。
贫下中牧见到我们,总是关心地问寒问暖。当我们流露出一点怕艰苦的情绪时,他们就忆苦思甜,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他们讲在旧社会给牧主放羊,吃的不如牧主的狗食,数九寒天还穿露脚趾头的破蒙古靴,牧主稍不如意,就连骂带打……。他们对旧社会的控诉,对新社会的歌颂,激励我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地为集体做好放牧工作。
贫下中牧鲜明的阶级立场,时刻在教育着我们。今年接羔时,一个未改造好的牧主婆不顾集体羊的死活,拚命挤羊奶,还叫嚷什么:“不挤奶,没有奶豆腐,真够呛。”我们听了,只觉得这家伙自私。一个贫牧社员站出来,义正词严地指出,在去年她也这样拚命从集体的羊身上挤奶,做出的奶酒自己都卖了。这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脚,这是阶级敌人在向我们进攻。后来,在贫下中牧带领下,大家对这个牧主婆进行了批斗。这件事,进一步擦亮了我们的眼睛,提高了我们的革命警惕性。
创 新
“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遵照毛主席这一教导,我们在向内行人学习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些创新的活动。
我们在访问过程中,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意见:“你放的这群羊,原来有什么习惯,你就得照这习惯去放,不然羊就会变瘦。”我们从实践中感到,情况并不尽然。例如,我们的这群羊原来有个习惯,每天太阳没露脸,很早就出去吃草。经我们观察,这并不好,反而是出现瘸羊和羊蹄生蛆的重要原因。于是,我们就打破旧习惯,另立新规矩:每天等太阳升起,露水干了的时候,才赶羊出牧。地干草软,羊吃得好,膘长得快,而且显著地减少了病羊。
经过学习和总结,我们逐步认识了一些放牧的规律,把羊养得个个圆滚滚的,受到了人们的夸奖。我们决心扎根牧区,为革命放一辈子羊,向贫下中牧学习一辈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