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跨山越水架银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23
第3版()
专栏:

跨山越水架银线
在黑龙江畔五星山的密林深处,活跃着一支由九名知识青年组成的架线小分队。几年来,为了让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传遍边疆,他们怀揣毛主席著作,身背架线板,顶烈日,淋暴雨,过激流,爬峭壁,架设和维修线路三百多公里。现在,这里条条银线通向北京城,桩桩喜讯传到边疆来。
一天,小分队正在架设青龙河上的线路。青龙河宽二百多米,大雪覆盖,坚冰如铁,银线要飞跨而过,接通两岸的线路。在十五米高的电杆顶端作业,寒风凛冽,大衣不能穿,手套不能戴,这样长的距离,这样冷的天气,青年们还是头一回碰到。风雪中,他们打开毛主席著作,齐声朗诵:“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大家斗志昂扬,坚定地表示,一定要拿下这飞线难关!
张汝安争先爬上杆顶。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下作业,每人在杆顶只能坚持五分钟,可是小张却干了十分钟。他手冻麻木了,就呵一口热气,使劲搓两下。他脚冻得象刀割似的疼痛,就狠狠地往线杆上搕。底下的战友纷纷呼喊:“小张,下来暖和暖和,我们干一会儿!”
“不要紧,还能坚持!”小张半身悬空,一边响亮地回答,一边迅速地用紧线器拉平电线。他想,早一分钟接通线路,就能早一分钟传达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战斗号令。不一会儿,小张的耳朵上冻起了一个大水泡。底下的战友齐声喊道:“快下来,我们来干!”
“为使银线早日通,那怕天寒和地冻!”小张斩钉截铁地这样回答。可是,由于线条太长,拉力过大,线越接近拉平,就越费劲,小张的紧线器“嘎嘎”直响,线条还是弧形的。这时,底下的八个战友齐声给他鼓劲,帮助他用力拽线条。“一——二,拉!”“一——二,拉!”大家拉一下,小张就紧一次。随着短促的号子声,线条一点一点往上升,最后终于拉平了。银线飞过青龙河,把边疆的山山水水和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紧紧联在了一起。
架线工作很艰苦,但小分队的同志们说:“为革命吃苦心里甜。”一天中午,他们奉命去执行紧急任务,要在下午二点半以前翻越六座山峰,架完二十多里线路。任务紧迫,刻不容缓,战士们背上器材,向山顶出发。第一座山,是六十度的陡坡,山上尽是碎石,往上蹬一步,有时要往下滑两步。黄罗成和王卫建走在最前面,荆棘挂破了他们的衣服,脸上划出一道道血口子,他们毫不在乎。他们钻密林,攀峭壁,接连翻过五个山头,竖电杆,架线路,干得热火朝天。最后一个山峰又险又陡,他们两条腿又累又沉,这时每向上攀登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他们口干舌燥,嗓子干得象要冒烟,就一边爬山,一边劈开桦树,汲取树干里的汁液湿润嗓子。黄罗成不停地转身拉身后的战友,他鼓励大伙:“坚持就是胜利,往前冲啊!”大家互相搀扶,登上山顶,架完最后一米线时,时间还不到下午两点,任务胜利完成了。
一天晚上,电话中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了!喜讯通过他们架设的银线,穿过深山密林,传到边疆的四面八方,传到人们的心坎里。知识青年们站在山顶上,仰望北斗星,心情分外激动。他们满怀胜利的喜悦,写下了这样的誓言:毛主席挥手指前程,乐在天涯炼红心,跨山越水架银线,架到全球一片红!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