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制伏“毒老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24
第3版()
专栏:

制伏“毒老虎”
抚顺石油三厂在生产过程中,排出一种含有硫化氢的废气,被称为“毒老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广大工人对旧工艺设备进行了改革,采取了相应的防毒安全措施,初步改变了废气熏人现象。但是,当时由于受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对废气采取了排上天空,入水流失的消极处理办法,虽然对工厂的危害小了,对附近居民和农田的危害却大了。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厂革委会带领广大职工狠批刘少奇一伙只顾利润不顾人民身体健康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反复学习《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和毛主席有关综合利用的指示,工人们决心把对“三废”的消极处理变为积极利用。
在厂革委会的领导下,硫化氢回收小组的工人、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实行科研、试制与生产相结合,投入了回收硫化氢的战斗。在半年的时间里,经过近百次的试验,逐步解决了废气中硫化氢含量过高的问题,成功地用活性炭吸附法从废气中回收了硫化氢,生产出硫磺,降伏了硫化氢这只“毒老虎”,净化了空气,为人民除了大害。
制伏“毒老虎”的事实,进一步鼓舞了工人们大搞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二车间的工人把每天放空量达十多万立方米的二氧化碳废气,回收生产出干冰,解决了二十四个兄弟单位的生产急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