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扎根边疆为人民 千里草原干革命——记天津医务人员在内蒙古草原安家落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12-28
第4版()
专栏:

扎根边疆为人民 千里草原干革命
——记天津医务人员在内蒙古草原安家落户
一九七○年八月,天津市的二百多名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来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安家落户。一年多来,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顶风雪,战严寒,为贫下中农(牧)送医送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
团结战斗摘腺瘤
兴和县银子河大队贫农社员石玉莲从小患甲状腺瘤,过去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长期得不到治疗,结果瘤子越长越大,象个小口袋似的挂在胸前,说话吃力,呼吸困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她多么渴望有一天摘掉瘤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啊!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天津市的医务人员来到了兴和县安家落户的当天,石玉莲的爱人张生旺用小车把她送到医院。医院决定收下石玉莲,为她摘掉瘤子。天津来的七名医务人员,家没有安置好,有的行李还没有打开,不顾长途旅行的疲劳,就和医院的同志一道投入了战斗。
经过反复检查,他们发现肿瘤底部很宽,毗邻都是些重要的神经、血管,因病期长,静脉血管长得特别粗。无论当地医务人员还是天津来的医务人员,都没有做过这样的手术,有的甚至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甲状腺瘤。加上医院的设备较差,要摘除这样的腺瘤,确实有很多的困难。但是,他们看到广大贫下中农对他们的信任,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充满信心地投入了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在医院党支部的领导下,他们先后进行了十四次仔细研究,设想了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困难问题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最后选择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
一九七一年三月十四日,天津市下放医务人员和医院同志开始进行摘除腺瘤的手术。手术开始后不到两小时,患者血压突然下降,脉搏也摸不清。在这紧要时刻,全体医务人员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认真分析,细心研究,加快输血速度,增大输血量,使血压很快回升,排除了险情。
医务人员紧密配合,经过六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一个二十九年压在石玉莲颈上的十二斤重的甲状腺瘤终于成功地摘除了。手术后,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石玉莲很快恢复了健康,重新返回抓革命、促生产的战斗岗位。
“洋大夫”变成了“地老大”
一九七○年冬季的一天,天津下放医生何忠到红旗庙大队给几个牧民看病,时间很晚了,大家留他住一宿。一个老牧工热情地把自己的被褥让出来,安排他睡在热炕上。他心里很感激老牧工的热情招待,但又嫌老牧工的被褥脏,就穿着衣服睡下了。躺下后,他思想斗争很激烈,翻来复去睡不着。第二天一早起来,他翻开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他深深认识到不是牧民的被褥脏,而是自己头脑中的资产阶级思想脏。从此,他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与贫下中牧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虚心接受贫下中牧的再教育。短短一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公社六个大队的每个居民点,晒黑了皮肤,丢掉了知识分子的架子。群众称赞他由“洋大夫”变成了“地老大”(当地人的意思)。
一个北风怒吼,大雪纷飞的傍晚,何忠正在古板胡同出诊,听说大马囫囵生产队贫农社员刘海大爷躺在床上不能行动,病情很重。他就冒着大风雪,深夜赶到了大马囫囵。一进门,水没来得及喝,手没来得及暖,放下药箱就检查治疗。这一夜,他给刘海大爷烧火、喂药、针灸、按摩、倒尿盆,没有合一下眼,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刘海大爷的病情有了好转才返回医院。
从此以后,他总是把刘海大爷的病挂在心上,风雪无阻,每隔一天就走四十多里路去给刘海大爷针灸一次。经过他一个多月的治疗和护理,刘海大爷的腰板直起来了,瘫痪了十几年的腿能行动了,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
采药制药为群众
一天,店子地区医院的医务人员,在为抢救一个阶级兄弟进行手术准备工作的时候,发现给患者输送的盐水输液不够了,大家焦急万分,幸好供销社还存放着几瓶,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这件事,引起了天津下放医生杨彦同志的深思。她想:要改变牧区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光靠伸手向国家要医要药是不行的,必须自己动手采药制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她的想法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决定她和李克宁等同志筹办一个土药厂。
为了早日把贫下中农急需的药品试制出来,杨彦认真负责地工作。今年春节,她爱人到医院看她,她一天也没有休息。在她爱人的帮助下,经过几天的努力,制出了第一批盐水输液。为了检验药液的质量,她第一个把药液注进了自己的血管。因为药液反应,引起了全身发寒又发烧。第一次试验失败了,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直到试制成功。
李克宁本来身体就不大好。今年九月间,药厂要试制黄连素,需要一种叫三棵针的草药。他深入群众了解,这种药在距店子四十多里、海拔二千多米高的荒石崖山上才有。当地群众曾流传着:“荒石崖,荒石崖,离天只有一尺八。”但是,他为了贫下中农的健康,决心要把这种药采回来。于是,他带领五名赤脚医生,向荒石崖出发了。他们爬山越沟,涉水穿林,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绕了整整半天,累得口渴舌干,才走到了荒石崖的山脚下。抬头一看,荒石崖的山峰高入云中,石崖笔直,连一条上山的道路都没有。他们没有被这个困难吓倒,用手抠石缝,顺着峭壁一点一点往上攀登,终于登上了荒石崖,采到了三棵针。
现在,他们这个小药厂,已经试制出了氯化钠、葡萄糖、林格、注射用水、狼毒膏、通便条等三十多种药液和丸、散、膏、丹,采集中草药七百多斤。制出的药品用于临床,效果良好,医疗费用降低一半多,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赞扬。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