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大中学生暑期学习团工作总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9-28
第5版()
专栏:

  北京市大中学生暑期学习团工作总结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北京市筹委会
(一)方针问题:暑期中我们与北京学联共同举办“大中学生暑期学习团”(以下简称“学习团”),目的是利用暑假改造与提高学生思想,提高与培养青年团的干部。并确定了以下两项方针:
一、不单独调集团员训练,招收非团员同学参加。因为这样可以密切团与群众的关系,加强团员的群众观点教育,在继续克服团内残留的地下思想即进行公开建团的思想教育上有很大好处。
二、教学方针上,不孤立进行团课的教育,而是根据群众及团员思想情况,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确立与巩固团员的革命人生观,然后再进行团的理论与工作教育。
因此,学习团实质上具有暑期团校与青年短期训练班的两重性质,是两者的统一体。事实证明,这样的方针是合乎客观实际的需要,基本上是正确的。
(二)经过与收获:共收学员一九三四人;其中大学生六八七人,中学生一二四七人。青年团员九八○人,占学员半数稍强,但多是新团员,干部很少,只有九个党员;非团员九五四人,大部分是进步的,少数中间落后,及个别曾参加反动党派的。虽然学生中绝大部分愿跟着共产党走,但因长期受反动统治的影响,思想中仍存在若干问题(详见暑期学园总结中关于思想的部分,二者情况基本相同)。来学习团的目的,绝大部分只是想单纯学习一套理论,很少想到要联系实际改造自己的思想,有很少数是为了来看看青年团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来消磨暑期时光的。
经过七月十三日至八月十一日一个月的学习,团员与非团员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绝大部分学员基本上接受了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明了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客观存在而且是无法避免的。明确了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结合必须站在人民之中老老实实的为人民服务,一些小资产阶级的自高自大,自由散漫,浮夸空洞的个人主义思想,一些地主资产阶级的剥削意识得到初步的澄清,给今后的思想教育打下了比较稳固的基础。最后,是密切了群众和共产党、青年团的关系,有五○六人(占学习团非团员同学的百分之五十二)被批准入团。一百二十人到中央团校继续学习,六十人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参加革命工作。
(三)关于如何进行教学的几点体验:
甲、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在只有一个月的短期内,为求达到思想的改造,确立革命人生观,采取以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劳动创造世界,阶级斗争为中心,联系学生的实际思想为基本教学内容,是完全必要的。这样既反对脱离实际的空洞的教条主义的学习,也反对片断的,技术性的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的学习。也不先学习对学生暂不急需的政策理论,以免分散力量,开始即提出学习过程即是思想改造的过程,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倡检讨思想,反对好高骛远夸夸其谈。接着又提出有理论指导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反对单纯技术性的生活检讨,要用正确思想批判错误思想,把理论学习做为改造思想的武器。特别联系学生思想中“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关系”,“技术家与工人的作用谁大”等问题,收效很显著。
乙、提倡民主团结,自由思想,老老实实的作风。在学习开始即明确宣布思想上的民主,强调自由思想,绝不勉强接受任何结论,号召真正思想上的自觉。使许多抱怀疑态度的安心,也防止了过火批评的偏向。鼓励暴露思想,但不逼不追,在检讨中学员们都主动的检查并揭发了不正确的思想,有的学员感动的流泪,有两个三青团员自动坦白了自己的历史。在学过劳动创造世界与阶级斗争后,经过动员,克服顾虑,号召学员每人写一篇思想总结,学习干事具体帮助,启发思想,写完后每组选出两种典型(进步显著的和问题较多的)在小组讨论,然后在各分团做报告,这种以群众教育群众的方法,收效很大。
丙、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先后请到许多负责同志(如彭真、薄一波、刘澜涛、胡乔木、艾思奇、钱俊瑞、蒋南翔等)做了十七次报告(青年团的任务工作占四次),在每次报告前都把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交给做报告的人,以便针对学员的思想解决问题,收效很大。学习干事还帮助学员领会报告的内容,由研究室印发报告内容摘要,并及时解答名词,使学习少钻牛角。“北平青年”三天出刊一次,及时报导典型,指出学习上的偏向,对各小组也有些帮助(如能更紧密配合学习,收效会更多),除报告以外,还必须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骨干,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与带头作用,小组按原校编在一起,每组十人左右,再分成两三个互助小组,按学习重点漫谈酝酿辅助讨论,提出问题,交小组长整理做为小组讨论的提纲,使小组讨论有中心。当天逐级汇报,帮助领导上了解与分析情况,及时纠正偏向,交流经验。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团员成立一个团的小组,结合非团员的积极分子带头学习,并随时关心学员的生活,带动落后的学员,团结一致,搞好学习。
丁、实际的锻炼有很大作用。劳动服务,彼此挑战,后来全体参加打扫宿舍,打扫广场、修路、洗碗;协和女同学帮助厨工洗衣服。在劳动中体验到劳动的伟大,提高了阶级觉悟,在集体生活中,共同食宿,共同学习,订立生活公约,增进集体观念;八月七日隆重活泼的“团日”也给同学们极深刻的印象。
(四)团与群众的关系和团的发展:不单独集训团员,而在自愿的基础上,招收一部分非团员的学生共同学习,而且除非经济确实有困难需予补助者外,皆自费入学。证明这样作对团与群众的关系上有很多好处,因为国民党三青团的夏令营,冬令营,对于新解放区学生印象还很深,在暑期工作开始时有很多学生都有疑虑,假若我们不公开并使团员与非团员在一起进行学习,将会增加群众对青年团的隔阂。但最初有些干部和学生团员认为和非团员在一起学习,会降低学习的程度,或影响讨论青年团的工作,因而不愿意来学习或情绪降低,必须加以说服。事实证明,这样作收获很大,不但更多接触与了解了非团员的思想问题,使在学习上有更丰富的内容,而且因为和非团员在一起讨论团的工作,增强了青年团员联系群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大大加深了同学们对青年团的了解,密切了青年团与同学的关系,因之才有大批学员要求入团。
发展团员的工作,不是开学后立刻进行,而是在思想教育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与青年团的任务工作教育同时进行,首先重点发展,采取在每一小组先发展二、三人,讨论时吸收全组非团员参加,使群众从实际体验中对青年团有了认识。重点发展第一批一○一人入团,举行了隆重活泼的入团仪式。随即转到普遍发展,学员经过了思想及团的工作教育,又经过实际的体验,申请入团的热潮便展开了,领导上及时克服了关门主义偏向(如反对附加一些入团条件),并解决了在学员中存在的怕入团不自由,怕影响功课,怕调动工作,怕批不准或给候补期,“不好看”等思想,开展了公开的,放手的,从思想上的而不是单纯追求数字的建团工作,并在这样的基础上适当的简化了入团手续,只经过填写申请书,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因按原校编成,彼此很了解),支委审查,团委会批准,最后又有四○五人入团(还有一些学员领了申请书,因时间来不及未办理)。
(五)检讨:收获主要是由于党所指示的明确的方针,许多负责同志亲自上课,干部的积极努力,学习了革大、华大的经验以及全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形势下,群众热烈要求进步。方针的正确与主观的努力是主要的,学习团的干部多半都是学校里临时抽调出来的学生党团员,理论水平不高,学习经验不足,但能与同学打成一片,积极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不孤立进行团课教育是正确的,但学习团关于青年团的工作教育方面,由于时间计划不周,而且各校青年团支部的许多干部因参加暑期青年学园等工作及参加党训班的学习,未能到学习团来,以致在结合工作来提高团的干部这一方面,收效稍差。而在学习团内对上半年学校中青年团工作进行总结的打算,也无从实现。
其次,学习团的学生包括初中一年级直到大学三年级的同学,大学、中学虽分别讨论,但一起听课,高中、初中又混合编组,由于文化水平、生活经验的不同,使学习上发生困难,有些报告初中同学听不懂,应该区别这种不同,特别对于初中同学的学习应多照顾,可开专门的课,讲课时力求故事化(如毛泽东的故事,长征故事等)。
其三,生动活泼的作风方面,注意不够。
其四,暑期集中学习,各种物质卫生条件须有适当保证,如洗澡、防蚊等,这次开始病人不少,后来有了医疗处才解决问题。
最后,这次工作调动了许多学校干部参加工作,因为是临时参加彼此不熟悉,如不多加照顾,详细说明方针任务,且照顾其学习生活,容易闹情绪,应该注意。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