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中国人民政协代表访问记 老英雄—石振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9-28
第6版()
专栏:

  中国人民政协代表访问记
 老英雄—石振明
宇光
一提起老英雄,前太岳区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他就是石振明。
石振明是个受过四辈子苦翻了身的新农民,现在是浮山县农会工作干部。他淳厚朴实,待人非常亲切。虽然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但身体却非常健壮,看样子还不过五十几岁。
他老家原是河南林县党家岗人,从他记得的曾祖父时代就讨饭,祖父、父亲给人家种地,他十三岁就参加劳动,十六岁被送到砖瓦窑去当学徒,一直干了十六年。到民国九年,他家租种的几亩山坡地,因被地主硬夺回不给种了,又加遭受旱灾,被逼没法才逃荒到山西安泽去了,靠着要饭,吃树叶和糠,夫妻两个人黑夜白天开了十一亩荒,本来讲好三年不收租,但秋后地主就非要一石五斗粮不给种,打官司到村公所也没人替他说话。租子随着一年年上涨到十八石,每年只打二、三十石粮,去了租税混不上吃穿,他一直忍受了十六年。以后到南孔滩、到阳城的东王沟去开荒,同样是受地主的欺负,不能活下去。到民国廿八年又要饭逃到浮山县西松山(即他现在住的地方)去开荒种地,这时是抗战初期,日寇和蒋匪散兵土匪盘踞境内,经常抢牲口粮食,杀鸡杀猪,给穷人又增加了一层灾难。
苦难的日子一直熬了四五年,说到这他忽然很高兴地说:“民国三十一年秋共产党八路军来了,我们穷人从此就翻了身,站立起来,再也不受人的压迫,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耕种,再也不用吃糠了。”
这年冬天他们村进行了反贪污斗争,第二年他参加了农会当了执委,以后就领导全村穷人进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斗争,二百多个会员每人都分到了七、八斗到一石多粮。
民国三十三年开展大生产运动,他首先响应政府号召,先找自己的熟人成立互助组,一面又宣传互助组的好处,并且以身作则去先给别人干活,慢慢由本村影响到洞儿沟的人也来参加。这一年他领导全村(包括一百零五个自然村)共开荒四百多亩。四月间被选为本村劳动英雄得了一条奖牛,以后到县、分区、行署也都被选为劳动模范,得了两头牛和一万块钱,大家给他送了匾,同时又被选为县参议员,老英雄的名字从此传遍了全边区,他自己也更加起劲,处处带头起模范作用。他的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使他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一天天提高,在农村中不论有什么事,只要老英雄一说,大家就都愿意去照办。他们的互助组由本村六个人,到三十六年已发展成为五个行政村一千余人的大变工队了。百分之九十的男女劳动力都组织起来了。
一九四六年这里闹雹灾,只有二成年景,大家都愁着没有办法,但老英雄却极有信心的去领导这一工作,他号召大家生产节约备荒组织男的运销,女的纺织,并用侯寨村张梅英小组作具体例子,算细帐等办法从秋到冬组织起二十五个人,到年底共挣了四十石玉蜀,每人七斤盐,不但没有饿死人,保证了第二年的生产不受影响,过年大家还吃上了肉。
他住的村过去有三百二十几户,千余口人,其中有二百七十户是佃农,土地大部掌握在地主手中,穷人不能生活。可是自从来了共产党,这个村就完全变了样,现在他们村每人都有了足够的土地,大小牛二百九十头,四、五辆大车,四百辆纺车,六十七台织布机,平均每人养三只鸡。五个大村有四个合作社,家家过年可吃十来斤肉,人人都有了新衣穿。
谈到参加人民政协的事,他笑着说:“过去地主叫咱穷小子,今天咱能和毛主席、朱总司令一齐谈话握手吃饭了,我真光荣。”接着又说:“这个会开的好,很顺利,我们把全国各民主党派、各阶层很快团结在一起,快去消灭残余蒋匪,是全国人民的希望。”
最后他表示:“我回去定号召老百姓精耕细作,改良农具和种籽,多种工业原料,实行城乡互助,工农合作,支援前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