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一往无前 越战越强——记大庆油田一二○五队创造一年钻井十二万七千多米最新纪录的英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07
第1版()
专栏:

一往无前 越战越强
——记大庆油田一二○五队创造一年钻井十二万七千多米最新纪录的英雄事迹
在我国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大庆油田英雄的一二○五钻井队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年钻井进尺达到十二万七千多米,创造了我国年钻井进尺的最高纪录,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一年钻进十二万七千多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旧中国从一九○七年到一九四九年的四十二年间,全国钻井总进尺才只有七万多米。
一二○五钻井队是“铁人”王进喜生前领导过的队伍,是一支英雄的队伍,钢铁的队伍。十多年来,这个队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不分严冬酷暑,远征戈壁,转战荒原,连续创造出色的成绩,被人们称为“钢铁钻井队”。一九六六年,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推动下,这个队一年钻进十万零三百米,一举打破了当时的世界钻井最高纪录。但是,他们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艰巨的战斗任务。
一九七一年一月一日零时,大地冰封,寒风呼啸。在一二○五队的井场上,队长王作福在一片欢腾中大步登上钻台,手扶刹把,脚踩踏板,开始了新的一年的战斗。
在开钻前的誓师大会上,王作福代表全队宣誓说:我们要把六十年代登上的高峰作为起点,向前更迈进一步。新的一年,一二○五队的具体奋斗目标是,日上千(米),月上万(米),一年钻进十二万(米),为发展祖国石油工业作出新贡献!王作福的话,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一年钻进十二万米,这是一二○五队全队工人的强烈愿望。一九七○年十一月中旬,“铁人”王进喜同志在北京病重的时候,曾经谆谆嘱咐一二○五队的同志们:“你们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带好队伍。十二万米我没打上去,你们一定要打上去,要为发展我们国家的石油工业多作贡献。”以后,队长王作福、指导员马继瑞和全队的同志们都下定决心:一定要继承老队长的遗志,把十二万米打上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二○五队的队长、指导员和工人们,以老队长王进喜同志为榜样,刻苦地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自觉地吃大苦,耐大劳。队长王作福的老父亲病了,来了几封电报催他回去看看,他只是写了封信寄了钱回去,坚决不肯离开战斗的岗位。指导员马继瑞有一阵身体很不好,大家劝他休息些日子,他说啥也不肯,一直坚持工作。为了实现一年钻十二万米的目标,全队的每个人都努力把自己的最大力量贡献出来。
一月份的大庆,正是滴水成冰的日子,但是,英雄的钻井工人们说:“新中国的钻井工人面前没有冬天!”
一天晚上,正赶上起钻,泥浆倒喷,钻台上的同志们满脸泥浆,浑身透湿。就在这时,备用的清水池被冲垮了,流水直向旁边的泥浆池里灌,如不及时堵住,就要影响泥浆质量,耽误正常生产。大地,冻得比石头还硬,用镐刨土来堵,已经来不及了。共产党员李贵、华广忠,立刻跳进齐腰深的水池里,用身体堵住缺口。刺骨的寒风吹来,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然顽强地坚持着,直到把缺口堵好。当同志们把他们拉出来的时候,棉工作服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司钻要他们回队休息,但他们谁也不愿离开,又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去年五月,一二○五队在一处高压区打井,已经完钻了,突然间出现“气浸”现象,这预示着一场井喷事故即将发生。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把它压下去,油井就会报废,钻机将被地层吞没。司钻刘加铭大声喊道:“扛重晶石粉,加大泥浆比重,把气老虎顶回去!”说着带头干起来。压一口井,最少需要几十吨重晶石粉,这时,他们这一班只有八个人。但是,八个人牢牢记着“铁人”老队长说过的话:“井是七亿人民的井,谁也没有权利把它报废!”八个人只有一个念头:把全部力量拚出来,把“气老虎”顶回去,把高质量的油井交给国家!
从井口喷出来的砂石和气体冲击着他们,大大小小的石子接连地打在他们身上,大家全然不顾,一个个象赛跑一样,从几十米外把一袋袋重晶石粉投放到泥浆池里,又用大泵把泥浆打进井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搏斗,“气老虎”被顶回去了,井喷事故终于避免了。这时,他们一算,投到泥浆池里的重晶石粉竟有五十多吨!
在英雄的一二○五队,人们喜欢用这样的话来比喻他们的工作:“钻井工作,粗起来,就象七寸钻铤一样;细起来,比绣花针还细。”因此,他们打起井来,既敢打敢拚,不怕苦、不怕累,又十分尊重科学,用严格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这是自从“铁人”王进喜当队长以来的一贯作风。
为了摸索打十二万米的经验,这个队早在一九七○年就专门组织了一次“月上万米”的演习。但是,这次试验由于没有很好掌握住地层情况,第一口井足足打了六天,比原定计划多了一倍的时间。党支部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总结出了一条教训:要战胜敌人,必须了解敌人;要提高钻井速度,必须掌握地层变化的规律。于是,他们反复分析各种砂样,仔细搜集地层资料,从转盘的跳动,电流的大小、泥浆性能的变化中记录了许多数据,并且根据钻进地区的地质结构,制订出一套对付各种地层的钻进方法。
一二○五队使用的是老式钻机,转速低。要提高它的转速,才能抢出时间,完成十二万米的指标。一二○五队的工人们坚决表示:破除迷信,改造设备,让老钻机适应高速度。在那紧张战斗的日子里,每个人都为闯过这道难关绞尽了脑汁。工人、干部、技术人员组成三结合小组,轮流守在钻台上,观察着、思考着。终于,他们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小转盘改成大转盘、两台大泵改成三台大泵的改革方案。接着,又经过反复研究,反复实践,一套高转速、大排量、大钻压的快速钻井新工艺,在英雄的一二○五队诞生了!
一二○五队的工人们把这种严格的科学精神,始终贯穿在打十二万米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上。他们说:在战略上,我们藐视十二万米;在战术上要重视每一厘米。 
一二○五队有个四班,是全队的一个青年班组,班长刘加铭当司钻只有几年工夫。可是,他们在工作中已经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从“严”过“细”的作风。有一次,一个兄弟班正在钻进,突然钻机的变速箱齿轮被卡住,轴不转了,耽误了钻进。刘加铭把这看作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好机会,他领着全班人特意来到井场,围着变速箱寻找齿轮被卡住的原因。后来发现是因为掉进机油里的砂子把齿轮磨坏了。大家从油桶里的砂子看到思想上的差距。原来,在这之前他们班里有一个同志曾经见到油桶里有砂子,但是他认为不是自己班的事,便没有理会。这件事对全队促进很大,从此以后,每个班组的各种劳动工具都保管得井井有条,每一件测量仪器都洗刷得干干净净,甚至对每一根套管的丝扣,也是擦了又擦。
大庆工人们在石油会战中培养起来的“三老”“四严”等革命作风,在英雄的一二○五队更加发扬光大了!
一二○五队从大庆石油会战到现在,一直保持着“铁人”老队长当年带出来的那种一往无前的劲头,党指向那里,就打到那里,就在那里打出威风来,一年复一年地取得越来越大的成绩,攀登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他们不仅为国家打出了数百口优质油井,而且为国家输送了一百二十四个技术工人、五十二个干部,获得了各方面的赞扬。但是,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大家更加注意的是他们所受到的挫折和教训。
一九七一年春天,全队的工人为了创造新纪录,都憋足了一股劲,一开始就干得很猛,进尺很快。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违反操作规程和不顾安全生产的苗头出现了。一次,由于单纯地追求速度,丝扣没有紧好,把一个钻头掉到井里,这口井足足打了八天。
事情发生后,全队受到很大震动。领导成员们冷静地坐下来,回顾了一二○五队走过的战斗历程。眼前,就象一九六三年情景的再现。那一年,王进喜调离这个钻井队,队里的干部们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情绪,一度放松了政治思想工作,结果,一把火烧了六间活动板房,还报废了一口井。为这件事,老队长王进喜直到临终前还嘱咐他们说:“成绩,是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得来的,应当讲;一二○五队的队史,一九六三年怎样跌倒了又爬起来的经过,更要经常讲,要让大家永远记住。”党支部的领导成员们重温“铁人”的这些话,深有体会地说:“一定要把挫折和教训记得牢牢的,不然就会摔大跤。”他们学习“铁人”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主动到群众中检查骄傲自满的错误思想,请大家批评帮助,并且把反骄破满作为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
和一二○五队毗邻打井的一二六八钻井队,是一九六六年成立的一个年轻的钻井队。几年来,这个队坚持政治挂帅,过细地做思想工作,进步很快。一二○五队便认真学习这个队做政治思想工作、快速打井和安全生产的经验,改进了自己的工作。通过不断地进行反骄破满的思想教育,一二○五队前进的脚步迈得更加扎实,始终保持了月上万米的钻进速度。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七日早晨,当朝霞披上高高的井架的时候,英雄的一二○五钢铁钻井队,实现了铁人老队长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打出了七十年代的钻井新水平——一年钻进突破了十二万米!
十二万米拿下来了。这是一个新的高峰。可是,对于英雄的一二○五钻井队来说,这只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新的起点。
钻机轰鸣,钻杆飞转,英雄的一二○五钻井队一刻也没有停步,又向更高的目标挺进了!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创造年总进尺十二万七千多米新纪录的大庆油田一二○五钻井队的工人们,满怀信心,认真总结经验,决心在一九七二年的战斗中,争取更大的胜利。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