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翻身奴隶写新篇——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彝族群众学大寨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08
第3版()
专栏:

翻身奴隶写新篇
——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彝族群众学大寨的事迹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的光山秃岭,如今梯田层层,果树成林;过去肆意泛滥的河流,现在正被驯服,在高山河谷间出现了一座座小型水电站;昔日缺水的地方,今天塘、库成群。一九七一年这里虽然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冰雹、暴雨、洪水、大风、病虫等自然灾害,但是,全县粮食产量仍在连年丰收的基础上,比一九七○年增加百分之五点一,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也有显著发展,有二百多个社、队粮食亩产跨《纲要》,有些社、队平均亩产超过了千斤。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越西的变化,是这个县的广大彝族翻身奴隶和其他各族人民,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团结一致,高举“农业学大寨”的旗帜,以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为大凉山写下的新篇章,是他们在大凉山上绘出了又新又美的画图。
除害兴利,叫山河变样
越西县有一条河,叫越西河。这条河发源于羊糯雪山,由南向北流经县境三十多公里。这是一条没有固定河床的河,每年雨季,洪水奔腾咆哮,横冲直闯,毁坏着沿河两岸的大片良田。一九五九年一次山洪暴发,有四万亩稻田几乎被冲刷一光。因此,彝族翻身奴隶称这条河为“恶河”、“野河”、“害人河”。
一九七○年十一月,中共越西县委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作出了根治越西河的决定。这个消息一传到彝寨山村,广大翻身奴隶人人高兴,连称“瓦几瓦!”(好的意思)。他们为了对革命作出贡献,争着报名参加治河。城郊、城关、河东三个公社很快组织起治河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工地,展开了修堤筑坝的战斗。
在这场斗争中,县、社干部走在最前面。县委书记孙培新、副书记毕玉华等,和翻身奴隶一起劳动。那里有困难,那里最艰险,他们就出现在那里。一天,在城关公社胜利大队的工段上,要在一米多深的水氹里砌基脚。这时,冰水刺骨,寒风呼啸,毕玉华来到这里,二话没说,脱掉棉衣往地上一甩,抢先跳到水里。在场的干部和翻身奴隶知道他身体不好,心痛地批评他不该这样做,并强行拉他上岸。可是,毕玉华却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鼓舞大家,坚持把深水氹的基脚砌完。
干部的模范行动,鼓舞了广大群众。从小给奴隶主当“娃子”(即奴隶)的河东公社联新大队民兵排长木乃,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和几个民兵潜入深水砌基石。开始,因为用的石头太小,一放下就被急流冲走。后来,他们改用大条石,一次又一次地潜下水去,把一块块大条石砌好,保证了工程的进度。
在治河工地上,不仅有青壮年,还有一批无法劝阻坚持要来参加劳动的青少年和老人。乃拖大队七个彝族年轻姑娘就是这样来到工地的。从乃拖到河边要经过一处山谷小桥。小桥上的积雪没有溶化,三个姑娘滑下冰水,其他四个下去拉,衣服都弄湿了。她们来到工地上,大家又疼爱、又激动,忙着给她们把衣服用火烤干,劝她们回去。但是七个年轻姑娘说啥也不走,为革命坚持和大家一起治河。
治河大军经过一百零六天的苦干,筑起了高三米五、宽五米、总长十五公里的长堤,完成了越西河的第一期治理工程。从此,越西河的水患开始变为水利了。一九七一年夏天,河水暴涨,两岸田地、房屋、人畜安然无恙。沿河三个公社粮食产量比一九七○年增产百分之十六。
一九七○年冬和一九七一年春,在治理越西河的同时,越西县广大彝族翻身奴隶还掀起了改土治山的高潮。他们修梯田、建梯地,并且因地制宜地兴建了八十多个山塘和小型水库,用于蓄水灌溉和养鱼。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他们在前几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还栽种了十几种果树和名贵药材。现在,江苏的鱼苗、河南的苹果、云南的三七、成都的水蜜桃、金川的雪梨,都在这里“安家落户”,茁壮成长。本地特产的花椒、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更是成片成林,迅速发展。广大彝族翻身奴隶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改变荒山穷山的面貌。
自力更生,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西山公社修水库,建电站,搞农田基本建设,需要大量水泥,一时买不到。公社党总支委员会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支书记布基子说:“国家建设需要很多水泥。毛主席教导我们要‘自力更生’,我们应该自己造水泥,做我们彝族祖祖辈辈没有做过的事情。”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一致决定兴办一个水泥厂。
布基子今年四十二岁,从小当奴隶,没有上过学,不懂水泥生产。他跑到附近公社请教一个曾经用土法烧过水泥的干部,仔细了解建窑、粉碎、球磨、成球和配料的过程,然后和几个青年人投入了创办水泥厂的战斗。
第一次烧窑,他们用的底煤过多,配料不当,结果,原料完全被烧结在窑里,成了一个大火球。布基子和大家一起,冒着高温,用钢钎去捅,战斗了一天一夜,才消除了烧结。他们又继续试验。第二次、第三次试验,虽然有进步,但还没有成功。这时,布基子就和大家一起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的教导,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失败一次,总结一次。就这样,从一九七○年七月开始,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试验了几十次,终于烧出了水泥,结束了越西不产水泥的历史。
起初,水泥的标号不高。布基子废寝忘食地琢磨原因,研究解决的办法。他虚心地向外县兄弟厂学习,参照从兄弟厂带回来的样品,反复试验。现在他们生产的水泥,经过鉴定,已达到五百标号的质量了。社里用这些水泥兴建了六座小型水库、六个小型水电站,修建了集体养猪场、晒坝、公用房屋等。和布基子一起办厂的沙马阿北等年轻人,认真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刻苦钻研生产技术,已经成为有名的“土技术员”了。象这样的“土技术员”,在越西县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到处出现。全县的水库,埝渠,电站,桥梁以及“五小”工厂等,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兴建的。一九七一年仅在八九个月的时间内,这个县就兴办了八十多处小型水电站。
团结就是力量
大屯公社被一条凶猛的河水分为两半。河东是彝族社员,河西是汉族社员。彝族社员开会、学习、买东西要涉水到河西来,汉族社员种地、砍柴要涉水到河东去。多少年来,社员们就想在河上架一座大桥。一九七○年冬天,农业学大寨运动蓬勃展开,一些队又增加了拖拉机和其它机具,眼看着运不过河。这时,社员们在社、队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教导,决定自力更生,修建一座“团结桥”。
为了抢在洪水季节之前把五个大桥墩砌起来,彝、汉族社员团结一致,编成三班,轮流昼夜施工。沸腾的工地上到处流传着彝、汉族社员互相关心、争挑重担的故事。
木西大队的彝族社员离工地较远,要来河边安营扎寨,汉族社员热情地为他们安排宿食,送柴、送菜。高桥二队的汉族社员,还给他们送来了七十多斤青油。
团结就是力量。原来计划修一个桥墩要半个月,结果只用四、五天。仅三个月的时间,就造起了一座宽五米、长五十二米、六孔的大石拱桥。
大屯公社的干部、社员团结起来干革命,搞生产,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一九七一年全社粮食平均亩产在上一年五百多斤的基础上一跃上了《纲要》。
新民公社修建的新河大渠,是又一曲团结、胜利的凯歌。
这个公社共有彝、汉族社员一千多户,六千多亩稻田,灌溉全靠一条小山沟里的水。解放前,汉族封建势力和彝族奴隶主为了争水灌田,经常强迫两族群众进行械斗。解放后,虽然扩大了山沟水源,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一九七○年冬天,彝、汉族社员在讨论进一步学大寨的措施时,决心彻底改变缺水的面貌,修建一条通过马敞河的新河大渠,把盘龙山的泉水引来。这条渠七公里半长,几乎全是在渗漏很大的乱石沙滩上修建,还要在马敞河底修筑二百米长的涵洞,技术上困难重重。但是,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路线在社员心里扎了根,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他们前进。五福大队由彝、汉族社员共同组织了一个三十人的突击队,担负一段攻坚任务。这段工程,全是乱石高坎,渠道要挖二丈多深。他们互相鼓励,团结奋战,提前完成了任务。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当年受益,根据互助互利的原则,新建、彩林两个大队的彝族社员,主动帮助新民、五福的汉族社员开挖渠道,背运土石。经过七十二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盘龙山上清澈的泉水,滚滚而来,激励着彝、汉两族社员更加紧密团结,奋勇前进!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