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深入调查 取得发言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18
第3版()
专栏:

深入调查 取得发言权
中共兰州东方红玻璃厂委员会书记 夏春日
我们厂自从一九六六年十月投产后,一直靠从河南洛阳运进制造玻璃的砂岩原料,运距远,成本高。有时原料供应不上,影响生产。这时,我就埋怨上级不该把厂建在兰州。西北高原,黄土满山,那里会有玻璃原料呢?当时,工人群众说:“我们不能长期依赖从外地供应原料过日子,一定要就地取材,这是关系到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的大事啊!”真是形势逼人。
听有关设计部门说,甘肃没有玻璃原料产地。这个结论到底对不对?毛主席教导说: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又教导说:“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没有深入调查,凭一些表面印象,就断定“甘肃没有玻璃原料”,这是先于经验而有认识、先于调查而有结论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只有去调查,去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了这一认识之后,我就和工人一道,深入各地调查,认真走访群众,终于在离厂十六公里的黄河北岸碱水沟发现含玻璃原料二氧化矽的“天然风砂”。经过先后五次试验,制造出了玻璃,纠正了“甘肃没有玻璃原料”的错误结论。如果按照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脱离实际,凭主观臆测,那末,不但不能用兰州“天然风砂”造出玻璃,并且会使自己滑到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里去。
革命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要随着不断深化。在我们解决了玻璃原料问题,正式投产后,发现周期三十个月的玻璃熔炉提前烧塌了。起初,我们感到,在原料配比、投料方式、燃料消耗、窑内温度等方面都和以前一样,设备没有变,操作规程也没有变,窑怎么提前烧塌了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到车间调查大窑被侵蚀的原因,起初看到玻璃上有白点子,大窑烟筒又往外冒白色晶体颗粒,就误认为窑弦被侵蚀的原因是原料里炭粉太多。于是没有向工人请教,就主观决定把原料配比中的炭粉减掉,但并没有解决问题。后来,我凭自己的老经验,又主观地认为兰州“天然风砂”表面光滑,与助熔剂附着能力不强,进窑后助熔剂飞到窑顶,烧了窑弦。因此,没有同工人研究和小型试验,就个人决定用几吨钢材,做了一台“对轮碾”,想把光滑的砂粒碾出棱角。结果小米粒大的砂子根本碾不碎,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在多次失败面前,我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伟大教导,对前段工作进行了认真检查,头脑开始清醒起来了。自己虽然也到生产实践和工人群众中去了,也了解到一些情况,但思想上总认为自己有经验,缺乏虚心当群众小学生的态度。我认识到,必须真心实意地向群众学习,善于在集中群众智慧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重要保证。
思想明确了,我就又一次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放下官架子,甘当小学生,努力作实际调查。我们组织了由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的会战小组,继续坚持试验,仔细观察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认真研究各种原料混合熔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终于找到了大窑提前烧塌的原因:原料的成分中炭粉太少,芒硝得不到还原,助熔剂不能完全熔化便侵蚀了窑弦;另外,五十年代的旧工艺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用兰州“天然风砂”制造玻璃的新情况。于是,我们把过去不应减掉的炭粉又增大分量加进配料里,在工艺上也进行了革新。这样,我们基本上认识和掌握了大窑熔化的规律,解决了大窑提前烧塌的问题,使大窑转入周期性的运转,产量逐步上升。
我们只有牢固地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深入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智慧,才能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取得指导运动的发言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