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战斗在苏南煤田的英雄战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19
第3版()
专栏:

战斗在苏南煤田的英雄战士
在辽阔的苏南煤田,人们沿着新建的矿山公路,到处可以看到条条高压输电线伸向远方,千百辆运煤汽车川流不息,呈现一片军民团结战斗的生动景象。广大矿工喜看这沸腾的战斗场面,对参加苏南煤田建设的解放军指战员发出一片赞扬声。
开路先锋
一九六九年二月,苏南人民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光辉指引下,一场开发苏南煤田的战斗打响了。
刚刚完成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工程兵某部红一连,来到了沉睡的长条山下,同苏南人民一起,投入了开发煤田的战斗。
红一连是毛主席一九三○年去安源时亲手组建的我军第一个工兵连。在革命战争年代里,他们屡建战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又不断为人民作出了新的贡献。当地人民听说他们来参加开发煤田的战斗,无不兴高采烈。几个当年战斗在官塘煤矿的老矿工,翻山越岭,从几十里路以外跑来,向战士们控诉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一伙破坏苏南煤田建设的滔天罪行。一九五八年,苏南人民就响应毛主席号召,高举总路线的旗帜,打响了开发苏南煤田的战斗。官塘地区广大贫下中农斗志昂扬,在长条山下搭起座座芦棚,建起十口煤井,挖出了八千多吨原煤,支援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可是,就在工人们胜利前进的时候,走资派们叫嚷苏南煤田“无开采价值”,他们强行拆毁巷道,封死了井口,不准开发这块大煤田。工人们揭发的这活生生的两条路线斗争的事实,激起了红一连干部、战士对刘少奇一伙的无比仇恨,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扭转北煤南运的战斗中作出贡献!
开发苏南煤田的战斗打响了。红一连指战员们忘记了行军后的疲劳,立刻顶风冒雪干了起来。机器未到,他们就抡起大锤,砸开煤井封口。虎口震裂了,臂膀累酸了,大家全然不顾。接着他们又一鼓作气,日夜奋战,排干积水,探清险情,征服旧巷道的大股积水,战胜一次又一次塌方,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的前夕,把一车车的“乌金”送出了井口。
胜利的喜讯震撼着苏南大地,报喜的锣鼓阵阵不息,英雄的工兵红一连用战斗宣告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破产,迎来了苏南煤田的新生。
艰苦奋斗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临汾旅”工兵连,接到上级要他们投入开发苏南煤田战斗的命令以后,干部战士就象当年在战争年代接到消灭敌人的命令一样,一个个磨拳擦掌,斗志昂扬,连夜冒着风雪,来到建矿工地。
战士们登上山顶,举目四望,只见山峦起伏,白茫茫的一片,除了几座刚搭起的芦席棚子以外,别的啥也没有。面对这重重的困难,战士们豪迈地说:“建设社会主义,是眼睛向上,还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两条路线斗争的大问题。我们革命战士就是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
连长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讲述当年在攻克临汾的战斗中,面对敌人的坚固城墙,没有飞机大炮,战士们用铁锹挖通地道,把炸药送到了敌人的城墙脚下,炸开了缺口,为整个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通道。当年临汾旅英勇战斗的事迹,激发了干部战士战胜困难的决心,没有电,他们用导火索土法爆破;没有汽车运输,他们就用肩扛扁担挑,把一吨一吨的炸药和器材运到工地。随着工程的进展,矿井步步下伸,又遇到了地下水,这时水泵马达还没有运到,战士们齐声说:“地下水就是通东海,我们也要把它舀干。”全连上下齐上阵,用脸盆、饭桶从井下往上端,数九寒冬,战士们湿透的衣服结了冰,没有一个人说声冷。就这样,他们硬是用简陋的工具,土法上马,加快了工程的进展。
战斗在橡山煤井的某部九连,刚打开井口,就碰上了坚硬的沙岩,当时机器还没有运到,战士们抡起铁锤大声说:“管它岩石有多硬,咱有一身使不完的劲,没有机器也要把井打穿!”他们用钢钎、炸药打通了岩层,主副井同时掘进六十米,为煤田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往无前
开发苏南煤田,是一场争时间、抢速度的战斗。工程兵某部八连在水网稻田的常州卜弋桥地区担任建井任务。这里原是冲积平原,掘进五米就遇上了少见的流沙层,辛辛苦苦掘进一天,一个晚上,就被流沙堵死了,大水带着流沙,来势很猛,经常塌方,险情很大。在困难面前,八连干部战士勇往直前,奋战“沙老虎”,使煤井不断延伸。
一天晚上十一点钟,副指导员李荣芳听说井下流沙突然增大,马上带领全连干部战士跑步下井,只听得“哗啦”一声巨响,几米厚的泥沙一齐塌了下来,跑在最前面的班长惠同春险些被埋在里面。这时,流沙不断涌来,塌方正在扩大,如不立即顶住,挖好的矿井就要全部报废。在这关键时刻,战士们奋勇向前,冲向断面。共产党员吴安前,挺身站在最危险的一条裂缝间,泥沙噼噼啪啪打下来,吴安前想到了黄继光、刘英俊等英雄形象,面不改色心不跳,坚守在战斗岗位上。刚入伍的新战士徐士虎、胡立宝,为了保住矿井,每人扛着一百斤重的水泥包,在工地上飞也似的来回奔跑,摔倒了,爬起来再跑,连续奋战八个小时,一连搬运了三百多包水泥。战士们把水泥拌成浆,压进矿井,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流沙堵住了,矿井保住了。
某部工兵营在钟山煤矿担负千米斜井的掘进任务,刚刚战胜了地下水,又遇到了火成岩。这种岩石十分坚硬,一个钻头平时可以打十来个眼,现在打一个眼就不行了,钻孔的时间成倍增加,进展慢下来了。
一场攻克火成岩的攻坚战斗开始了,在营党委的带领下,大家在工地上一边作业,一边总结经验。施工回来,干部战士三五成群,在山坡上开起了“军事民主会”。风钻手袁小保,废寝忘食地搞试验,摸规律,向全连的风钻手一个一个地请教,为了改进打孔和爆破,他画了很多图,反复实践,不断摸索,终于找到了“穿孔快、爆破好、运得出”的作业方法,大大加快了掘进的速度,为多快好省地建设苏南煤田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团结战斗
战斗在苏南煤田的子弟兵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的教导,处处发扬团结协作的风格,和工人同志并肩战斗,夺取胜利。
去年七月份,有条巷道拱顶下沉,压坏了支撑架。为了及时排除采煤的障碍,矿工们立即投入了突击抢险的战斗。但由于人员不足,力量单薄,作业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六连同志们知道后,立即派出两个排去支援。干部战士们来到排险工地上,那里困难那里上,个个挥汗如雨,浑身湿透。离巷道口不远处有一堆几米高的石砟堵住了巷道,六连同志发扬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只用三天时间,就把这堆石砟清除了。
一天晚上,六连使用的绞车轴断了。这时,机修工人陈韵强、郑光明紧张地劳动了一天,饭没吃一口,水没喝一杯,就动手干起来了,一直干到深夜两点多钟,及时修好了绞车轴。工人同志们的高贵品质,给了六连同志深刻的教育。十班战士吴道章,由于身体不好,领导和同志们都要他休息,可是他一想起工人阶级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怎么也不愿休息。一天他在巷道里晕倒了,同志们把他送上井口,他醒来后又坚持战斗。
战斗在苏南煤田的英雄战士们,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与工人同志并肩战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他们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受到了苏南人民热烈的赞扬。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