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马龙县认真总结农副业生产中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领导 落实农村经济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23
第1版()
专栏:

马龙县认真总结农副业生产中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领导 落实农村经济政策
据新华社昆明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二日电 云南省马龙县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全县农副业生产蓬勃发展,出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马龙县去年的农业和副业生产都创造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七年增长百分之六十多,给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增长百分之一百六十。去年出售给国家的副业产品总产值比一九六七年增长近两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是党的政策发挥了威力。
马龙县地处高寒山区,全县平均海拔二千一百多米,土薄田瘦,水源奇缺。解放前,这里的农业生产处于“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解放以后,特别是合作化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迅速发展了农副业生产。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曾经为马龙县《副业问题》一文写过按语,使马龙县人民受到很大鼓舞。后来由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这个县的建设事业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全县大部分集体副业生产被砍掉了,粮食生产也随之下降。中共马龙县委和县革委会成立后,认真总结了全县农副业生产中的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并且在全县干部和群众中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县委组织大家反复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开展革命大批判,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红星公社五星大队只抓粮食生产,忽视集体副业的发展,结果社员收入下降,粮食增产速度也缓慢。同这个大队自然条件差不多的通泉公社红旗大队,由于在保证完成粮食生产计划的前提下,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二十多种副业生产,几年来,从副业生产收入中提出二十多万元资金,添置各种农业机械和运输工具一百多件,购买化肥五百四十多吨,修建水利工程四项,架设了高压电线,促进了粮食逐年增产,还向国家交售价值十五万元的副业产品。通过学习和总结经验,使大家深刻理解到毛主席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重大意义,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干扰,摆正了粮食生产和副业生产的关系。
马龙县委还针对有些社队片面强调发展副业,造成农、副业争劳力、争资金的现象,总结推广通泉公社红旗大队缪家田生产队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典型经验。这个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采取副业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农忙时,固定一部分劳动力搞副业;农闲时,抽出一定劳动力集中搞副业。当农、副业发生争劳力的矛盾时,坚决服从粮食生产的需要。在保证粮食生产有足够投资的条件下,适当安排副业生产的资金。因此,粮食连年增产,副业每年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一万多元,用这笔资金办了电,购买了运输工具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光碾米、饲料粉碎、脱粒几项,每年就节省五、六千个工日。社员收入逐年增加,集体经济越来越巩固。他们在全县推广了这个生产队的经验,使全县农副业生产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健康发展。
马龙县在抓好集体副业的同时,还按照党的政策帮助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县委反复向社员宣传: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在积极办好集体经济,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这样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通过宣传教育,分清了政策界限,排除了干扰,这样便促进了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的发展。为了帮助发展养猪事业,全县各生产队都养了母猪,平均每六户有一头母猪,促进了养猪事业的迅速发展,全县平均每户养猪两头,并普遍饲养了其它家畜家禽。
马龙县由于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有领导、有步骤地发展副业生产,开展多种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