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中共温县县委和县革委会在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中 调查研究 总结经验 落实党的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27
第4版()
专栏:

中共温县县委和县革委会在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中
调查研究 总结经验 落实党的政策
新华社郑州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六日电 中共河南省温县委员会和县革委会,在领导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执行党的政策好的典型经验,在面上加以推广,使党的农村经济政策逐步得到落实,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社员群众和基层干部抓革命、促生产的积极性。一九七一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六百四十三斤,比丰收的一九七○年增产一成以上。
几年来,随着学大寨运动的广泛展开,温县的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全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一九六五年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六八年过了“黄河”,一九七○年达到五百八十二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基层干部产生了自满情绪,对贯彻执行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不够注意,甚至有少数基层干部,由于路线觉悟不高,政策观念不强,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搞了一套不符合党的政策的所谓“措施”。县委和县革委会发现这种苗头以后,一九七一年在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中,对基层干部抓了政策教育。同时,他们组织调查组,由县委和县革委会主要领导成员带队,分赴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这些同志深入基层以后,一边根据发现的问题,帮助社、队干部提高路线觉悟和政策水平,坚决落实党的政策,一边总结执行政策好的大队的成功经验,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
黄庄公社南韩村大队是全县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之一,这个大队的社员为革命种田的觉悟比较高,但是,过去由于一些干部忽略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劳动计酬上处理得不够合理,使一些社员的革命干劲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到这个大队进行调查研究的县革委会负责同志给这个大队的干部指出了这个缺点,使他们认识到,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社员的劳动热情越高,越要注意保护社员参加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社员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认识提高以后,他们发动群众,对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了讨论,吸取了过去的一些比较好的作法,又经过反复试验,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制订了一套劳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农活质量也比过去有显著提高。县委和县革委会总结、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面上的工作,促进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这个县在贯彻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过程中,强调学习大寨大队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毛泽东思想领先的原则,把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同建立必要的劳动管理制度紧密地结合起来。祥云镇公社祥云镇大队第七生产队,在开始建立劳动管理制度时,个别干部片面地夸大了制度的作用,忽视了政治思想工作,在少数社员中出现了干活赶进度不顾质量的现象。这个问题引起了队委会的重视,他们立即学习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导,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由于坚持了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又搞了劳动管理制度,这个队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大高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