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柳西大队科学种田 大豆亩产四百多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27
第4版()
专栏:

柳西大队科学种田
大豆亩产四百多斤
安徽省利辛县柳西大队干部和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实行科学种田,不断摸索大豆高产的途径,使大豆产量稳步上升。一九七一年战胜了旱、涝等灾害,夺得了大豆亩产四百零三斤的丰收。
柳西大队历来实行豆、麦两熟耕作制。解放前,大豆亩产只有几十斤,解放后产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是由于有些人一直把大豆看作是“低产作物”,不去精细种植,因此大豆产量提高不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柳西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他们怀着为革命种田的豪情壮志,认真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提高大豆产量。这里历史上种大豆都是刚收罢麦就抢墒播种,不施底肥。久而久之,有些人就经验主义地认为大豆是“自来肥”。这个大队的干部、社员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是真理的标准”的教导,进行了大豆施肥的一系列科学试验,创造了大豆在播种时带粪下种,以磷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的经验,使大豆产量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柳西大队在努力提高大豆产量的过程中发现:大豆产量上去了,但下一茬作物小麦的产量却受到了影响。他们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研究,找到的原因是肥料跟不上、土地也得不到休养。据此,他们对症下药,把豆叶翻到地里沤作肥料,采用成熟期稍晚的小麦品种,以及在种麦时做好畦田,为大豆灌溉提供有利条件等有效措施,解决了长期认为不好解决的豆、麦互相影响产量的矛盾,获得了豆、麦双丰收。
柳西大队由于实行科学种田,大豆产量逐年上升。一九七○年平均亩产达到三百七十七斤。随着大豆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一九七一年全大队向国家交售大豆达十八万斤,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二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