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乌鞘岭上的红哨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28
第3版()
专栏:

乌鞘岭上的红哨兵
隆冬的夜晚,凛冽的寒风卷着鹅毛大雪,一个劲地猛刮。乌鞘岭上两个民兵战士手握钢枪,昂首挺立在战斗岗位上。他们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公社乌鞘岭大队民兵连的民兵。
乌鞘岭民兵连是由藏、汉、土家、蒙古四个民族组成的。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伟大教导,长年累月地执行着守护铁路的光荣任务,人们热情地称赞他们是“乌鞘岭上的红哨兵”。
乌鞘岭,海拔三千八百多米,地势十分险要。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乌鞘岭各族民兵,无论是电闪雷鸣的雨夜,还是风雪交加的严冬,日夜巡逻在高山峻岭之中。一天早上,乌鞘岭浓雾弥漫,一辆满载物资的列车奔驰而来。正在铁路沿线巡逻的藏族民兵徐大昌,突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地方,一头耕牛站在铁轨上。飞驰而来的列车,眼看就要和耕牛相撞。徐大昌想到保卫列车畅通无阻是自己的神圣职责,就毫不犹豫地向耕牛跑去,冒着生命危险,拚尽全力把耕牛推出铁轨,避免了一场事故,保证了列车的安全运行。有一天夜里,民兵连接到上级指示,命令他们立即出发,抢修车站附近的一段轨道。全连迅速集合,跑步赶到了抢修地点。大家铺路的铺路,抬轨的抬轨,齐心协力,团结战斗,六分钟内就完成了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