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8阅读
  • 0回复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28
第4版()
专栏: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
(续昨)
胸怀远大目标的革命先锋
王进喜从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成长为党的中央委员,完全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的结果。他出生在甘肃玉门赤金村一个贫农家庭,从小讨饭受苦。解放前,他在玉门油矿当了十来年徒工,没有上过钻台,没有摸过钻机的刹把,连一套铺盖都没有捞到。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反封建把头、诉苦等运动,他觉醒起来,打碎旧社会加在他身上的一切锁链,做了国家的主人。在党的培养下,他当了司钻和钻井队长,思想进步很快,不久,便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起初,王进喜对党有单纯报恩的思想。经过学习毛主席著作,他逐渐认识到,共产党员心里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干革命,单纯报恩是远远不够的。从此,他更加自觉地把打井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把井场当成革命斗争的战场,一个心眼就是要为国家多打井,打好井。
一九五九年,全国群英会奖给他一套《毛泽东选集》,他学习毛主席著作更加勤奋、认真。文化程度低,好多字不认识,不会写,这成了王进喜学习毛主席著作最大的一个难关。但是,他顽强地坚持一边学文化,一边学习毛主席著作。开始学习《矛盾论》的时候,他不会写“矛盾”两个字,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一个地主,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一次,他用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写了一封信,请人帮助修改,改了他又抄,一连抄写了二十遍。别人说:“我替你写吧。”王进喜说:“我不是为了写信,我是想学文化,好读毛主席的书。”他经常用一个老工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学会一个字就象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在大庆石油会战的几年间,他就是用这样惊人的毅力,边学文化边读书,刻苦地通读了全部《毛泽东选集》。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给了王进喜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给了他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气概。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贡献给发展社会主义祖国的石油工业。五十年代,他率领钻井队,大战祁连山,七年间钻井进尺七万多米,等于旧中国从一九○七年到一九四九年四十二年间全国钻井进尺的总和;六十年代,他奋不顾身投入大庆石油会战,为甩掉我国石油工业落后帽子建立了功勋;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和大庆工人一起,坚定地捍卫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捍卫了大庆红旗。党的
“九大”以后,他看到全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世界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他满怀雄心壮志,设想着进一步发展我国石油工业的蓝图。他说:“现在,革命需要油,战备需要油,人民需要油,我们国家要有十个八个大庆油田才行。我这一辈子,就是要为国家办好一件事:快快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
铁人胸怀着发展我国石油工业的远大目标,做起工作来,却又是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党的“九大”以后,王进喜在大庆革委会支持下,亲自组织了一个废旧材料回收队,他和工人们一起,风里、雨里、泥里、水里,连一颗螺丝钉、一小块废钢铁都拣起来,为国家回收散失的废旧钢材。
这件事,受到广大工人和干部的赞扬。但有些人不明白王进喜为什么要去关心这样一件“琐细”的事情,个别人还说什么“搞回收没出息,不光彩”。王进喜把回收队带到十年前会战的第一口井边,对大家说:“艰苦奋斗的传统永远不能丢。把散失的材料拣回来,重新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意义大得很!”
人们理解了铁人的心情,铁人组织大家回收废钢铁,是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的伟大方针,迅速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在他的带动下,大庆油田许多单位都成立了回收小队或修旧利废小组。他们把回收来的许多钢材修好配好,重新安装成井架,有的废旧设备修复了再用。王进喜高兴地说:“这些井架、设备,不光大油田用得上,有的还可以交给地方,让大家都打井,都搞油。这样,我们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就会更快了。”
当我国发现新油田的喜讯传来,另一场石油会战就要开始的时候,王进喜兴奋得几夜没有合眼,恨不得立即带领队伍去摆开新的战场。在大庆革委会讨论支援新油田建设的会议上,他激动地说:“快快拿下新油田,这是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的大事,我们要选精兵强将,把最优秀的队伍开上去。我主张:给人,要给思想觉悟高的;给物,要给优质的;给设备,要给成套的。保证调出的队伍,开上去就能打硬仗,打胜仗。”
大家一致赞同铁人的意见,很快便组织了一支优秀的队伍,配备成套设备送到新油田。可是,紧接着上级机关又在北京召开第二批支援新油田会战的会议。这一次,大庆油田担负的支援任务比第一次更繁重。有的同志扳起指头一算,大庆油田的人员设备大量减少,油田建设还要迅速扩大,担心将来完不成任务。铁人毫不犹豫地鼓励大家说:“担子越重越光荣,困难越大越有闯头,有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解放军的支持,就是千斤重担也敢挑。我们要把建设大庆、开发新油田的任务都承担起来。”
英雄的大庆工人说得到,做得到,他们坚决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任务。一九七○年,大庆油田虽然人员设备都减少了,新建的生产能力却大大超过了前一年,原油产量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革命、生产都打了大胜仗。
一九七○年春,王进喜受大庆革委会的委派,率领代表团到新油田学习慰问。新油田丰富的资源和沸腾的景象,使王进喜非常激动。他抱病带领大家深入到各个井队、车间、工地,开座谈会,找老工人谈心,征求对支援工作的意见,日日夜夜都在紧张和兴奋之中。一天,他到一个钻井队,遇到了过去的老战友,他把大衣一撂,大步走上钻台,接过刹把就干起来。王进喜兴奋地对老战友说:“我们要想办法争取大钻机一个月在地球上钻它五个窟窿。我们会有那么一天,打着打着,钻头咕咚一声掉下去,掉到地下大油库里。……”铁人的话说得老战友和工人们心里开了花,井场上一片欢笑。
慰问结束后,王进喜带领慰问团的同志立即赶回大庆。有个同志抱怨说:“老铁太不理解我们的心情了,路过北京,也没叫看一看。”王进喜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不理解我的心情,快快拿下新油田是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咱们可是一分钟也不应该耽误呀!”王进喜回到大庆以后,很快又派出“不卷刃的尖刀”一二○二钻井队和大批物资,再一次支援了新油田建设。
多少年来,许多外国资产阶级“专家”一直在散布“中国贫油”的谬论。王进喜从来听不得这些谎言。他说:“我就不相信石油只埋在外国的地底下。”为了石油,王进喜日日夜夜思虑着,奔波着,战斗着。他身边经常带着一个小本子,每次上级机关开会,他都到技术部门细心地搜集世界各国石油发展情况的资料,详细地摘录:总产量多少,按人口平均数多少,以及打井、采油的新纪录、新技术等等。他仔细研究这些情况,一心想着怎样更快地把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上去。他对人说:“井没有压力喷不出油来,人要没有压力就干不出好的工作来。”他曾反复地设想过应当组织多少个勘探队,多少个钻井队,要在多长的时间内把我国一切可能含油的地方统统普查一遍。
铁人王进喜,把远大的目标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他整天想着党的需要,革命的需要,展望着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美好前景,设想着一个宏伟的目标。他豪迈地说:“总有一天,要使我国石油流成河!”
为革命鞠躬尽瘁,奋战终生
一九七○年四月,王进喜在新油田学习慰问结束,立即又赶到玉门参加石油工业现场会。长时间的过度劳累,使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了。玉门会议没有开完,领导上见他身体很不好,决定派一个医生送他到北京治疗。铁人坐上火车,却一心想着早些赶回大庆去传达会议精神。车过兰州时,医生担心他受不住旅途劳累,再三劝他留在兰州住一个时期,王进喜怎么也不同意。他忍着病痛坚持说:“没啥,病也是纸老虎,顶它一下就过去了,还是赶回大庆要紧。”
十多年来,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一直折磨着铁人,但他从不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领导上多次要他住医院治疗,他总是那句话:“没啥,老病了,工作这么忙,哪顾得上这些?”有一年,他勉强到一个地方住院疗养,可是,没有多久就呆不住了。他觉得耳朵里听不见钻机响,眼前看不见井场沸腾的景象,生活中就象缺少了什么。最后还是提前出院回到了油田。
这一次,他病得很重,经过医生仔细检查,确诊是胃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同志们万分焦急,决定留他在北京住医院。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有关部门集中了北京和一些地方的优秀医生为他治疗。动手术前,领导上把真实的病情告诉了他,铁人镇静地说:“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这没啥了不起,我是共产党员,坚决听毛主席的话,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又鼓励医务人员说:“你们放心大胆治疗,治好了,我继续干革命,治不好,你们也可取得一些经验。”
手术以后,他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常常痛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但他一直用最大的革命毅力坚持学习,一天也不放松。他的枕边经常放着毛主席著作、各种文件和《人民日报》,往往一学就是三四个小时。在病情恶化以后,他还请别人把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写成拇指大的字,继续顽强地学习。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学习毛主席著作。”
王进喜住院整整七个月。他身在医院,心里却时刻关怀着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关怀着大庆油田。一天,他听说我国又发现一处新油田,兴奋极了,他对人说:“我们这个国家就是块宝地,不是什么‘贫油’,是‘富油’啊!一定要抓紧勘探,我病好了拚命再干他几十年。”
中央有关部门和大庆的领导同志去医院看望他,铁人又反复提到新油田的事,并且建议大庆回收队成立一个修理车间,把收回来的废旧钢材、井架和钻机都修复起来,大力支持地方搞石油工业。他说:“我们国家石油工业还不发达,我们要想办法多成立地质队、钻井队,把全国可能产油的地方都普查一遍,浅油层交给地方,深处油层由国家开采,这样上下一起办,大家都发挥积极性,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就更快了……”
医院里的医务人员和大庆来探望他的干部、工人们都说:铁人成天思念的、谈论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国家的石油,大庆的生产,新油田的建设。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也没有离开我国的石油工业!
每次大庆的领导和同志们去看望他,他都要详细地询问:工人们学习怎样?打了多少新井?有什么新创造?还有什么困难问题?
在住院期间,他不仅经常考虑工作上的问题,连职工生活方面的许多细小的事情,也都想得很周到。雨季到了,他问职工家属住的房子漏不漏;冬天下雪了,他问油田边远地区家属住地的供水管线冻了没有;听说有的职工调往新油田工作,他又问他们的家属有没有人照顾;连因公牺牲八九年的工人张启刚远在陕西家乡的老母亲,他都一直挂在心上,问老人家生活上有没有困难。他还深情地对回收队的同志说:“你们回去要养一二百头猪,盖个温室,多种些新鲜蔬菜,逢年过节给每个钻井队送一些去。他们常年在野外打井,最辛苦,流动性大,没有条件搞这些。”
同志们见他说话很吃力,劝他安心养病,先别想这些事。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怎么能不想?……”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
铁人时刻怀念着大庆油田的一草一木和大庆的阶级兄弟。在昏迷状态中,他经常断断续续地自言自语,讲的都是有关大庆油田的事,好象他已经回到了大庆,在井旁工作着,或和战友们亲切地交谈……。一九七○年十一月初,他的病情急遽地恶化了,已经不能起床,还恳切地对守候在他身旁的医护人员说:“让我回大庆看看吧,我想看看同志们,看看大庆油田。”
铁人想念同志们,同志们也想念铁人。他住院期间,每天收到大庆和全国各地的来信,这些信充满了战友的阶级情谊,也带来了许多振奋人心的喜讯。铁人恨不得立即把病治好,和同志们一起去实现发展祖国石油工业的宏伟计划。
可是,正当全国石油工业战线高歌猛进、捷报频传的时候,正当大庆的工人们热切地等待着铁人回去的时候,王进喜的病一天天地更加沉重了。
周恩来总理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听到铁人病危的消息,曾先后来到医院看望他。
燃化部和大庆油田的领导同志、铁人的老战友们,日夜守候在他的身旁。
剧烈的病痛猛烈地折磨着他。铁人用他那顽强的意志,和病魔展开了最后的搏斗。当他从昏迷中再一次苏醒过来时,这位工人阶级的钢铁战士,用他那模糊的眼神看着身边的领导同志和战友们,最后地握住他们的手,用断断续续的微弱的声音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同志们!……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
“要搞好团结,……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不要忘了阶级斗争……
“大庆是毛主席树的红旗,一定要把大庆的工作搞好……”
铁人临终前的遗言,给了人们以巨大的激励和鞭策。在场的同志眼里闪着泪花,心情万分悲痛。
这时候,铁人又用颤抖的手从枕头下边摸出一个小纸包和一个小本子,交给守候在他身边的领导同志:“这笔钱……请组织上花到最需要的地方……我不困难……”当人们打开纸包一看,里面是党组织为他母亲、爱人、孩子长期生病,补助给他的钱。小本子上记着哪年哪月补助多少。这些钱一分也没有动。
看到这情景,同志们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为我国石油工业奋战了一生的铁人,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儿子,毛主席的好工人、好党员、好干部王进喜同志与世长辞了。
铁人逝世的消息传到大庆,成千上万的大庆工人、干部、解放军指战员、职工家属和孩子们,无不万分悲痛。他们谁也不能相信,这个曾经为开发大庆、建设大庆、保卫大庆而英勇战斗的铁人,会永远离开了他那无限热爱的大庆。一连好多天,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追悼铁人大会的会场,一次又一次含着眼泪向铁人的遗像告别。人们怀念铁人,铁人永远活在大庆工人的心里。一个忆铁人、学铁人的群众运动,迅速地席卷了大庆油田。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党依靠着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着这些人对于群众的坚强领导而达到打倒敌人之目的。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
铁人王进喜就是这样一个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先锋战士。
当前,全国“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干部,无不怀着崇敬和自豪的心情,立志“做铁人式的好工人、好干部”,他们把铁人的英雄的一生,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满怀豪情地重温铁人的事迹,缅怀英雄的风貌,使“铁人精神”在千百万人民的心目中,更加发扬光大吧!
 大庆革委会报道组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