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他们是大自然的主人——辽宁复县巴虎边大队努力改变山区面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2-07
第3版()
专栏:

他们是大自然的主人
——辽宁复县巴虎边大队努力改变山区面貌
巴虎边大队位于辽南复县中部的丘陵地带。全大队四千多亩耕地有四分之三分布在沟壑纵横、岭岗交错的贫瘠土地上,历年来粮食亩产在一、二百斤上下。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巴虎边大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年,粮食亩产量由一九七○年的三百零七斤,猛增到六百五十多斤,一跃跨过了“黄河”。社员们高兴地说:“千年穷沟换新装,满沟满坡五谷香,大寨精神结硕果,薄地变成米粮仓。”
一九六九年五月六日,这是巴虎边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这天,巴虎边大队党支部书记戚长祥同志从毛主席身边开完“九大”会议胜利归来。在传达“九大”团结、胜利路线的群众大会上,党支部提出了建设巴虎边的规划。
贫下中农一个个紧攥拳头,表示支持党支部的决定,一定要尽快地改变山区落后面貌。这时,有几个人在背地里议论:这是吹牛皮,说大话。
夜深人静,戚长祥同党支部领导成员一起在灯下商量着,决定用事实教育群众,树立信心,坚强斗志。
一天,戚长祥同各队干部一起来到了第三生产队。这个生产队有一块四十亩号称“火龙岗”的山坡地,碾盘大的石头一个挨一个。文化大革命前,粮食亩产只有一百来斤。文化大革命中,这个生产队在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展开了向“火龙岗”要粮的战斗,把一块块石头刨出来,拣干净,在田间闸起了二十多道石坝,修成梯田。经过一冬奋战,治地四十多亩,一九六七年夺得了亩产四百多斤的好收成。这个生动的事实,使大家打开了眼界,看到了巴虎边的前途。
巴虎边水源不足,每年旱涝丰歉完全由大自然摆布。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戚长祥带领大家来到第五生产队。过去,这个生产队打了几眼井,大都失败了。其中有一眼井的井口比别的井大,打了一丈多深,泉水直涌。大家看了这口井后,受到了启发。戚长祥高兴地说:“以前我们井口打得小,打得浅,所以失败了。如果将井口扩大几倍,打它个三、四丈深,水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于是,巴虎边人民组成浩浩荡荡的治水大军,向大自然宣战。
巴虎边大队党支部和革委会成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支部书记戚长祥和群众一起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打井最困难的是往外取石头,当井打到一丈多深时,一个人从井里扛着百十斤重的大石头到外面需要二十分钟。打一眼二十米见方、四丈深的大井,二十五个人干需要很长时间。戚长祥想,能不能创出一种提高打井进度的方法呢?他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共产党员、老铁匠李贵武反复琢磨,大胆革新,终于搞成了“土吊车”,提高打井效率几十倍,仅用一冬时间,就打成六眼大井,能灌溉一千二百亩平地。
平地实现了水利化,山坡地能不能实现水利化?寒冬腊月,戚长祥带领二百多人,在岚崮河边安营扎寨,准备挖一条十五里长的盘山渠道,引岚崮河水上山。
这是一场攻坚战,困难重重,任务艰巨。党支部副书记徐长敏,是个二十二岁的下乡知识青年。她撂下铁锤抢钢钎,放下铁锹挑土篮,手上磨成一个个大血泡,贴上胶布继续干。干部鼓干劲,群众争上游。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日夜奋战,仅仅用了十六天半的时间,一条长十五华里的盘山渠道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昔日山穷、水穷、土穷的巴虎边,两年发生了巨变:平地六眼大井配套成龙,岚崮河水被拦腰截断,河水通过渠道,自流灌溉着土地,实现了一人一亩旱涝保收田,为夺取农业生产的丰收创造了条件。
复县报道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