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亚得里亚海滨灿烂的明珠——记阿尔巴尼亚全国实现电气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2-10
第6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亚得里亚海滨灿烂的明珠
——记阿尔巴尼亚全国实现电气化
在阿尔巴尼亚,无论在城市或者农村,在白天或者夜晚,我们都被实现电气化后的雄伟景色所吸引:峰峦起伏的山区里,有着一面面明镜似的人工湖,水电站的工人在整洁明亮的机器旁愉快地劳动;在茫茫的林海中,在白云缭绕的高山上,矗起了一个个高压线塔,用钢铁的巨臂把强大的电流送向四面八方。夜晚,新兴的工业城市火光烛天,生产继续紧张地进行。一个个灯火辉煌的山村和分散的居民点,象串串珠珞,点点繁星,闪烁在黝黑的千山万壑之中,使一切显得那么富有生气。
光辉的道路
阿尔巴尼亚人民实现电气化的过程,是一部充满英雄业绩的壮丽诗篇,它集中地体现了阿尔巴尼亚人民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威力。
解放前,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一九三八年,全国仅几个城市有小规模的柴油发电机,装机容量总共才有三千多瓩。在广大的山区,人们只能用松枝照明,或者围坐在篝火旁边,从事各种繁重的劳动。到一九四四年,经过意大利—德国法西斯的破坏抢掠,这些仅有的小电站也已经残缺不全,有的成为一片废墟。
一九四七年,在战争创伤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时候,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当时称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为了迅速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作出了兴建第一个水电站——列宁水电站的决定。当时,整个建筑部门只有十多个工程技术人员,又缺乏各种机械设备,一连串的困难摆在面前。但是党相信,只要依靠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的全国人民,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没有技术力量,他们在干中学;没有炸药,就满山遍野搜寻德意匪徒扔下的废炮弹、炸弹,把炸药一点点抠出来,烘干后使用;没有风钻,他们就抡锤打眼,终于打开了七公里长的隧洞。就这样,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一九五一年,列宁水电站建成了。在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又先后建成了马克思水电站和一些热电站,使发电能力进一步增长。
就在阿尔巴尼亚人民乘胜前进,在马蒂河上修建恩格斯水电站和在南方的萨兰达区修建斯大林水电站的时候,苏修叛徒集团在一九六○年撕毁了已经签订的供应一部分设备的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妄想以此迫使阿尔巴尼亚人民屈服。这时,劳动党中央和政府向全体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发出号召: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工程继续下去,决不能让它们半途而废。党的号召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一批批工人、青年来到工地投入战斗。在斯大林水电站建筑工地,由于缺少水泵,汹涌的地下水曾经十次淹没了正在开凿的隧道。工人们不顾寒冷,跳进刺骨的水中,潜水修理设备和抢运物资,一次次胜利地克服了困难。就在苏修电台还在喋喋不休地重复阿尔巴尼亚人民不可能完成这两项工程的时候,这两个水电站分别在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五年建成了。在这以后不久投产的费里热电站,发电能力比原计划提高一倍。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用自己的劳动给了苏修一记响亮的耳光,赢来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辉煌胜利。
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六六——一九七○年)期间,阿尔巴尼亚电力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三。一九七○年全国装机容量为一九三八年的六十二倍,发电量为它的一百多倍。一九七一年,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水电站开始发电。这一水电站全部建成后,装机容量将比一九七○年以前建成的全部电站的装机容量的总和还要多。阿尔巴尼亚人民为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感到自豪。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光和热的人们
我们在访问中会见了许多电力工业战线上的英雄人物,他们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劳动热情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斯库台区的沃—德耶毛泽东水电站,全国闻名的老铁匠哈齐斯·瓦尔费向我们谈了他的经历:他生在马蒂区的一个山村。解放以前,那里的人民世世代代都住在低矮、阴暗的茅草棚里面,依靠松枝照明。从年青的时候起,哈齐斯就梦想能够把强大的电流送向山区。他听到修建列宁水电站的消息,高兴地带着妻子来到工地,在一片旷野中间生起红炉,夜以继日地劳动着,为工人们打出了一根根钢钎、一个个钻头。以后,他又参加了马克思水电站、恩格斯水电站、斯大林水电站的建设,在每一个工地都洒下了辛勤劳动的汗水。当他来毛泽东水电站时,已经年近六十,人们劝他做轻一点的活,但他坚决不肯。他说:“看到水电站一个个地建成,我就有使不完的劲!”
哈齐斯的四个儿子也象父亲一样,在水电站作铁匠。在建设恩格斯水电站时,哈齐斯有了一个女儿,他给女儿取名“赞特拉莉(意为水电站)”。在毛泽东水电站,他有了第一个孙女,这时电站快发电了,他兴奋地给孙女取名“德莉塔(光明)”。这个普通工人的一家,反映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对发展电力事业有着多么迫切的愿望啊!现在,哈齐斯的四个儿子已经到新的费尔泽水电站工地去,六十四岁的哈齐斯在毛泽东水电站全部建成后也要赶到那里,继续为电站建设贡献力量。
老一代忘我地劳动着,青年人也你追我赶,整个建设工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青年司机易卜拉欣·德里亚,原是人民军战士,在复员后志愿来到水电站工地。他迅速学会了驾驶三十二吨的载重汽车,整天把一车车石子和混凝土运上大坝。有时车辆坏了,工作就得停下来,虽然别的工种需要人,但他们却插不上手。于是,易卜拉欣就向伙伴们提出倡议:每一个司机都学会两种到三种技术,为电站的建设更多地工作。现在,他所领导的卡车队的二十个司机,已经初步掌握了机械工、电工等技术,不仅可以自己修理车辆,在空隙时还可以安装电机。由于阿尔巴尼亚工人这种高昂的劳动热情,毛泽东水电站在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提前一年多正式发电了。历史上经常泛滥成灾的阿尔巴尼亚最大的河流——德林河,终于在英雄人民的面前驯服下来,为山鹰之国的工业现代化和农业集体化服务。
去年,劳动党和政府决定动工修建更大规模的费尔泽水电站。为了迅速修好通向工地的公路,北部和中部各区的人民表现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万七千多人志愿赶来参加义务劳动。马蒂区的合作社社员麦希尔·林纳在出发的前一天女儿去世了,他第二天依然和儿子一起赶赴建设工地。在九天时间中,义务劳动大军挖了六十万土石方,修筑并加宽了四十八公里的公路,劳动量相当于一千二百个工人连续工作一年。现在,费尔泽水电站工程已经开始。在北部普克区一片积雪的原野上,数千名光和热的建设者风餐露宿,进行着让高山低头、让河水改道的英勇战斗。
让党的光辉照亮每一个山村
阿尔巴尼亚全国有二千五百多个村庄。它们有的座落在海拔两千米的高山上,有的处在车辆无法进入的沼泽地带,即使位于平原地区的村庄,解放前也没有一个能用上电。一九六○年,党和政府作出决定:于一九八五年实现全国电气化,让每一个村庄都有电灯照明。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农村电气化建设大大超过了预计的速度。一九六七年底召开的党的五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在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八日实现全国电气化的伟大号召,比原来的远景规划提前了十四年。
全国人民用更加巨大的劳动热潮响应党的庄严号召。工厂、农业合作社、学校和机关都成立了电气化指挥部,人民空军也参加战斗,用直升飞机把电机和器材运到还没有公路的深山区。有的地方连直升飞机也不能降落,当地农民和前来支援的工人、学生就用肩扛,把一个个沉重的电杆送上悬崖峭壁。在山岭巍峨的吉诺卡斯特区,有三千多农民和五百多工人参加了电气化的突击劳动。为了使一千多米高的卡帕勒尔山区用上电,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穆哈默特·朱里和其他工人冒着大风大雪,不分昼夜地连续奋战十七天,终于建成了一个小型水电站。一九六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吉诺卡斯特区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电气化。这天夜晚,千山万壑灯火通明,歌声笑语终夜不息。六十多岁的老大娘哈马莉娅·科诺米,虽然双目已经失明,也兴奋得不肯休息。她说:“我虽然看不到,但我从心里感到党和恩维尔给我们带来的光明和温暖。”
吉诺卡斯特区实现电气化后,其他各区也相继提前完成了电气化计划。在北方的一些山区,有时为了给一户人家接上电,要在陡峭的山上竖立十几根电线杆。但所有的困难都被战胜了。一九七○年十月二十五日,阿尔巴尼亚全国不仅各个村庄,而且散居的每一户人家都安上了电灯。在实现全国电气化的过程中,阿尔巴尼亚人民修建了两千多个小型变电所,架设了近一万公里的高压线。连接每一户人家使用电线的总长,可以绕地球一圈多。
今天,在群峰耸峙的山区,办起了一个个小的工厂、作坊,电锯的轰鸣震醒了千年沉睡的森林。在一天劳动之后,合作社社员们聚集在灯光明亮的文化馆,学习党的文件或者进行各种文娱活动。抚今思昔,人们对党倍加热爱。他们纵情高歌:
岩石在欢呼,
群山在歌唱。
炽烈的灯光高空普照,
深山区升起不落的太阳。
松明灯的时代已经过去,
祖国啊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我们不会忘记是谁把光明带进深山,
把最美丽的歌献给您——
亲爱的党!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毛泽东水电站头两台水轮发电机组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成立三十周年前夕开始发电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