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凯歌——记海河流域老灾区静海的巨大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2-17
第3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凯歌
——记海河流域老灾区静海的巨大变化
在冀中的千里平原,在海河流域的老灾区,到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变化,显示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决策的英明和威力;这变化,是千百万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劳动得来的丰硕果实。
静海县的变化,就是海河流域整个老灾区变化的一个缩影。关 键 在 路 线
解放前,静海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春天盐碱白茫茫,秋天雨涝水汪汪;年年春种秋不收,十年九灾去逃荒”。那时候,广大劳动人民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和严重的旱涝灾害,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翻身当了主人。可是,严重的旱、涝灾害还不断袭来。人们同自然灾害作了顽强的斗争,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六三年,全县每年都有一半的劳动力投到治水工程上,一心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但是收效却不显著。问题在那里?问题出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上。他们对抗毛主席关于“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指示,对海河南系各河的水“分割治理”,只蓄不排,搞什么“从渤海湾到太行山,层层设防,层层筑坝”,结果群众力气花得不少,但排水出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始终没有能很好摆脱“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被动局面。
就在静海县人民同自然灾害搏斗的关键时刻,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
毛主席的号召象一声春雷,激荡着千百万海河儿女的心。人们联系毛主席关于水利事业的一系列教导,热烈地讨论着。“一定”,毛主席就是要我们下定决心,毫不动摇;“根治”,就是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根据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全面受益,来一个彻底治理。就这样,人民群众在毛主席伟大号召指引下,冲破了修正主义路线的束缚,顽强地同旱、涝灾害展开了斗争。
一九六五年,经过勘测设计,河北省根治海河主体工程的第一仗——黑龙港地区排涝工程,在距静海县一百多里外的地方打响了。四十多万社员群众,扛着工具,推着胶轮车,带着河北省四千多万人民的共同心愿,来到了工地上。工地变成了沸腾的闹市,人群组成了几百里的长龙。他们风餐露宿,艰苦奋斗。三个冬春,就从平地上推走了十多亿方土,提前二年完成了黑龙港河系九条骨干河道和较大支流三十五条、小支流一百八十三条的除涝配套工程,完成了海河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暴发洪水最多的子牙河系的防洪、排洪工程。这些工程,可以排除黑龙港河系一千六百多万亩耕地面积上的沥涝,可以使子牙河系三千五百万亩耕地免除洪水的威胁,它使千百年来的洪水、沥涝改变了流向,在静海县以南扭头向东,顺着新开的渠道和引水河流入渤海。其中,最大的子牙新河,长达二百八十六华里,宽五到七华里,引洪量可达九千到一万个秒立方,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流量的人造引洪河。
从此,这个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变化,是人们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一些饱受水患之苦的老年人,开始听到建成了这样宏伟的水利工程时还有点不敢相信。直到成千上万的治河民工从百里外的工地回到家乡,绘声绘色地说起子牙新河南北宽得望不见对岸,东西长得三天也走不到海滨尽头;直到当年夏汛时节,亲眼看到年年遭灾的一些地方的洪水沥涝不到正常年景的十分之一,他们这才相信真的变了,并且坚信,这是永远地变了!
群 众 的 力 量
静海县人民深深懂得“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深远意义。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连续几年转战南北,挖河渠,修闸涵,打机井,建立扬水站,使这个历史上的灾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但是,自然面貌的变化并不平衡。涝的问题解决了,盐碱的危害却一时还未能治住它。
因此,前年秋收前,县委书记孙志远到运河以东总结群众改土治碱的经验。县委认为,运河以西的一些地区,土地比较肥沃,解决了排灌的问题,就掌握了农业大幅度增产的主动权;可是运河以东独流减河和马厂减河汇流的大三角地带,面积达一百一十多万亩,“风起硝烟遮天日,六月遍地是白霜”,盐碱灾害最为严重,种的庄稼常常很难保苗。怎样治理当地的盐碱,是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次他从贫下中农那里了解到,运河以东的排水干渠这几年经过疏浚后,当地盐碱的程度有所降低,庄稼长势有了新的变化。
孙志远和县委其他几个常委来到运河以东的排水干渠上,只见两岸伸展着绿色的田野,庄稼确实比往年有很大起色。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大渠两边百米以内的玉米、谷子,普遍比其他地方要高一头,也更加长得葱翠喜人。这使他们受到启发:是不是这里的盐碱,都已随着灌溉、雨淋排走了呢?
他们来到陈官屯公社访问了许多贫下中农,大家都兴奋地谈论这件事。贫下中农说,过去修筑台田治碱,没有排水渠道,积碱还是排不出去。这盐碱是随水来的,也还得随水而去,运河以东排水干渠两边的地,就解决了排碱的问题。有的人提出:“要是能在运河与运河以东排水干渠之间,再修一条能排能灌的大渠,那就更好了!”还有的人说:“这运河以东,要是建成深渠河网化,就不愁这盐碱治不了!”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这个问题,孙志远和县委的其他同志,又同这一带十个公社九十四个大队的上百个贫下中农举行了座谈,结合实际认真地总结了碱随水来,又随水去的规律。县委根据和群众一起总结的经验,并且考虑到这里春旱、夏涝的情况,决定再修一条大渠。这个决定得到了贫下中农的坚决拥护。
秋后,修渠的战斗打响了。各级干部水里指挥,泥里战斗,两万多名修渠民工不怕艰苦,英勇奋战,四十天的任务二十天就完成了。冬季还没有到,一条长达八十六华里的大渠建成了,由于采纳了贫下中农的建议,这条渠挖得又宽又深,除了用于排水排碱外,还可以引水灌溉,蓄水抗旱,滞沥抗灾,两岸社队的贫下中农都称它是幸福渠。
这条大渠刚刚建成,贫下中农又要求趁热打铁,在运河以东排水干渠东面,再修一条长达百里,纵贯全县南北的大渠,以便更好地排水排碱,引水灌溉。当时天气越来越冷,但报名上工的社员却越来越多。原来计划两万人上工地,但很快就增加到三万、四万,最多时工地上达六万多人。庞庄子大队贫农社员王克信祖孙三代一起争着上了工地;东尚码头大队女社员陈秀凤结婚刚六天,也积极和大家一起挥锨上阵。人们在大雪纷飞中挥舞锨镐,数九寒天汗湿衣裳。真是人心齐,泰山移,这条大渠的开拓工程只用十五天功夫便完成了,充分表现了静海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和英雄气概。
灾 区 绘 新 图
静海人民重新安排大地的战斗节节取得胜利。几年来,他们一条河渠一条河渠地治理,排灌工程一片农田一片农田地配套,先后疏浚和开挖了大的主干河渠四十六条,建立大型电力排灌站四十八处。三百多条支渠,数以万计的斗渠和毛渠,以及数不清的小扬水站,连接着主干河渠和大面积的农田,已经把五十六万多亩耕地变成了能排能灌的旱涝保收田,平均每人有水浇地一亩半。排水能力,昼夜之间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万方。
在男劳力奔赴大渠工地的时候,妇女们担负起了建设条田和开挖支、斗、毛渠,使排灌工程配套的任务。她们顶风雪,战严寒,挖冻土,斗流沙,斗志昂扬。梁头公社组织起一支六百多人的“红色娘子军营”,几年间挖了支渠、斗渠三十五条,平整了数万亩土地,把坑洼不平的大地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植树造林,美化园田。
由于发挥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静海县的农田基本建设进展很快,全县台田与条田发展到七十二万亩。过去一向“植树不见树,造林不见林”的地方,现在灌木成丛树成行,盐碱荒地披上了绿装。
人们看到静海县今天的崭新面貌,无不欢欣鼓舞。他们说,过去,人们在这里搞建设,就象在沙滩上建房屋一样,总是提心吊胆的,任凭你费了多么大的苦心,洪水一来,一切心血就几乎白费。现在是大不相同了。有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人们的命运要由洪水来摆布的状况就结束了。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我们把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现在,静海县的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可是,象过去那样的灾害,却已经成为历史上的陈迹了。今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纵横全县的排水灌溉渠道,渠渠相通;大大小小的电力扬水排灌站,星罗棋布。人们向往了多少年的遇涝排水、遇旱有水的完整的排灌渠网,在静海的大地上出现了。农业生产正沿着高产稳产的大道阔步前进。一九七一年,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两亿四千多万斤,相当于解放初期一九五○年到一九六三年十三年平均年产量的二点七倍。一九七一年,静海县向国家提供了三千六百多万斤商品粮,社、队集体的粮食储备也增加了。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