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戈壁滩上清水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2-21
第3版()
专栏:

戈壁滩上清水流
在昆仑山下的大沙漠里,飘扬着一面农业学大寨的红旗——新疆民丰县立新公社。
这个公社所在的地方,是一块四周被戈壁沙包包围着的小绿洲。长期以来,完全依靠齐基罕河和叶亦克河的洪水灌溉农田。但河水很少,枯水期长达八个月,严重地阻碍着生产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河上游的泉水引下来。
在历史上,他们曾经三次开挖阿克塔什引水渠。
解放前,这个地方名叫“沙吾则克”,翻译成汉语,就是“地狱”。那时,反动统治阶级强迫贫下中农为他们挖渠引水。滚滚黄沙不知吞没了多少劳动人民的生命,渠也没有挖成。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解放后,这个被人称为“于田边上的一块荒地”的民丰县的广大贫下中农,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为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更多贡献,多次提出开渠引水的建议。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贫下中农挖渠引水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地被压了下来。一九六○年九月,贫下中农冲破重重阻力,终于争取到当时专区和县的领导同意了他们兴修水利的要求。可是,贫下中农提出的多快好省的施工方法,还是没有被采纳,而要群众按“专家”提出的少慢差费的办法干,结果,四百多人干了四个多月,还是没有引来一滴水。最后,又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下,阿克塔什引水工程被宣判了“死刑”。
贫下中农不服这个气,一九六一年春天,又一次组织水利队伍进入工地。结果,由于领导上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渠还没修成就被大水冲垮了。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革命群众同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们决心改变干旱缺水的面貌。这个意见得到县和公社领导的支持。公社干部和群众一起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明确了过去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他们决定重新兴修这个水利工程。消息一传出,报名参加这个工程的就有一千多人。
水利工地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戈壁滩,气候变幻无常。晴天,骄阳似火,石头烫得象火炭。阴天,时而狂风四起,飞沙走石,时而大雨倾盆,有时架起的柴火被大风搬了家,水烧不开,饭做不成……。但是,困难再大,也难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贫下中农,他们满怀革命豪情日夜奋战。
公社干部批判了唯心论的先验论,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为正确地制定施工方案提供了许多第一手材料,据以修改了原定计划。按照原计划,要用红柳修筑拦河坝将齐基罕河堵住,把全公社的主要运输力都动员起来也得干一个多月。而且,把河道全部堵死,洪水一下来,很可能把拦河坝冲垮。后来,他们与群众共同研究,决定顺河岸挖一条渠道到河里去,让河水自动流进明渠,利用水力冲沙,边冲边挖,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了。
六十多里长的明渠,要穿过戈壁滩,劈开上千个沙包,困难确实不少。贫下中农豪迈地说:“沙包大,我们的决心更大;石头硬,我们的胳膊更硬!我们有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天大的困难也难不倒!”四大队十二名贫下中农开挖的一公里长的地段里,横躺着八十多个沙包,需要挖掉的沙包的高度加上渠深就有五米。挖些沙子扔上去,又有许多沙子流下来。贫农社员买买提热衣木库尔克用毛主席教导的老愚公精神鼓舞大家的斗志,十二个人艰苦奋斗了一天一夜,终于把八十多个沙包都劈开了,水终于从这里流了过去。
利用水力冲沙挖渠,既快又好;但水经常冲破渠道乱跑。贫下中农为了堵水,日夜奔走。干部“命令”大家休息,但谁也不肯坐下来。
经过艰苦奋战,去年九月,滚滚清水流进了立新公社的土地,贫下中农世世代代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斗争锻炼了人民,人民夺得了胜利。立新公社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正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继续前进。
民丰县报道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