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欣欣向荣的新盘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2-22
第4版()
专栏:

欣欣向荣的新盘锦
辽宁南部,渤海湾口,辽河三角洲上,有一片方圆五千多平方公里的退海平原,这就是盘锦地区。
解放前,这里是东北有名的“南大荒”。连片的荒原和碱滩,常年沉睡着;开发的少量耕地,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盘锦人民响应毛主席关于“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进行工农业建设,使这个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的荒原和碱滩,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人烟稀少的涝洼塘,变成新的工业区;旧社会的放牛娃、苦长工,如今成了工厂、国营农场、人民公社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辽阔的盘锦大地,呈现着一片生气勃勃的兴旺景象。
盘锦是个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地方。这里,虽然地势平坦,有大片荒地可以开垦,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是,解放前历代反动统治者一不治水,二不治碱,使这里灾害连年不断,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
解放后,盘锦人民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兴修水利,根治盐碱,开发荒原,扩种水田,在十几条河流上,修建六十多处排灌工程,逐年改造沼泽地和盐碱滩,使盘锦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大地振奋了盘锦人民的革命精神。他们决心以自己的双手,继续开发荒原,建设高产稳产田,让“南大荒”尽快变成欣欣向荣的新盘锦。
一九六八年,成千上万的治水和垦荒大军,向全区十几条大小河流和茫茫碱滩、荒原进发。这个地区的双台子河,是辽河的支流,横贯盘锦,流入渤海。春季天旱少雨,河水枯竭;每逢雨季,河水出槽,海水倒灌,泛滥成灾。在兴修农田水利的高潮中,盘锦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胜种种困难,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上能走车、下能行船的拦河、蓄水、防潮的大型河闸,使这条害河变成了利河。
三年来,盘锦人民共修建排灌干渠一万五千多条,建成大、中、小型桥、涵、闸、站四千多座,开垦碱滩、沼泽地二十四万亩,改旱田为水田十六万亩。大小河流的整治,一个个水利工程的建成,结束了这个地区“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历史,为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九七○年,全区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八;一九七一年,在遭受风、雹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又超过了丰收的一九七○年。最近四年中,全区向国家交售的粮食,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十年交售粮食的总和。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林、牧、副、渔各业的兴旺。几年来全区造林二十一万多亩,建起果园十多处;除社队发展了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外,全区还建成两个大型畜牧场,四个苇场,十多个能蓄水养鱼的水库。丰收季节,盘锦大地的水稻一片金黄,连片的苇田里芦花荡漾,呈现着一派喜人的景象。
解放前,盘锦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仅有的一个生产包装纸的小工厂和几座简陋的粮米加工厂,在日寇的残酷压榨下也接连倒闭了。
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盘锦人民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阔步前进,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正在积极加快工业建设的步伐。近三年多来,全区共新建扩建大、中、小型工厂一百多个,建筑面积几乎等于前二十年的总和。从机器制造、农机制造、建筑材料、化肥、轴承等重工业到造纸、制药、制革、酿造食品等轻工业,都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地迅速发展起来。东方红农机厂,是在几个小铁工厂基础上建成的。开始,没有大型厂房,缺乏现代设备,条件很差。工人们为了尽快地造出农业生产急需的机器,一边修建厂房,一边制造设备,一边进行生产。三年中,他们改革制造了几十台设备,修建了三千多平方米的厂房,使只能生产炉钩、炉铲的小铁工厂,变成了能成批生产农业机械和车床、刨床的农业机械厂。当年的打铁工人李宝成、赵允堂和赵永金,现在成为工厂的党总支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和车间主任。他们同工人一起,研究制造的“图强牌”起重滑车,已经成为畅销国内的先进产品。这个地区的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也建成了一批为农业服务的小型工业企业。一些场、社的工厂还能制造脱谷机、扬场机等农机具。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过去,盘锦没有一条铁路和象样的公路,仅有的几条土公路崎岖不平,雨后三天不能通车。盘锦地区革委会成立后,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带领群众在短时间内就修成了一条一百零四公里长的铁路,七百多公里的公路,使盘锦地区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在建设新盘锦的斗争中,城镇居民和各行各业人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光辉照耀下,自力更生,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使消费的城镇变成生产的城镇。
田庄台镇的变化,就是一个例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全镇一万五千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六千人,个体生产者、小商小贩和闲散人口就占一半以上,每年全镇需要国家供应三百八十多万斤粮食,五百多万斤蔬菜,二十五万斤肉类。近几年来,全镇各行各业人员和居民,坚定地走“五·七”道路,自己动手,修水利,开荒地,治盐碱,大办农业,力争粮、菜自给。
这个镇太阳升街的居民,以大寨为榜样,学大庆家属的革命精神,冬天顶着寒风,夏天冒着烈日,每天徒步几十里,到渤海边盐碱滩上修水利,开荒地,一九七一年收获水稻一百多万斤。
在田庄台镇,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各行各业,也都走上了“五·七”道路。全镇各行各业人员和街道居民一起,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共修建水利工程二十三处,排灌渠道一百一十多条,在渤海边上建起旱涝保收田八千亩,一九七一年产粮四百七十万斤,平均亩产过了“黄河”,养猪三千一百多头,养鱼十三万多尾,还收获蔬菜五百多万斤,实现了全镇粮、菜、肉自给,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田庄台镇的工业生产,在《五·七指示》光辉照耀下,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文化大革命前,全镇仅有几家铁木社,现在已经有了五十多个小工厂和车间。街道居民办的二十五座小工厂,一九七一年工业总产值达三十三万多元。田庄台由消费城镇变为生产城镇的经验,很快在全区推广。几年来,全区各城镇开荒种地三万二千七百多亩,仅一九七一年就收获粮食一千八百多万斤。在改造旧城镇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大大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