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草原上的“驼背商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2-24
第2版()
专栏:

草原上的“驼背商店”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辽阔的达尔罕草原上,常年来往着一支流动售货的骆驼队。人们听见它那清脆悦耳的驼铃声,就深情满怀地说:看,我们的“驼背商店”又来了。
三年来,“驼背商店”的同志们,不避风沙、酷暑和严寒,踏遍达尔罕草原近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行程两万余里,把生产工具、生活用品送到牧场的各个畜群点和附近牧民的蒙古包,被群众誉为:草原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
把商品送到牧工的家门口
白音塔拉牧场是一个较大的国营牧场。它的三十多个畜群点和两个农业点,分布在近三千平方公里的达尔罕草原上。文化大革命前,只有场部所在地有一个商业代销点,牧工们购买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都得骑马或赶上大车到场部,近则四五十里,远则一百多里,往返一趟得花两天时间,既浪费人力,又耽误生产。
一九六八年冬,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和《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白音塔拉牧场同满都拉公社供销社挂钩,办起了“驼背商店”。这个“商店”由商业部门供给货源和资金,牧场自己配备干部和工作人员,用骆驼队把商品送到各个畜群点,直接为牧场的生产和牧工们的生活服务。
不久前,我们访问了长工出身的老牧工、“驼背商店”的售货员王富元。他激动地向我们说,解放前那些诈骗成性的奸商,用一包针换走一只羊,用一块砖茶牵走一头牛!过去达尔罕草原上曾流传着“千里草原阔无边,牧民生活似油煎,王公巴彦吞血汗,奸商杀人不眨眼”的民谣。那时,贫下中牧多么盼望翻身得解放,多么渴望草原上能有自己的商店啊!
王富元接着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公社建立了供销社。从此,牧工们可以在自己的商店里买东西了。可是,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离供销社较远的畜群点,牧工们买点生产、生活用品仍有不少困难。现在有了“驼背商店”,牧工们就方便了。
王富元接着叙述了自己送货下畜群点时碰到的种种动人情景:
打井突击队的青年牧工扛上亮铮铮的铁锹,骑马跑出老远,还回过头来喊道:“同志,谢谢你给我们送来了急需的工具!”
两位老牧工买到了砖茶,紧紧地拉着售货员的手说:“咱们牧场按毛主席的指示办起了商店,把货物送到牧工的家门口,方向正,路线对,可要走到底呀!”……
时刻不忘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驼背商店”的同志们在流动售货过程中,不断宣传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批判“为卖货而卖货”、“只管赚钱,不管路线”的修正主义观点,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商业工作。每当毛主席的指示和党中央的战斗号令一发出,他们就迅速宣传到蒙古包、畜群点。放牧员白天不在家,他们就到牧场上去传达。
一九六九年春天,毛主席在党的“九大”发出了“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伟大号召。“驼背商店”的同志们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一喜讯,马上用蒙汉两种文字记录下来,骑着骆驼奔跑在茫茫草原上,及时把毛主席的号召送到全牧场的各个畜群点。
“驼背商店”的同志们既当售货员,又当宣传员,还当扫盲教员。他们坚持了这样一条原则:越是偏僻的畜群点越常去,越是大忙季节越常去,越是文化低的地方越常去。远离场部六十多里的一个畜群点,共有三户牧工,三户之间又相距三四里远,不好集中学习,“驼背商店”的同志们把货送去以后,总是挨家挨户辅导他们学习。
一次,他们到畜群点售货,在一位牧工家吃饺子。吃饭中,主人歉然地说:“这饺子缺调料,没酱油,味不香。”一句话引起了他们的深思,心想:牧工们成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为革命放牧,却吃不上调料、酱油,这不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差距吗?
为了尽可能满足广大牧工生产、生活所需的商品,他们除了在流动售货中广泛听取意见外,还专门抽时间到畜群点参加劳动,了解牧工的生活。去年春天,他们到畜群点放牧,发现一个牧工家属跑到五里以外去借针补衣服;牧工们生了病不能及时买到药;生产忙顾不上去买咸盐而吃淡饭菜。……一桩桩,一件件,他们都记在心上。晚上,他们同牧工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教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同时认真地从工作上找问题,从世界观上找原因,虚心倾听牧工们的批评建议,制订改进工作的措施。从此“驼背商店”的商品由十几种增加到一百多种,从生产工具到生活用品,象牧工生活中常用的砖茶、酱油、煤油、手电,以及信封、邮票、针线、纽扣、中西成药等,他们出发前尽量想周到,能带上的都带上。同时他们还带了两个本子:一个缺货登记簿,专门登记缺货的品种、数量、规格,待下一次送来;另一个是布料选购簿,上面有几十种花色品种的布料样品和价格,让群众能及时买到满意的衣料。
尽可能为人民办好事
凡是牧工和附近贫下中牧需要的,经过努力能办到的事,“驼背商店”的同志们,都努力去办。
“驼背商店”的工作人员本来就是牧场的职工,他们和广大牧工亲如一家。平时除了主要当好本牧场生产、生活的后勤外,碰到牧民有困难,他们总是尽可能去帮忙。贫牧达来扎布的爱人生孩子,他们中有经验的人去接生;李小龙的小孩得了急病,他们连夜出外请医,一忙一个通宵;老牧民的被褥脏了,他们帮助拆洗;青年民兵的头发长了,他们去义务理发;他们还主动帮助贫下中牧放羊、打草、接羔、配奶、剪毛、起羊粪,样样都干。……
在流动售货的同时,“驼背商店”承担的“额外任务”何止十件八件!去年二月,牧场水利工地需要炸药,他们骑上骆驼就去采购。草原上的气候瞬息万变,他们在途中碰上了暴风雪,“白毛风”打在脸上象刀割一样疼,连眼睛也难睁开。他们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迎着呼啸的狂风暴雪,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及时送去炸药和牧工需要的商品。
“驼背商店”的同志们,在牧场党支部和上级供销社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日夜奔波,为人民服务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内蒙古乌盟商业局 乌盟革委会报道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