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杭州工业蓬勃发展 昔日消费城市变为社会主义新兴工业城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2-25
第2版()
专栏:

杭州工业蓬勃发展
昔日消费城市变为社会主义新兴工业城市
新华社杭州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四日电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杭州市广大劳动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把昔日的消费城市逐渐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这座屹立在东海之滨的城市,现在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汽车、火车、轮船满载着各种工业原材料,送进各个工厂,又装满各种工业产品运往祖国城乡。一九七一年,杭州市的工业总产值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十七点七倍,比一九六五年增长百分之七十九;重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解放初期的百分之三左右提高到去年的百分之四十一。
在旧中国,杭州一直是个供人游玩的消费城市,是地主、资本家的“天堂”。解放后,杭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决心把这座消费城市改造成为工业城市,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一九五六年,全市胜利完成了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九五八年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杭州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基本建设,出现了一座座崭新的厂房。现在,这个城市已经能够制造成套制氧设备及一些交通工具和比较精密的工作母机。过去缺门的冶金、基本化学、橡胶、电子、玻璃、日用金属制品等工业,都陆续建立起来了。整个杭州市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城市。
杭州素来享有“丝绸之府”的盛誉,丝织工艺历史悠久,尤以织锦工艺闻名中外。可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下,杭州市的丝绸工业却日趋衰落。到解放前夕,这里的丝绸厂大都是一家三、五张机,操作靠“手提足蹴”,印染靠“一口缸两根棒”;论品种,寥寥无几;论产量,只及一九二六年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解放后,奄奄一息的丝绸工业犹如枯木逢春,迅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丝绸工业系统,缫丝、织绸和印染,都大大提高了技术。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杭州市的生丝产量相当于解放初期的八倍以上,绸缎产量相当于解放初期的九倍以上。新建的化学纤维厂生产的人造丝比全市蚕丝还要多两倍。
在西湖之滨,宝石山下,有一座被人们赞扬为“花园”的工厂,这就是以生产丝织工艺品著称的东方红丝织厂。解放时,这个厂只有四十多个职工,十多台笨重的手拉机,生产濒于绝境。解放后,这个工厂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经过一百多次试验,制成一台双面八梭箱丝织机,能够在同一纬度内连续投十五种颜色,功效比手拉机提高十二倍。几年来,这个厂先后进行了十六项重大革新,创造了一百一十四台操作方便,效率较高的新型织绸机,使丝织工艺品的产量有了很大提高,花色品种达到一千多种。人们踏进这个工厂的车间,只见台台织机如彩练飞舞,匹匹绸缎象花团锦簇,工人们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丝绸工艺图案设计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优良传统,显示了高超的技艺。
在古运河畔,新建的一座丝绸印染工厂,和东方红丝织厂遥相呼应。在这个厂里,一颗颗洁白浑圆的蚕茧送进机器,出来时已变成一匹匹五彩缤纷的绸缎。单是这一个厂的产量,就相当于解放初期全市丝织工厂产量的总和。
在发展以丝绸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的同时,杭州市的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艮山门外,锅炉厂、铸锻厂、汽轮机厂、制氧机厂、轴承厂、重型机械厂、钢铁厂等,栉比相连。现在,这个城市已能生产制氧机、炼钢炉、汽轮机、汽轮发电机、球磨机、发电锅炉、电气仪表、变压器、柴油机、化肥设备、纺织机械、化工机械、汽车、拖拉机、内河船舶和各种金属切削车床等一系列产品。
杭州市广大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成绩。杭州机床厂解放前只有二十四个职工,四台皮带车床和一张钳桌,只能生产一些推粪车之类的产品。解放后,工人们建起了铸造、锻造、热处理、金工、工具制造等车间,生产出数十种机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厂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狠批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推行的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群策群力,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制造出具有先进水平的精密平面磨床。杭州制氧机厂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采用先进技术,制造成功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全钣式制氧机。这些大型精密产品的制成,标志着杭州市的机械工业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近几年来,杭州市机械、化工、轻工等工业部门,还积极帮助郊区社、队发展“五小”工业,建立区、社、队三级农业机械修理网,支援人民公社实现农业机械化。现在,杭州郊区已拥有拖拉机、电耕犁、打稻机、粉碎机、排灌设备和各种制茶机械等农用机件一万一千多台。机耕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八,实现了机电灌溉的农田达到百分之八十五。随着工业的大力支援,农业生产更上一层楼。去年,虽然遭到严重的旱、涝、病、虫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粮食平均亩产量仍然达到一千一百多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附图片)
杭州发电设备厂认真执行“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开展技术革新,为浙江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新设备。这是工人们正在对六千瓩水轮发电机锭子嵌线。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