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写英雄先学英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3-05
第4版()
专栏:

写英雄先学英雄
江西省上饶地区文工团
积极发展文艺创作,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让工农兵英雄人物占领舞台,是关系到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一个重要问题。几年来,我们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把搞好文艺创作作为剧团斗、批、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要抓文艺创作,必须抓好创作人员世界观的改造。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创作人员只有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认真改造世界观,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才能真正做到为工农兵而创作,才能创作出为工农兵所欢迎的文艺作品。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我们遵循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首先举办学习班,组织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展革命大批判,使大家进一步认识文艺创作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意义。在思想认识有了提高后,我们又组织大家深入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通过劳动、参观、访问、听工农兵忆苦思甜,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亲身感受工农业战线上热气腾腾的斗争生活,认真学习工农兵一心为革命、一切为革命的崇高品德。这就使大家真正认识到:我们这个时代是工农兵英雄人物风起云涌的伟大时代,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斗争生活,歌颂这个伟大时代里的工农兵英雄人物,是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同志们的思想感情逐渐起了变化,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提高了,为革命而创作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同志们背起行李,跑遍全区几十个先进单位,一面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劳动,了解工农兵的斗争生活,学习工农兵的高贵品质,刻苦改造世界观;一面下苦功进行琢磨、研究、提炼,热情地为工农兵而创作。为了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大家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在农村,有时没有桌椅,就伏在锅台上写,坐在树墩上写。我们在创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就会满腔热情地千方百计地去歌颂工农兵,努力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相反,站在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立场,就不可能真正地为工农兵群众而创作,当然也就不可能塑造出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明确了为工农兵而创作的方向,有了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的愿望,并不等于解决了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全部问题。对于文艺工作者说来,特别重要的是解决感情问题。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这是在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中要随时注意的大问题。有一次,几位演员到解放军某部学习和深入生活以后,写了一个反映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斗争中为抢救阶级兄弟而英勇献身的文艺节目。由于作者从资产阶级的感情出发,在刻画英雄战士与山洪搏斗时,用了许多不恰当的细节和词句,歪曲了英雄形象,受到部队指战员的批评。他们严肃指出:“你们和英雄缺乏共同的感情,缺乏共同的语言,所以写不出好戏。”指战员中肯的批评对我们触动很大,使我们联想到很多问题:为什么有些同志在深入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时,往往对英雄人物缺乏深刻的理解,写英雄人物总是写得不象?为什么有的同志在创作时总是把反面人物写得比正面人物生动?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反复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著作,学习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都不单纯是创作技巧问题,而是阶级感情问题,是世界观问题。正因为我们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思想不了解、不熟悉,缺乏共同的思想感情,没有共同语言,因此就无法理解工农兵英雄人物的英雄行为,更无法在作品中揭示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写的作品,就必然是用自己未曾得到彻底改造的小资产阶级感情去代替英雄人物的无产阶级思想感情,在写英雄人物时也就必然会出现“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现象。不彻底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不转变自己的思想感情,怎么可能塑造好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呢?到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首要任务是学习工农兵和改造世界观,而不是忙于抓本子。如果首先想的是“写个本子出来教育群众”,而不是接受再教育和改造自己,那就非失败不可。在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时,必须以工农兵英雄人物为榜样,努力增强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感情,把自己的立足点移到工农兵方面来,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工农兵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比较成功地刻画出他们的精神品质,比较好地塑造出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灿烂光辉的工农兵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文艺工作者必须在接近和了解工农兵群众的过程中,虚心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把工农兵英雄人物作为自己学习和改造世界观的好老师,把工农兵的英雄业绩作为自己学习和改造世界观的好教材,把创作的过程变成学习和改造自己世界观的过程。只要我们努力遵循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经历一个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我们的思想感情就一定能逐渐地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就能塑造出工农兵英雄形象。
在创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工农兵群众是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最好的教师。有一次,我们准备写一个剧本,塑造一位老贫农的英雄形象。当时,根据创作人员了解的材料,决定写一个一心为革命种田、为集体当家的老贫农。但是,我们只孤立地写了几个个别事迹,而没有写出这位老贫农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激烈搏斗中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当地领导同志看了初稿以后,一致指出:剧本没有反映出先进的贫下中农的思想境界。根据当地领导同志的意见,我们又深入到农村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许多贫下中农为执行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英勇斗争的动人事迹。我们在重新创作的过程中,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帮助,演出时,又请部队指战员、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进行审查和修改,使这个剧本的质量不断提高。
广大工农兵群众真正是文艺的主人,他们对文艺创作最有发言权和修改权。革命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工农兵群众,才能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受到工农兵的再教育,促进世界观的改造,才能使文艺作品精益求精,逐步地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