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春色满循化——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各族人民战天斗地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3-06
第3版()
专栏:

春色满循化
——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各族人民战天斗地纪实
高耸入云的积石山下,滔滔黄河水滚滚东流。在群山重叠的河谷地带,有一个学大寨的先进县——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循化境内平均海拔两千二百多米,素有“干循化”之称。过去,“水在下面流,人在岸上愁”,农业生产极其落后。今日循化,到处是一派生气勃勃的革命景象:一台台拖拉机、脱谷机、抽水机的轰鸣声,在山谷回荡,一条条环山渠道蜿蜒伸展,把清清的流水源源不断送进农田。一九七一年,这里虽然遇到了较大的旱灾,但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林牧业也有了新发展。
一九七○年秋,循化县委领导成员学习了《人民日报》的《农业学大寨》社论后,认真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昔阳面貌能改变,循化为什么不能改变?他们认识到,只要县委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洗刷唯心精神,破除懒汉懦夫的世界观,就能带领群众改变“干循化”的面貌。
为了统一领导思想,树立雄心壮志,县委书记魏家林,同县委副书记马志科一道,迈开双脚,到偏僻的山区去进行调查研究。他们走访了全县的山区公社,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仔细察看了山山水水,重新认识循化。过去他们认为循化干旱缺水,实际观察的结果,却使他们得到很多启发:循化境内的三十多条山沟,几乎是沟沟有水源,“干循化”原来并不干;只是由于沙石的渗漏和降雨不均匀等原因,才造成了缺水。要打好农业翻身仗,一定要搞山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通过调查分析,县委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但是,山区水利建设究竟怎样搞?他们心里还没个谱。为了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他们又继续深入基层,向贫下中农和干部学习。
道帏山区的五曼道大队,历来缺水,东西一条十多里长的山沟,一下暴雨,洪水卷着石头奔泻而下,而平时只有一股细流。在学大寨运动中,贫下中农筑起了一条二十五米宽、十米高的人工坝,拦腰闸住了山沟。在工程即将完成的时候,不料一场山洪冲垮了坝基,前功尽弃。但是,五曼道的贫下中农并不灰心,他们总结了失败的教训,重选筑坝地点,又干了起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两个可蓄水七千立方米的涝池修建成功了,使三百亩水地的灌溉得到了改善。
魏家林同志发现了这个典型,受到很大启发。他想:循化山区同五曼道这样相似的大队,不下四分之一。五曼道的干部、群众的革命精神和治水的经验,在全县山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只要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就不难改变山区面貌。经县委研究,在全县山区推广了五曼道的经验,掀起了治山治水的高潮。
起台堡大队位于海拔三千米左右的山区,十年九旱,以前,很多人认为起台堡无法引水。在五曼道大队经验的启发下,大队党支部书记韦尚仁带领社员,爬高山,探水源,发现对面大李加山上,有一股水,流到扎子沟口,就在沙土里渗完了。韦尚仁想,要解决水的问题,防渗漏是关键。经过讨论,决定从防渗入手,引水灌溉。但是,用什么办法解决渗漏问题呢?党支部召开了“诸葛亮”会,大家出谋献策。最后决定,自力更生,凿石铺底,用水泥抹缝。可是,全大队只有一两个石匠,何年才能干成?广大社员听到这个消息后,个个争先恐后地报名,要求凿石修渠。不久,一个由十五名青壮年组成的突击队进入了工地。
高原二月,寒风凛冽,狂风卷着雪花铺天盖地而来,刮得人们脸上象刀割一般疼痛。在困难面前,人们顽强奋战。青年社员韦灿,在工地上抡铁锤把胳膊抡肿了,仍然坚持干。回乡知识青年韦坤,虚心拜贫下中农为师,不怕苦,不怕累,学了一手技术,干得又快又好。他们战胜了种种困难,提前半个月修成了防渗水渠,清澈的泉水哗哗地流进了新修的渠道,近四百亩受旱的麦苗得救了。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使近千亩旱地浇上了水,改变了干旱缺水的落后面貌。
全县很多社、队都和起台堡大队一样,为了改变干旱缺水的面貌,苦干加巧干。他们坚持以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方针,把当年受益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大搞水利建设。现在全县水库、涝池、发电站、电灌站等农田水利工程,陆续建设起来,每人已有一亩水浇地。
循化县委在开展治山治水战斗的同时,狠抓了路线教育和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使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变先进。被称为“高原山区大寨花”的道帏公社俄家大队,就是后进变先进,一年亩产上《纲要》的一个典型。
俄家大队有些干部过去路线斗争觉悟不高,缺乏革命警惕性。阶级敌人趁机破坏,到处散布资产阶级“人性论”,腐蚀干部的革命意志,革命、生产没人抓,资本主义倾向严重,成为全县有名的“老大难”。后来,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到这里,举办学习班,组织干部和社员反复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揪出了一个在暗地里搞破坏的反革命分子。广大贫下中农扬眉吐气,大队干部受到了深刻教育,革命精神大振,带领群众开始了向“多石岗”要田的战斗。
“多石岗”九分石头一分土,要治服“多石岗”,困难很多。贫下中农豪迈地说:“大寨贫下中农能把七沟八梁一面坡治服,我们也能治好石头岗”。民兵突击队一马当先。干部、群众苦战两个多月,平整出八十七亩好田。
多石岗的战斗胜利结束后,大队党支部又提出了“继续治服挖弄山,向荒山秃岭要粮”的新的战斗任务。多少年来,人们在这个山上开荒、植树,因坡陡、干旱,都没有成功。但是,贫下中农不怕挫折,他们抬土垫沟,修渠引水,把荒山秃岭建成了一块块大寨田,当年播种的小麦亩产上了《纲要》。
县委及时总结了俄家大队由后进变先进的经验,组织全县一千四百多名干部群众到俄家大队参观,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个“远学大寨,近学俄家”的热潮。不少后进队很快迈进了先进行列。
东风公社人多地少,产量不高,过去年年吃国家返销粮。公社书记马良善参观了俄家大队后,决心急起直追,迎头赶上。他深入到比较后进的诸尕大队,发现这里的群众对改变后进面貌的决心很大。但少数人在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弃农经商,甚至搞投机活动。针对这个情况,他们开展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深入发动群众,刹住了资本主义歪风,学大寨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数九寒天,干部群众开荒坡,治沙滩,抢修大寨田。经过一年多的顽强战斗,迎来了农业大丰收,粮食亩产一跃上了《纲要》,还向国家卖了商品粮。马良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只有亲自参加群众斗争的实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指挥有力。”
现在,黄河两岸春色正浓,循化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在学大寨道路上阔步前进!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