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大寨红旗展胶东——山东省烟台地区学大寨跨《纲要》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3-10
第1版()
专栏:

大寨红旗展胶东
——山东省烟台地区学大寨跨《纲要》见闻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开展的大好形势下,胶东半岛传来了喜讯:一九七一年,烟台地区粮油大面积丰收,粮食亩产达到了《纲要》规定指标,三百万亩花生平均亩产三百斤。全区有四百多个大队跃过“长江”,三个公社、九十多个大队粮食亩产过了千斤。他们是怎样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实现大面积丰收的呢?
路线是决定因素
最近我们访问了这个地区。我们走了近十个县(市),几十个公社和生产大队。这些单位之所以出现大好形势,都是因为普遍开展了路线教育的结果。有的是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揪出了阶级敌人,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一年巨变;有的是高举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增强了团结,革命、生产双丰收;有的是狠批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扭转了资本主义倾向,农林牧副渔五业齐发展;有的是不断反骄破满,向生产深度广度进军,生产不断发展。在这些地区的所见所闻,使我们强烈地感到: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日益深入人心。这条路线象光芒万丈的灯塔,照得人心红,山河变。
在黄县,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路线教育。这个县土质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是烟台地区有名的“粮仓”,素有“金黄县”之称。全县粮食亩产早就达到了《纲要》指标。但是,由于旧县委居功自恃,骄傲自满,方向路线不明,背上了“产量高、贡献大”的包袱,外地经验学不来,本地经验推不开。先进典型下丁家就在这个县,可是没有推广他们的经验,长期以来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全县学大寨运动一直开展不起来。从一九五六至一九七○年,粮食亩产每年平均只增长六斤多。群众批评说:“咱县下丁家,盛开大寨花,可惜全县就一家!”
一九七一年春,新县委会成立的那天,全体委员背上行李,翻山越岭,步行三十多里,到烈士陵园去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他们用革命先烈为保卫黄县这块土地而不惜流血牺牲的英雄壮举,激发反骄破满的自觉性。他们又组织一千多名干部到下丁家办学习班,对照下丁家大队贫下中农艰苦奋斗的事迹,检查骄傲自满给革命事业造成的损失。而后,县委又多次开门批修整风,反骄破满,充分发动群众进行路线教育,把全县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推向了新高潮。去年,这个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六百八十五斤,比上年亩产增长七十斤。
听了即墨县城关公社党委的介绍,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路线问题“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个公社四万七千多口人,来自全国十八个省,一百二十多个县,社会情况复杂,阶级斗争激烈。旧公社党委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毒害,只抓“五谷丰登”,不抓阶级斗争,这个公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一九七○年公社党委成立后,带领群众不停顿地向阶级敌人进攻,在二十三个后进单位,揭开了阶级斗争盖子,促进生产的大发展。一年来,扩大水浇地面积相当于建国二十年来的总和,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六百八十五斤,比上年增产二百多斤。不但摆脱了吃粮靠供应的局面,还向国家交售粮食二百八十万斤。
思想作风的革命
在烟台地区,过去有一些干部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毒害,凭“想当然”办事,靠“老经验”工作,浮在上面多,深入实际少,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不下去。去年入春以来,地委先后举办了反骄破满、认真读书、批修整风等四次大型学习班,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读毛主席的书,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纷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地洗刷唯心精神,取得了领导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主动权。
一路上,我们听到许多关于地委负责同志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事迹。这个地区无霜期较短,复种指数小,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入春以来,地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社队作调查,向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请教。一些先进大队实现两作两收或三作三收大幅度增产的事例,对他们启发教育很大。他们认真总结了这些经验,在全区推广,复种指数普遍提高,对全区农业大丰收起了很大作用。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许多开始看来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就有办法。在这方面,荣成县委的同志有着深切的体会。在制定一九七○年农业生产计划时,他们从跨《纲要》的愿望出发,要求全县每亩增产七十八斤。后来觉得这个数字不好记,作个口号也难喊,不如凑个整数,就提出每亩增产一百斤。条件是什么,措施有那些,却胸中无数。年底,不但《纲要》没跨上,有的为了追求指标,还搞了一些不正当的办法。后来,他们总结这次经验教训,反复学习毛主席著作,在制定一九七一年计划时,深入到三十个公社作调查。他们发现桥头公社挖丰产沟,兰家公社实行“两压两增”(压伏花生,增春花生;压春地瓜,增夏地瓜)是增产的重要措施,但并没急于号召下面去照着做,而是首先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基层干部请教,亲自到各种类型的大队去座谈,还召集公社党委书记一起商量。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县委才把规划落实,把这些增产措施在全县推广。去年全县农业生产大丰收,粮食亩产达到五百八十多斤。两种做法,两种结果,反映了这个县的领导思想作风上的变化。
山变河变靠人变
这次访问,正值隆冬季节。虽然看不到颗粒饱满的庄稼、挂满枝头的果子,但是,沿途山河面貌的巨大变化,特别引人入胜:一座座水库、塘坝遍及整个胶东半岛;一条条空中渡槽和环山渠道,象条条苍龙盘旋在群山峻岭之中。过去光秃秃的丘陵山地,如今建成层层大寨田;往日的盐碱涝洼海滩,如今变成了平展展的条田、台田和稻田。
烟台地区山河面貌的改变,令人振奋;改变山河的英雄事迹,更使人受到教育和鼓舞。栖霞县蛇窝泊公社河西大队青年社员牟全起,为了彻底改变蛇窝泊的面貌,始终战斗在第一线。那里最危险,他就往那里冲,负了伤,也不下工地。
掖县西由公社党委书记曲洪藻,一九七○年秋,因病住了院。他还没有痊愈,就恳求医生让他出院。他到一个长期后进的大队去蹲点,参加劳动。在他的带动下,群众干劲越来越大,拖了十二年没打成的平塘,仅三个月就打成了。
上面记述的只不过是两个普普通通的代表。象这样的先进人物,在烟台地区有成百上千。就是这些战天斗地的英雄,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靠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仅一年的时间,就在全区新建续建水利工程九千五百多项,扩大水浇地七十多万亩,新建高产稳产田八十多万亩。在正确路线指引下,人们有了改变面貌的决心,没有地可以造地,有了地可以高产,人变地变河山变!
福山县高疃公社邢家大队,五百亩薄地,斜挂在三山、四夼、八条沟上,既怕旱又怕涝。文化大革命以前,这里亩产只有三百来斤,长期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支部书记邢治友带领全村男女老少改造河山。在穷山恶岭上,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建成了一座扬程六十多米的二级扬水站,挖环山渠道六华里,使水浇地达到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去年粮食亩产闯过了千斤。
先进带后进 后进促先进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烟台地区老的先进典型有新发展,新的先进单位不断涌现。先进带后进,后进促先进,推动全区农业学大寨运动滚滚向前。
原来的后进单位成批跃上来,是这个地区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突出特点之一。去年年初,威海市有后进大队三十八个,已有二十个跨进了先进行列,其他十八个也改变了落后面貌。这个市的羊亭公社,过去年年学大寨,但由于许多后进大队拖腿,年年山河依旧。去年,他们重点抓了“拉腿”的后进队,奋战一年,面貌大变。乳山县去年年初有后进大队三十六个,如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有二十二个跨入了先进行列。
许多老先进单位都迈出了新步伐,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仍然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全省著名的大寨式先进集体黄县下丁家大队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大队从一九五九年以来,连续十一年粮食亩产过“长江”,一九七○年闯过了千斤关。去年,他们针对学大寨中出现的新形势,进行了三次路线教育,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搞农业机械化,实行科学种田,使粮食生产高产再高产。去年粮食亩产一千一百二十斤。
烟台地区各级党组织深刻体会到:先进单位在发展,后进单位在跃进,这是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必然规律,领导者就要认识这种规律,走在运动的前头。蓬莱县委原来只注意抓先进典型,后进单位却拖着腿,农业学大寨运动处于不平衡状态。经过狠抓后进队的工作,许多后进队已跨入先进行列,运动出现了相对平衡的局面。这时,县委又把全县十几个老先进单位组织起来,互相参观,交流经验,又出现了新的典型。暂时的平衡被打破了,出现了一个新的不平衡局面。他们又抓住新的后进单位,做促平衡的工作。就这样反复抓,经常抓,推动着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一浪高一浪地向前发展。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