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阅读
  • 0回复

劈山开路人——韦江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3-14
第2版()
专栏:

劈山开路人——韦江歌
“毛主席指到那里,我就劈山开路到那里!”这是壮族战士、共产党员韦江歌当年在修筑康藏公路的斗争中,发出的豪迈誓言。
二十多年来,韦江歌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从风雪弥漫的康藏高原,到祖国南方的壮族山村,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英勇奋战,屡建功绩。他以无产阶级战士的胸怀,为革命“劈山开路”,有功不自恃,栽树不乘凉。
人民战士韦江歌,以不停止的战斗,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共产党员只能讲革命,不能讲功劳
一九六六年二月,祖国南方已是春暖花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发来电报:国防部授予济南部队某部十连以“劈山开路先锋连”的命名大会即将召开,特邀请老英雄韦江歌前去参加大会。
这个突如其来的电报,传到宜山县北角生产队,正在这个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工作组干部都怔住了:北角村是有个韦江歌,但只听到社员说他是“年年保管年年红”的生产队保管员,没听说他在部队立过功;只听到群众赞扬他是不知劳累的“老黄牛”,没听说他当年在部队是老英雄。他们去问韦江歌,是不是在部队立过功?江歌说:“共产党员跟着毛主席干革命,谈不上什么功劳。”工作组的同志就犹豫了,通知还是不通知韦江歌呢?
没过几天,济南部队又接连打来两封电报,说明济南部队邀请的老英雄,就是北角生产队的韦江歌。
消息传开,整个壮族山村轰动了:“哥代(壮语——大哥的意思,群众对韦江歌的尊称)是英雄,为什么复员十一年了,一直不告诉我们?”“难怪,那次去河边洗澡,见他那件总是翻着穿的线衫上,印着‘人民功臣’几个大字。”
村里贫下中农议论着,赞扬着,涌到韦江歌家里,打听他在部队的英雄事迹。老贫农韦继常带着埋怨的口气说:“哥代,你家的钥匙都交给我保管,为什么立了大功不给我讲一句?”面对着一张张笑脸,韦江歌耳边响起了毛主席的亲切教导:“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他对大家说:“我是革命的筑路兵,过去和现在,我都没有当好这个兵,有什么功劳好讲呢?”
由于部队连续来电催促,韦江歌准备出发了。临走的头天晚上,他十年来第一次打开了珍藏的奖章包,准备把二十多枚金光闪闪的奖章带回部队。他的爱人韦大姐忍不住责怪道:“你有功劳,对家里人都封得这么紧呀!”江歌回答说:“功劳,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我为人民做了一点点事,有什么值得讲的?”
韦江歌去济南不久,北角村接到济南部队寄来的一卷报纸和材料,这时候,大家才知道江歌当年在部队的英雄事迹。
原来,他是个劈山开路的工兵英雄。部队在康藏高原筑路时,韦江歌是某部原十连“红旗三排”“功臣八班”的第一任班长。当初,在艰巨的筑路任务面前,他曾经表示决心说:“毛主席指到那里,我就劈山开路到那里,一切为了革命胜利,为了开辟藏族人民的幸福路,为了建设伟大的共产主义!”
在艰险的二郎山上,有韦江歌亲手开凿的铺路石;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甲皮拉山上,有韦江歌身上淌下的汗水。公路筑到雀儿山,山上四季冰封雪盖,空气稀薄,当地传说着:“雀儿山,雀儿山,自古无人烟,飞鸟也难过,人过怎能还?”韦江歌听了,把脚一跺,说:“想着天下还有受苦人,山再高,也没有我们的脚板高,上!”他背起六、七十斤重的工具和粮食,第一个登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雀儿山,把“飞鸟也难过”的高山踩在脚下。在征服“天险”然沃沟上的悬崖绝壁时,韦江歌豪迈地说:“好马崖前不低头。毛主席的筑路兵,不能让悬崖挡道!”他带头用缆绳缚在身上,飞身悬崖绝壁间,和战友们一道搞爆破,撬危石,在悬崖上劈出公路来。当年,在康藏高原筑路的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里最高,那里最险,那里最困难,那里就有十连。”而在十连又流传着:“那里最高,那里最险,那里最困难,那里就有韦江歌。”韦江歌被部队誉为劈山开路的“铁人”,他的事迹载入了英雄连队的史册。韦江歌当年所在的“功臣八班”已换了十多任班长,每一任班长一开始都首先学习老班长的英雄事迹,发扬优良传统,搞好思想革命化。
韦江歌在康藏高原筑路五年,先后立功九次,被评为一等英模、特等功臣、全国筑路模范,五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一九五四年四月,他到北京参加英模大会,幸福地见到了日夜想念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暮春三月,北角山上百花盛开,田野里一片春耕繁忙景象。韦江歌从济南开会回来,眼望着北角的山山水水,他激情满怀。“共产党员要象高山上的万年松,不做园里桃花几天红;继续革命不停步,劈山开路打先锋!”党的教育,毛主席的关怀,鼓舞着韦江歌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当天,韦江歌回到家里,把行李一放,就牵着牛背着犁下地劳动去了。正在田里劳动的社员,呼喊着:“哥代回来啦!”大家一齐簇拥过来,几个贫农社员抢过他的犁柄说:“你是对革命有功的人,往后指点指点就行了。”江歌连连摇头,笑着说:“共产党员只能讲革命,不能讲功劳!”
“好马崖前不低头”
“好马崖前不低头”,这是韦江歌在斗争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复员十六年了,他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激烈搏斗的时刻,总是站在斗争的前列,以顽强的斗争精神,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广大贫下中农称赞他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
一九五五年秋,农业合作化高潮在桂西北广大壮族山村兴起。这年七月,韦江歌复员回到了家乡,当地人民正在酝酿着建立合作社。乡亲们跑来看望韦江歌,热情地问:“你为革命辛苦啦,往后怎样安排?”江歌乐呵呵地说:“毛主席已经给我安排好了,就是同大家一道在农村搞社会主义。”
在急风暴雨般的革命运动面前,一小撮阶级敌人暗中进行破坏,煽动一些富裕农民卖掉大牛,再买小牛入社,群众说他们这是在“砍牛腿”。韦江歌走东家,串西家,积极宣传毛主席的指示,发动群众组织起来,并且针锋相对地揭露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
为了揭露阶级敌人“砍牛腿”的破坏活动,一天,他带着自己的复员费,邀了一位老农到集上买牛入社。他们在圩上,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买回一头又肥又壮的水牛。贫下中农见了大牛都喜笑颜开,连声说:“哥代,这真是雪里送炭,我们办社有信心了!”过了不久,他看到村里耕牛不多,便用剩下的复员费又买回一头大牛。贫下中农说:“你买牛入社,我们大家很感激。可这笔钱是部队发给你的安家费,你都用掉,往后怎么安家?”江歌笑着说:“有社才有家,用复员费买牛入社,不就是最好的安家吗?”大家听了这番话,心里热乎乎的。在韦江歌的带动下,全乡第一个合作社诞生了。
江歌买牛入社的事,传遍山里山外。一些原来对合作社抱怀疑态度的人,擦亮了眼睛,纷纷起来揭发阶级敌人的阴谋,全乡很快刹住了“砍牛腿”的歪风,合作化运动蓬勃发展。
一九五七年,刘少奇一伙刮起了大砍合作社的黑风,这股黑风刮到宜山县,一小撮阶级敌人兴风作浪,煽动群众闹退社。江歌想:毛主席号召我们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大道,他们闹退社,这不是拆桥断路?夜晚,他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便披衣起床,拿出保存多年的“长工扁担”,一桩桩往事涌心头:旧社会,官僚、地主、山霸害得他一家人走投无路,父亲给地主打长工,在饥饿中含恨死去,姐姐被卖掉了,自己从小给人放牛,十六岁就扛着这根扁担去给地主当长工。……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把他救出了苦海。想到这里,江歌扛起“长工扁担”,连夜去找乡干部,反映贫下中农的呼声。
乡干部和江歌一起,在一个闹退社最厉害的村子里,整整调查了三个晚上。果然,发现闹退社的只是少数在阶级敌人煽动下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韦江歌和乡干部发动群众,及时揭穿了阶级敌人的阴谋。就在这一年,乡里办起高级社,以后又成立了人民公社。
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象熊熊的烈火燃烧起来。韦江歌的家乡地处三县交界,阶级斗争显得更加尖锐、复杂。一小撮阶级敌人趁机煽风点火,煽动群众“分田到户”,鼓吹无政府主义思潮,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北角村又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一些社员问江歌:“有人要插树枝作记号分田了,我们怎么办?”江歌斩钉截铁地说:“田,是毛主席领导我们打江山,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一分一厘也不能分!走回头路,吃二遍苦,丢了人头也不干!谁要分,我们就拚上命跟他斗!”一小撮阶级敌人狗急跳墙,疯狂叫嚷要“踏平北角”,抢夺队里的种子和耕牛。韦江歌拍着胸膛激昂地说:“豁出命也要保住集体财产,守住社会主义阵地!”他挨家挨户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组织民兵和社员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的教导,团结战斗,终于粉碎了一小撮阶级敌人的阴谋。
北角山上的云雾时聚时散,山村的阶级斗争风浪忽高忽低,从没有停息过。经过整党建党,韦江歌当选为大队党支部委员,他认真地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时刻提醒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阶级斗争的弦不能松,路线斗争的大事不能忘。
有一次,一个暗地里进行破坏的反革命分子鼠头鼠脑地摸进江歌屋里,说:“江歌,你是英雄,我们全族都沾光,请到我家坐坐,喝杯酒。”江歌一听怒火填胸,指着他说:“收起你那套鬼花招,我姓革命,你姓反革命,只有阶级亲,没有同族亲,快给我滚开!”
一九七一年春天,和江歌在一个党小组的一个党员干部,跟同族的坏人吃吃喝喝,敌我不分。江歌去找那个党员干部谈心。他语重心长地说:“解放前,你爸当长工时,穷的揭不开锅,有哪个地主、伪村长请他吃喝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糖弹专打私心人。你是党的干部,敌我不分,怎么对阶级敌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党员干部听了这一席话,感到十分惭愧,他醒悟过来。韦江歌在党的小组会上,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耐心地帮助那个党员干部认识错误,总结教训,提高觉悟。
“把心拴在群众身上”
当年,在白雪皑皑的二郎山上,韦江歌无微不至地关心战友,经常在风雪之夜起来为战友们盖被子,生火取暖,有时为了清扫帐篷上的积雪,彻夜不眠。复员回乡十多年来,他继续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他常说:“共产党员要把心拴在群众身上,要团结起广大群众,去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北角村,贫下中农有了困难,他满腔热情地去帮助解决;贫下中农病了,他不管白天黑夜,热心地去帮助请医抓药。贫下中农都说:哥代和我们心连心。
江歌患有关节炎,阴天下雨就要发作。有天夜里,他双膝阵阵剧痛,知道天气又要变了。他想着老贫农韦继常家新砌的土墙还没有盖好,有几家社员的屋顶已经漏了。江歌揉了揉腿,一骨碌爬起来。雨哗哗地下着,当韦继常赶来时,只见江歌浑身湿透,土墙已经盖好了。韦继常心疼地说:“你的腿就怕受潮湿,今天又淋成这样。”“老毛病啦,不要紧。”江歌说着,又消失在茫茫的雨幕中。
每当社员们谈起江歌为大家做好事的时候,老贫农罗开元总是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经常念叨那次在山上劳动砸坏了腿的事。罗开元说:从山上把我抬回来的是哥代,揩干我伤口血迹的是哥代,为我请医抓药的是哥代,我不能动弹,他抱着我解大小便,整整七个月,他每天晚上都来照应我,可他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肯接受,总是说:“一个共产党员应当这样做。”
对待阶级兄弟,江歌不只是从生活上关心,更注重在政治思想上关心同志。党员覃万金,从前同江歌一样给地主扛长工,现在又在一块过党的生活,江歌谦虚谨慎,覃万金却有点摆老资格,经常说:“我是在旧社会的苦水里泡了半辈子,解放以后又闯过一阵子,在历次运动中都是‘刀尖子’。”他的这些表现,江歌看在眼里,挂在心上。有一次,江歌问他怎的改了名字?覃万金说:“旧社会,我妈给地主做一天工只换来一斤米,所以给我取了个‘换斤’的名字。解放以后,我们过的幸福生活,就是万两黄金也换不来。这样一想我就取名叫‘万金’。”江歌说:“是呀,毛主席领导我们干革命,换来了今天的好生活。可是我们共产党员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使天下的受苦人全都能过上好生活呀!”第二天,江歌把铺盖搬到覃万金住的地方,晚上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帮助他反骄破满。江歌说:“我们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劈山开路,要做共产主义大道上的铺路石。这石头要是铺不平,我们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
这些意味深长的话,象重锤敲打在覃万金的心上:江歌看得高,想得远,他胸怀革命大目标,勤勤恳恳干革命,为人民甘当一块不翘不楞的铺路石。覃万金怀着激动的心情对江歌说:“哥代,你放心吧!为革命你挑千斤,我不能只挑八百。石榴花开红到底,跟毛主席干革命我要永不停步!”从此,覃万金的精神面貌变了,处处走在群众前头。去年春天,他在水利工地上担任民兵连指导员,劈山铁锤不离手,那里困难往那里闯,带领群众在顽石嶙峋的山上,开出一道道盘山水渠,被人们称赞是北角村第二个“劈山开路人”。
人民的利益比生命还重要
高山上,一群社员正在伐木。突然,两个青年抬的一根大木头滑了出来,正好朝着在山脚下劳动的女社员们滚下去。山顶上的人急声大喊:“快躲开,快躲开!”可是,妇女们听不见,眼看就要发生伤亡事故。
就在这一刹那间,半山腰里闪出韦江歌,只见他横跨几个箭步,向着飞滚下来的大木头猛扑过来,双臂象铁钳似地箝住木头的一端。大木头的冲力,把他拖了好远。他负伤了,山下的人免遭伤亡。社员们围拢过来,妇女们十分感动,仔细地为他拭抹伤口。大家说:哥代,你真是舍己为人的英雄!
在北角一带,人们都这样议论:凡是对革命、对人民、对集体有利的事,总是少不了韦江歌。他看着队里那块庄稼长不壮,就和爱人不声不响地挑来自家的肥料撒上;队里的耕牛受风寒,就用自己的黄糖煮水给它饮;春耕急用水,他就半夜起来冒雨堵田水。社员们说:“老黄牛还有个歇脚的时候,可是哥代为了集体从来没有停过脚,叫过累。”
一年秋末,正是晚稻扬花抽穗季节,韦江歌的关节炎复发了。有一天,他得知看水员生病,便从床上爬起来,扶着拐棍,扛着锄头看水去了。走到河坝时,听见坝底有咕噜咕噜的流水声,他知道这是坝底漏水,不及时堵住,坝要冲垮,水要漏完。他丢下拐棍,搬起一大块泥块和杂草,毅然跳进河里。深秋的山水,浸着关节,疼痛钻心。泥块被水冲散,他第二次抱着一块大石头,再次潜入水底。由于洞大流急,他连续多次潜下水去,才堵住了漏洞。当他一拐一拐往回走的时候,人们见他嘴唇乌紫,走路艰难,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韦江歌回乡以后,当了十年的粮食保管员。每年夏收秋收季节,他都搬到仓库里去睡。闷热的雨天,他拖着荡耙把仓库的谷子,翻来翻去,常常从深夜翻到天亮。有一次,社员们晚上热得睡不着觉,有人出来乘凉,听到仓库里唰唰地响,走进去一看,江歌正满头大汗地在翻谷子。“哥代,你白天忙了一天,夜里还不休息?”江歌说:“大热天,人热谷子更热,我那能睡得着?”
年复一年,北角生产队每次交售征购粮的时候,粮站的同志总是满意地说:“检验合格,标准!”可是,有谁能检验出江歌为了保管好粮食,在仓库里流了多少汗水呵!
一九六九年九月间,江歌和广大社员在党的“九大”精神鼓舞下,提出了“为支援世界革命多打粮”的口号,进山烧灰积肥。有一天,大伙干得正起劲,突然南边山坡升起一股浓烟,接着传来急促的叫喊声:“失火了,快来救啊!”江歌拔腿就冲上前去。火场上,黑烟滚滚,火光冲天,山火在蔓延。火源的四周,是一片山林和集体的庄稼。江歌奋不顾身地在山火中扑打。这时,三十多个民兵、社员也赶到了火场,江歌领着大伙高喊:“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突然间,一股两丈多高的火浪向江歌扑来。他坚持战斗不后退,衣服烧着了,头发、眉毛烧焦了,身子也烧伤了,最后昏倒在山火中。当他苏醒过来时,发现有两个社员在给自己扇凉擦汗,江歌霍地站起来,喊着:“保护人民财产要紧,冲啊!”勇猛地奔向火海……。在韦江歌的带领下,民兵和社员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扑灭了山火,胜利地保护了国家的山林和集体的庄稼。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山区
北角,是个山高、田少的穷山村。韦江歌刚复员回来的时候,还有不少社员“吃粮靠国家,用钱靠救济”。他对这种情况感到不安,经常想:毛主席把这山山水水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治理它,建设它,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韦江歌带领群众开山造田,改造低产田。但是,几年过去了,粮食增长的幅度仍然不大。一九六三年,北角村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烈日晒得田土冒白烟,眼巴巴看着水稻种不下去。韦江歌带领男女老少,以“抗旱抗到天低头,管田管到大丰收”的英雄气概,奋战在田头。水车昼夜响个不停,水桶、洗脸盆也成了抗旱的武器。经过一百多天的战斗,终于把水提到十米以上的高处,插下了水稻。这一年他们第一次夺得粮食大丰收,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
这次抗旱斗争的胜利,使江歌得到了启示。他想,要改变穷山村的面貌,必须首先解决水的问题。他同队里的干部一起研究,提出了“劈开猫尾山,环山筑水渠,建立抽水站,引水上旱坡”的方案。群众在讨论时,欢欣鼓舞地说:“劈山引水,是我们世世代代的愿望,哥代,你们领着动手干吧!”
韦江歌带领由四十多个民兵组成的突击队,向猫尾山进发。高山插上了红旗,山崖上写着八个大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江歌以当年大战雀儿山的虎劲,抡起大锤,劈山不止。他说:“困难是石头,革命意志是锤头,飞锤打钢钎,困难就低头!”一次,他突然中暑昏倒了,大家围拢过来把他救醒,对他说:“哥代,你为革命拚命干,可千万不要把身体累坏啦!”韦江歌回答说:“为了建设让毛主席放心的新山区,只要还有一口气,我的大锤就不能停。”他喝了几口水,又抡着大锤干起来。大家说:“哥代不减当年勇,真是铁打的英雄汉!”
韦江歌和民兵、社员一道,坚持农闲大干,农忙小干,苦战了三个冬春,一锤一凿地劈开了猫尾山,砌筑了四里长的引水渠,安装了动力抽水机,建立了抽水站,使一百五十多亩“望天田”变成了保水田。一九六九年,北角生产队的水田全部种上了双季稻,第一次实现水稻亩产跨《纲要》。
水解决了,水稻增产了。可是,江歌并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他说:“山区建设的道路有万里,我们才迈出了一步,远着呢!”
现在,韦江歌是地委、县委和公社党委的成员,但他更加谦虚谨慎,朝气蓬勃。不久以前,他背着铺盖,扛着“长工扁担”和开山锄,同群众一起来到治山治水的新工地——里洞水库。那锄光闪处,只见江歌挥汗如雨;隆隆的爆破声过后,江歌出现在硝烟弥漫的山岗上,他重锤高举,巨石在他脚下变成碎块。
无产阶级先锋战士韦江歌,以英雄的气概,正在谱写着“劈山开路”的新篇章!
新华社通讯员 《广西日报》记者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韦江歌为革命“劈山开路”。这是韦江歌(前中)和民兵、社员群众一道,向猫尾山进发。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